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市的腾讯音乐,能否救赎股价连续下跌的腾讯?

本文来自连线家,当下的在线音乐领域的总体用户规模已逐渐趋于稳定,版权市场的格局也已基本初定,不过,对于各个平台而言,仍然在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压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近日,由腾讯(Tencent)、网易(NetEase)、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四大巨头组成的在线音乐“TNBA”市场格局中,腾讯音乐果断抛下了“NBA”,于10月2日正式在美国递交了招股书,股票代码“TME”,并将于10月18日正式上市,根据外界估计,其估值将达到300亿美元左右,腾讯音乐也将就此成为在线音乐领域的首家上市公司。

但与此同时,其母公司腾讯却是喜忧参半,10月11日早盘,腾讯的股价低开超4%,最低268元,创下了15个月来的新低。这是腾讯自9月27日以来连续第10日股价下跌,创下了腾讯上市后的最长连跌纪录。对比来看,在2017年年底,腾讯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跻身全球前五大市值公司,而如今腾讯市值跌剩至2.6万亿元,已是跌出了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

至于腾讯音乐的上市,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还是一个未知数,虽然目前看来,腾讯音乐拥有着十分巨大的潜力,但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拯救腾讯的股价并不容易,更何况,当下腾讯音乐还在面临着来自内忧和外患的多个痛点亟待解决。

在线音乐是跑在互联网上的流量入口?

在当下这个快生活节奏的时代中,人们能够用来享受视听娱乐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稀缺,而在这视与音之间,音频作为人类最为古老和原始的信息交流方式之一,可谓天生具备着内容传播的媒介优势,正如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所说,口语交流不需要借助文字符号等视觉信息,就可以直接表达观点和想法的先天优势,且更加生动传神。

再加上基于音频载体的伴随性特征,以及移动音乐应用产品体验的不断优化与个性化服务的不断升级,移动音乐应用已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之一。

而正所谓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在《失控》一书中提到,错综复杂的21世纪的世界可以用“网络”这种结构来表达,没有中心、无我、分布式。在这个世界上,其本质就是各种连接,每一个节点的属性,都可以用连接来描述,离开连接,属性也就无从谈起。

在线音乐领域也是一样,连接用户到APP再到企业的过程,也可以称之为是流量的入口,而在这个人口流量红利濒临枯竭的时代,可以说有了流量就有了在互联网行业生存的能力,占据更多的流量入口已成为了互联网巨头的“必修课”,如此看来,互联网的巨头们自然不会放过在线音频这一巨大的蛋糕,纷纷布局于此。

根据易观发布的2018年第1季度和第2季度的数据来看,移动音乐的用户规模已进入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周期,行业季度活跃用户规模达到6.74亿,较一季度增长2%。在此其中,从移动音乐APP活跃用户量来看,腾讯系的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三大在线音乐平台的活跃用户量稳居市场前三,而更多的启动次数意味着腾讯音娱的产品相比市场同类APP具有更多的开屏广告曝光机会,在这场获取流量再分发的游戏中也有着更多的优势在其中。

从数据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在第二梯队中,各家在线音乐平台整体上并未发生较大的变化,抛开中国移动系的咪咕音乐,就“NBA”而言,网易云音乐祭出了知识付费的大招,保持了用户规模持续上升的良好势头,阿里系的虾米音乐虽然背靠淘宝、支付宝、优酷等流量大户的扶持并不断向线下演出倾斜,但并未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甚至用户的活跃量还有所下降。至于百度系的千千音乐,想要通过改名的方式来重现当年“千千静听”的荣光的愿景也并未奏效,且其突出的发展活力也没能得以完美的展现。总体看来,“NBA”们仍处在市场追赶者的位置,在规模上与腾讯音乐也尚存一定的差距。

不过,互联网的世界永远都是瞬息万变的,强者并不会永远恒强,腾讯的上市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独善其身,反而在海外上市,还有可能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就信息披露来说,上市公司对重大事项必须进行披露,哪怕在不了解真实情况下也要如实披露尚不知情。而这对任何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都是一个考验,如果习惯性的用国内的一些方式去处理,很有可能踩到许多未知的红线。具体未来究竟会发生怎样变故,谁也无法准确的预测,但相信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从版权到盈利:在线音乐背上难移的两座大山

作为音乐平台,其命脉固然是在于音乐内容的质量与数量,而谈及到内容,版权永远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而在线音乐平台早期经历了盗版的冲击之后,也摸索出了“独家版权”之路:谁能够拥有最多的独家热门版权资源,也就意味着掌握了更多的筹码与话语权。

由此,关于音乐独家版权的争夺一度被推到风口浪尖,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的版权费用也始终居高不下,据相关媒体报道,去年5月份环球音乐在国内寻找新一轮版权合作伙伴,最初的授权费仅仅只有三四千万美元。但在经过了残酷的价格争夺战之后,最终以腾讯音乐3.5亿美元现金加1亿美元股权的巨额报价将全球四分之一的音乐版权收入囊中,腾讯音乐也曾一度因此做到了几乎垄断的地位,旗下的酷狗音乐也曾简单粗暴的就打出“就是歌多”的广告语而在朋友圈里刷屏。

不过,自2017年底以来,国家版权局要求对网络音乐作品应全面授权、避免独家授权,“版权互授”成为了在线音乐平台上一个重要的关键词,腾讯音乐也曾先后和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达成版权互授,高价获取的版权带来的竞争优势亦同时稀释。尽管如此,在版权市场风平浪静的表象下,暗战依然愈演愈烈,获取独家热门版权资源对于在线音乐平台的价值依然不容置疑。

而除了争夺版权的花费以外,在线音乐平台还需要花费极大成本来维护与唱片公司的版权合作,不过,用户为听歌花钱的消费意愿目前仍处于一个非常低的状态,消费习惯也尚不成熟,这也就导致当下的在线音乐平台普遍处于亏损的现状。

虽然腾讯音乐的招股书显示,其2018年上半年营收为86.1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2%。2018年上半年调整后利润为21.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8.5%。这些大幅盈利的成绩十分抢眼,但其实,腾讯音乐通过付费音乐业务所带来的盈利还不足三成,主要的盈利来源还是在于腾讯最为擅长的社交娱乐服务的版块,不过,这些类似秀场直播的盈利方式使得用户粘性并不高,并且还伴随着直播业务监管的风险。

假设除去这七成多社交娱乐服务的盈利,腾讯音乐将有很大的概率会面临亏损的处境,更何况其余几家体量相对较小的在线音乐平台,从当下发展的现状来看,盈利困难、音乐付费低迷也必将成为压在“NBA”三家企业身上的巨石。

破局之路不易走,音乐市场何以重获新生?

一个行业能否得以长期的健康发展,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在于是否拥有足够强大的“造血能力”,而在版权和维护费日益飙升的今天,几乎所有的在线音乐平台都需要花费大量成本购置版权,可谓是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倘若想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就需要拓展海外付费和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培育独立音乐人和自家版权,在节省版权成本的同时形成新的收入来源。

就比如说近年来随着综艺节目市场的日渐规范,音乐综艺类节目逐渐体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网络平台上播出量破亿的音乐综艺节目也是屡见不鲜,而这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市场争夺的新一轮焦点。前段时间播出的《创造101》、《明日之子》等节目就是一个十分良好的开端,至于效果如何还尚且没有得以很好的体现。

除此之外,各大在线音乐平台的“后台”都是如此的雄厚,并且基本都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如果能够将音乐与自身其他企业的业务得以完美的融合,打造出有特色的差异化竞争的商业模式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都不失为是一个可长期发展的契机。包括各家音乐平台不断推出的跨界合作,情感营销等措施都能够或多或少的助力音乐平台健康的发展。

而在硬件方面,许多硬件厂商如今都已开始打软件的主意,在线音乐平台也同样能够在硬件设备上开展布局,而谈到硬件设备,音频自然是离不开耳机和音箱,在这个智能家居互联正值火热的当下,智能音箱完全有可能成长为客厅经济的核心,届时其所蕴含的想象空间也将十分巨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硬件方面的竞争也将成为“TNBA”竞争的一个新战场。包括VR、短视频、区块链等新兴概念的不断入局,都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可行方向。

总的来说,当下的在线音乐领域的总体用户规模已逐渐趋于稳定,版权市场的格局也已基本初定,不过,对于各个平台而言,仍然在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压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平台也还是要不断地向外寻求着新的吸引用户的方式和变现途径。

并且在发力获取音乐资源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产品定位以及所掌握资源,在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上多做创新尝试,寻找到适于自身发展的路线,构建出自身的壁垒,进而实现在为企业带来更多收入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丰富和多元化的娱乐体验。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