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3日凌晨,前程无忧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8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
二季度财报显示,前程无忧总营收为人民币8.955亿元(约合1.35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732亿元增长33.0%,超出公司此前预期的区间;净亏损为人民币5660万元(约合86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060万元。
资事君(ID:zishijw)注意到,此前华尔街2位分析师平均预计,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营收将达1.3876亿美元,而此次财报显示不及预期,同时调整后的每股收益超出预期,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逾1%。
此前,前程无忧已连续七个季度实现营收增长,而即将到来的三季度将是一年当中的招聘高峰期,或将再次创造营收佳绩。
二季度财报概要分析
财报显示,前程无忧在线招聘服务营收为5.884亿元(约合889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439亿元增长32.5%,前程无忧在线招聘业务营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毛利润为6.410亿元(约合969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870亿元增长31.6%;毛利率为72.4%,较上年同期的73.2%下降0.8个百分点。
财报中令人关注的一点是,前程无忧二季度营收增长幅度不小,然而却出现亏损情况,与其销售和营销支出增加相关。财报显示,前程无忧第二季度运营支出为人民币4.229亿元(约合639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989亿元增长41.5%。其中,销售和营销支出为人民币3.342亿元(约合50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282亿元增长46.4%;总务和行政支出为人民币8870万元(约合13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060万元增长25.5%。
今年以来,前程无忧股价累计上涨超过50%,不过近两个月股价上涨势头明显放缓,或与6月15日前程无忧被爆出有195万条数据泄露并遭出售有关。数据显示,6月-7月该股累计下跌15%,目前公司的52周股价范围为48.86-114.62美元,动态市盈率为42.5倍左右,市值在58亿美元上下波动。
此外,前程无忧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总营收为8.113亿元人民币,实际净利润为人民币2.427亿元(扣除5.891亿元的按市价计算非现金损失后),而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8.955亿元,净亏损为人民币5660万元,这意味着一季度是前程无忧近五年来业绩最好的一季。
对于未来业绩展望,基于当前市场和运营情况,前程无忧称,预计第三季度总营收介于9.05亿元至9.35亿元之间、第三季度每股完全摊薄收益预计介于3.70元至4.00元之间、第三季度总股权激励支出介于3200万元至3300万元之间。
老牌、新秀赛道竞争,效率、服务和质量成关键
数据显示,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这两家老牌企业,一直占据着中国招聘行业整个市场的最大份额。不过,随着拉勾网、boss直聘等一批互联网垂直招聘新秀崛起,两大老牌招聘企业均面临竞争压力。
同时,另一家不可小觑的招聘巨头是58同城。据了解,目前58同城已覆盖58招聘、赶集网招聘、中华英才网、招财猫四大招聘平台,对中低层招聘网站带来了较大冲击,也给全业务覆盖的前程无忧及智联招聘的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更多行业独角兽已经或者即将涌入资本赛道,使得招聘市场又增添不小的变数。6月29日,猎聘网赴港上市,成为搅动招聘行业的一条鲶鱼,以开盘价计算,其市值达到163.29亿港元,超20亿美元。而去年完成7500万美元C轮融资的脉脉,预计将于2019年上市,目标直指100亿美元市值,如IPO成功,将一举超越“前辈”前程无忧,创下行业市值之最。截止发稿之时,前程无忧市值为58亿美元,较6月初萎缩逾10亿美元。
为了巩固已有市场地位,2015年之后,前程无忧在销售团队、产品、投资并购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尤其在投资方面动作频频。2015年,前程无忧2.5亿元收购招聘网站“应届生求职网”,之后又收购了专业人才测评机构“智鼎在线”,同年收购精准名片识别APP“脉可寻”。去年,前程无忧1.2亿美元投资拉勾网,获得拉勾网60%的股权,在垂直招聘领域又攻下一城。而智联招聘则在去年11月入股新生代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利用其在C端社交方面的优势,向to C的互联网化转型。
巨头转身,总是格外艰难而痛苦的,不过好在其多年来所累积的企业资源,是上述众多招聘新秀所无法企及的。据了解,目前前程无忧上有效简历数量达到1亿份,日均访问用户为2000万,一天在线职位接近700万条,平台数据一骑绝尘。而从收入方面来看,基本都来自于企业服务,这也是绝大多数招聘新秀所羡慕不已的。
在互联网2.0时代,所有招聘网站都应围绕招聘做一系列拓展服务,如人力资源服务、求职面试指导、简历服务、职业发展规划服务等,这些看似边缘化的服务,将成为招聘网站市场竞争的独门利器,为招聘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量契机。
而在招聘这一赛道上,整个人才服务市场拼的是效率、服务和质量,而不是拼资本。在这个必须要选择“站队”的年代,老牌企业与市场新秀之间的竞争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