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Google重返中国的消息又有新进展:继人民日报通过Twitter发声“欢迎Google重返中国大陆,但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所有在中国的外国互联网公司,都应尊重中国的互联网管理”之后,百度CEO李彦宏则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自信表态:“中国的科技公司今天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在与国际企业的良性竞争中变得更强,共享全球化红利。如果Google决定回到中国,我们非常有信心再PK一次,再赢一次。”
Google回归的消息几乎成了“月经贴”,时不时就要传一阵,渐渐成了“狼来了”的故事。而阔别八年之后,中国官方媒体和最大的竞争对手百度都正式表态欢迎Google回归,似乎这次终于谣言成真。而中国的互联网格局却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的Google真的还有机会吗?
人民日报在Facebook平台上发表的文章Stability prerequisite for China’s internet opening up(《稳定是中国互联网开放的前提》)点出了问题的核心:Google八年前没能理解中国市场,2010年选择退出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让该公司错过了中国大陆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机会”,在Google缺席的8年里,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翻了一倍多。
当年有人问李彦宏如何看待Google时,他就说:“Google做的很不错,这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百度是好事,如果这个市场上连竞争都没有,那么这个市场可以说根本没有前途了,有竞争反而会推动大家的技术都不断前进。”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百度于2002年就以“闪电计划”打赢Google,拿下75%的市场份额,而Google2010年退出中国时,其市场份额已跌至20%。
2018年7月,百度国内搜索市场份额占比为73.84%,排名第一,其后神马搜索市场份额占比为15.00%;360搜索市场份额占比为4.13%;搜狗搜索市场份额占比为3.89%;而Google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为1.69%。
如今互联网走过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AI时代,Google的回归早已无法带来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格局的改变,而李彦宏看重的是在AI领域与Google同台竞技,在与竞争对手的缠斗中壮大自己的实力。
在AI领域,虽然Google借道微信小程序“猜画小歌”刷了一波存在感,但百度由于长期植根中国市场,早已摸索出一套越来越成熟的路径,从无到有搭建起一套属于中国的行业生态。通过Apollo、DuerOs等开放平台,百度在中国拉动了一批对人工智能充满热情的各行各业开发者、厂商,商业化落地进展迅速——这一切都大大提升了中国AI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作为推动者的百度则成为外媒口中中国AI的“关键先生”。
百度不仅在技术层面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红利,还对中国AI发展的政策制定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无人驾驶领域为例,2016年,百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两会提案中呼吁加快制定和完善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政策法规,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测试和商业化应用提供制度保障。2017年9月,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前期组织起草了《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适应性验证管理规范(试行)》初稿(以下简称“管理规范”),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主导建设的“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也宣布正式启动全球第一条智能网联汽车潮汐试验开放道路服务区域。相关法规的落地和测试区的建立,与百度推动和建言不无关系,政策的利好和与地方政府的积极合作,也大大助推了百度无人车在各省市的路测、量产乃至商业化运营——在被称为“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百度Apollo承担了参与建设智能交通的重任。
曾被视为Google进军中国排头兵的Google AI中国中心,却传出了李飞飞离职的消息。背后的原因竟然传闻是李飞飞被发现与部分Google高管,忽略了AI领域的伦理道德。曾以“不作恶”口号大量圈粉的Google,进入AI时代,却因为参与美国军方AI武器制造项目离心离德,遭到员工和媒体的大量批评。
八年后,中国市场早已不是当年的蛮荒之地,而Google也不是用户心目中那个不作恶的“白月光”。李彦宏说“如果现在Google回来,我们正好可以真刀真枪地再PK一次,再赢一次。”但对Google来说,回归中国计划提前泄露,一面是员工和媒体的猜疑和调侃,一面是昔日竞争对手的摩拳擦掌,不知Google是否真的做好了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