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猎云网今日(1月5日)报道,摩拜最近推出了共享电单车。从摩拜单车车身上延续下来的外观,橙色车轮,银色的车架。因为内置电芯的原因,车架本身要比共享单车更大。有图如下:
其实去年(2017)十一月份就有消息称,摩拜的共享电单车当时已经在绍兴进入了内测阶段。不像普通的家用电动车,共享电单车配备的是“能量电芯”,相当于在自行车的车架里安置了一块可插拔的移动电源,能给电车供电,并且同时还具有充电宝的功能。
共享电单车的推出,摩拜不是第一个。2016年起已经陆续有共享电单车产品出现:小鹿单车、小蜜单车、7号单车、享骑等等,路边已经有了不下十几家的电单车品牌。
但是,电单车的市场投放好像不是那么顺利。
北京就曾经叫停过几款共享单车。去年(2017年)2~3月份,曾经有小蜜电单车、电斑马等几款共享单车投放北京,然而当天就被叫停。叫停原因是因为这些品牌投放的电动车为“超标车”,并不符合国家《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存在严重的超速、超重的隐患。
电单车投放的标准可是要比单车要高更多。北京是公共交通最发达的一线城市,也是最需要解决“最后三公里”的地方,这些城市的投放的标准要求更高,投放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小。而且除了北京,现在很多城市也都在限制共享电单车的上路。
洗牌快进入尾声的共享单车行业,去年的话题中更多的好像是一些问题的暴露,安全问题、维护问题、回收问题……市场也接近饱和,但是还没有看到共享单车的盈利。而相比于共享单车,电单车在制造成本、维护成本上无疑会更大。加上充电场景的落地,这种种制约因素,足够造成后续运营的麻烦。
但生态出行,好像是新一代小巨头们的共同动向。
共享单车的几个头部玩家里,除了摩拜,ofo、哈罗单车也都已经在朝电单车业务的方向倾斜。去年,ofo就曾和云马单车合作推出了小黄车定制版电单车。
一个个风口的打造,一个个项目的实现,除了技术,重要的还有钱。没有融资这一切岂不都是乱弹。ofo背后的滴滴出行,这一年就布局了太多吸引人眼球的业务。去年年尾,滴滴获得40亿美元融资,表明布局无人驾驶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前两天,滴滴还被曝收购了小蓝单车。
从投资ofo的外围战队,到收购小蓝单车培养自己的内部战队,最起码在出行生态的布局上,滴滴的态度是毋庸置疑地积极,当然也要更积极地融资。
摩拜单车在前两年,也在进行大量的融资。从2015年10月到去年(2017)上半年,摩拜融资9轮,共“卷席”近10亿美元。
图片来自TechWeb
2017年年初品玩的一篇文章就指出了摩拜单车及共享单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巨额融资的质疑。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在烧钱模式无限开启的同时又没有及时建立收入模型,跟风投机者的入局,而且这还是一个规模有限但是资本却越玩越大的市场。
雪球滚的大,也挡不住钱烧的更快更旺。
不只是滴滴,还有TMD里的美团,每一个巨头或准巨头都在盯着生态出行的领域,融资和投资好像一直都是来来回回地主题。从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到共享汽车、无人驾驶、联网汽车,很难说是否都仅仅为了资本,以及对高估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