过去几年,虚拟数字货币的总市值正迅速扩大,约为6230 亿美元, 大量传统资本也在迅速涌入。我认为这个行业的确是存在泡沫的,泡沫的出现背后是因为区块链技术本身和资产高度相关——它既有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的特点,也兼具投资甚至于投机属性。当前对于区块链的有效监管还没有完全建立,公链运作方发起方责任和权利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现在区块链行业的泡沫让人想起当年的互联网泡沫。2000 年互联网泡沫在地域和人群有鲜明的特点, 地域主要集中在硅谷,人群主要是在投资机构,从种子轮、天使轮, 一直到A 轮到PE 和上市,大家进行着击鼓传花的活动。一旦某些大型投资机构不愿进行后续接盘,这个泡沫就破裂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
现在区块链和虚拟货币的行业泡沫在地域和人群方面也有其特点。区块链是全球化的,直接触及C 端用户,那么这个泡沫有可能会变得非常大,这也是当下十分令人担心的。因为一旦泡沫开始破裂,而彼时区块链技术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那么对行业来说会是一个毁灭性打击,所以区块链技术能够在泡沫破裂前实现技术突破和真正的落地应用至关重要。
区块链本身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但目前整个行业毫无疑问是存在泡沫的。而这个泡沫何时会对市场带来冲击以及会带来何种程度的冲击,现在还不得而知。
可扩展性和可获得性的提升
区块链技术目前未能大规模引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的限制。我认为未来区块链技术主要有两大突破的方向。第一个是扩展性。通过提升区块链网络处理能力、吞吐量等,让区块链承载更大的去中心化应用。参考互联网的发展过程, 在互联网发展早期,其扩展性也非常有限,带宽很低。所以技术的发展都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当有更好的应用推动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它自然会有更大的扩展性。
未来区块链技术的第二个发展方向是提高区块链的“可获得性(Accessibility)”。因为区块链技术要得到更多的发展,必须触及更多最终用户。如何让这个非常极客的技术让更多终端用户理解和使用, 如何让区块链技术真正惠及亿万终端用户?可获得性是非常关键的。前一阵以太坊上的一个应用“空气猫(CryptoKitties)” 造成了相当的影响力,这种把区块链变成游戏是扩大区块链影响力的很好的尝试。而现在市值达6230 亿美元的数字资产其实也是一种尝试。
离开蚂蚁金服后,我们创立的区块链项目星云链也是提高区块链技术可获得性的努力的一部分。星云链是搭建了一个底层公链,或者说一个易于使用的框架系统,让普通用户和开发者可以快速上手使用。另一方面,星云链的“星云指数” 是一个类似芝麻信用的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它可以极大增强一些应用场景的处理和开发,会和现实生活会有更多紧密的连接。
所以扩展性和可获得性是相辅相成、不断螺旋上升的。目前区块链领域其他的技术,如闪电网络、隔离见证,新的共识机制等本质上也是为了提高区块链技术的扩散性和可获得性。
发现区块链内在价值
曾经很多人预测2016 年是区块链技术的“概念验证(PoC)年”,而2017 年将是区块链实现落地应用的一年。
现在2017 年已经过去,很多人失望地表示说并未看到很多真正的大规模应用。人们一直在谈论的区块链“杀手级应用”, 不过也许大家对这个概念存在误区——即这个应用一定要和传统行业相结合。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是有本质不同的,公有链是非信任、非特权的,而联盟链是基于信任和特权的。这就意味着联盟链会用传统行业的思维来看区块链,即“区块链能为我做什么”,而公有链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的颠覆性的思维,这里更需要问的是“我能为区块链做什么”。
看一下20 年前的互联网,其实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发生在互联网内部,是一种全新的、从未出现过的价值, 而非仅仅作为现有工具的加强,把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简单结合。我并不是说联盟链是有问题的,但不得不承认很多大企业和机构看待区块链的态度是有偏差的。
我们更应该作为区块链技术的信仰者,从区块链系统发掘其内生价值。所以区块链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工具,其本身也代表了未来的分布式、弱中心化、基于社群、基于代币(Token)的经济形态。这里的“代币”其实是一种数据确权。那么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数据连接,而区块链是基于互联网的下一个重大突破。
未来区块链技术会和IOT 物联网和 AI 人工智能更紧密地结合,未来会出现很多原生应用。比如人工智能会使用区块链进行数据确权进行交互和交易。那么其实这里边会有非常的一种想象力, 所以总而言之对于区块链的杀手级应用的话,我的看法是我们应该更大胆地预期,然后大胆尝试、小心求证,不要仅仅把区块链技术当成一种工具来探索其如何改善现有场景,而是去发现区块链系统的内生价值。
这些需要有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和推动,一起发现区块链技术的杀手级应用。这个杀手级的应用,我认为从本质上看一定不是现有应用场景的增强版,一定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一种新形式的应用。
有效监管是必要的
全球的政府面对区块链监管其实都是非常头痛的,因为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匿名、跨国的特征,使得它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一个主权国家的影响力范围,也许未来监管科技(Regtech)可以更有效地应对这类新发展。
国内监管部门先前的一系列监管和政策,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存在“中国的影响力消失”或者“中国在区块链行业已经出局”这样一种概念。
因为从我的经验来看,区块链世界至少有1/3 的从业人员都是在中国。不管是挖矿,还是区块链的技术创新,还是交易所,中国始终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最根本的本质还是在于对于技术的创新。
在未来,随着行业发展深入,监管层也会对这个行业的创新给予激励和支持,而不是说把区块链这个技术一棍子打死。这也是我们作为致力于区块链创新的业内人员所希望看到的。
综合来看,我认为2018 年全球范围的政府都会更多关注到区块链行业各种泡沫,进而更多关注到区块链行业监管。我认为绝大部分国家都会是用一种负责任的、务实的态度来推动这个技术的发展, 来保护民众免于被这种泡沫所影响。
我更关注的是我们可以有更多对话和沟通的机会,也让监管层真正了解行业当中有哪些核心的东西是可以被监管、被约束,哪些核心的技术是可以被推动和落地的。
我觉得这个行业在2017 年的关键词应该是“神奇”。2017 年的1 月份,这个行业的币值总量是170 亿美元;到2017 年的年底,已经超过6000 亿美元。从总体的体量计算,增长了30 多倍,这其实是非常神奇的。整个行业都面对着一个快速的发展,井喷式的发展。因为这个发展的速度是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急需更多的优秀的人才。当然这里边也存在很多的薄弱和不足,我们需要自律和规范等等。
那么2018 年行业的关键词是什么呢?从我这边来看的话,我希望这个关键词应该是叫“临界点”。如果2017 年就是这个行业在快速地增长、快速地吸引到大家的眼球的话,那么2018 年可能会面对行业的这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 是来自于真正意义上的流量和真正意义上的用户,最终会推动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场景产生。
2017 年,我们获得了很大的资本市场关注、很大的行业热度以及很强的底层积累。在2017 年中也有很多优秀的区块链的项目脱颖而出。在2018 年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有百万级用户,甚至于千万级用户的真正应用场景出现。它能真正在场景上面、应用上面、用户上面、流量上面得到比较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