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G到4G,大概每十年,移动通信技术就会更新迭代一次。
1G时代的通讯标志是“大哥大”,利用模拟信号,实现语音通话;
2G时代的标志是功能机,以GSM和CDMA为标准,采用数字信号,诺基亚就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
3G时代以后的标志是智能机,上网速率极大提升,国外以苹果、三星为主,国内以“中华酷联”为首;
到了4G时代,网速没有本质性变化,但是网络流畅性和便利性大大提高,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等国内互联网手机品牌迅速崛起;
而未来的5G商用网络具有高速率、短时延、广链接等特点,不止手机行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行业都将借助5G迎来本质性的突破。
未通过工信部测试,所谓的5G手机不允许(也不可能)打开5G功能
目前,国内的5G网络正在布局阶段。根据三大运营商公布的进度,中国的商用5G网络最早在2019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全球范围内大概到2020年实现5G商用。也正是因为5G网络搭建尚未成熟,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所谓“5G手机”都是概念炒作和营销噱头,比如联想8月初在芝加哥发布的号称“全球首款5G手机”的moto z3和小米10月16日在官微预热的号称“全球首批5G商用手机”的MIX3。
真正的商用5G手机,需要满足三个必要条件。首先,商用5G网络是基础。稳定的运营商5G网络商用通道是5G手机商用的前提条件;其次,手机芯片基带支持5G网络。手机硬件层面支持是技术准备的第二步;第三,商用5G网络的入网联调和认证。
以上环节缺一不可,否则,即便手机支持5G基带,但是如果不进行入网联调与认证的话,即便后续5G网络真的商用了,手机也是无法接入5G网络的。换句话说,没有通过工信部5G测试之前,这些手机是不允许(也不可能)打开5G功能的。
目前,国内大部分手机厂商都处于测试的早期阶段。8月28日,OPPO宣布成功基于可商用手机完成了5G信令和数据链路的连接;8月30日,vivo表示已经初步完成面向商用的5G智能手机软硬件开发,有望在2019年推出5G手机。如魅族黄章所言,“5G第一代产品可以说就是测试机,第二代是测试机改进版,至少第三代后对普通用户来说才是尝鲜版,能否成熟大批投入市场都未必。普通用户不用太心急,没必要买个5G半成品增加不必要的负累。我希望能比较成熟的时候再推出市场。”
5G网络标准还在制定中, 5G手机只是营销概念
在运营商没有提供稳定的5G商用网络之前,一切宣称自己是“5G商用手机”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耍流氓。
首先,国内的5G商用网络尚未成熟,所谓的“5G手机”也就是无稽之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次,国内手机上市要经过工信部的入网测试,现在工信部关于5G手机的测试标准尚未出台,即使能连上内测的5G网络,网络质量和安全也存疑;最后,目前国内的“5G手机”基本是采用高通的soc+X50 5G modem方案,无法很好解决的5G独立组网之后5G/4G/3G/2G的重选,因此成熟度并不足以直接应用在未来5G网络商用。比如联想的Moto Z3,搭载的骁龙835芯片组本身不支持5G网络,所以采用了扩展模块用来搭载5G射频模组。也就是说,目前市面上的所谓“5G手机”,基本上都是自说自话的营销话术,名不副实。
对于喜欢尝鲜的普通用户来说,现在拿到手的所谓5G商用手机,基本可以确定是从里到外的“伪5G手机”,既没有相应的网络可以体验,也没有通过相关的测试标准,只是徒有其名而已。此外,就算等到真正的5G时代到来,手里的“伪5G手机”也很可能因为网络标准、组网方式以及频段等原因,无法正常使用5G网络,甚至可能因为网络方案影响4G网络的使用。
对于那些急于抢跑的企业来说,搞这种噱头无异于饮鸩止渴。在手机圈没有新概念可以炒作的情况下,急于抛出“伪5G”的概念手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消耗了用户的好感度。
消费者可静待5G网络商用后再换机,无需为概念提前买单
5G网络的到来,的确对于科技界是一个重大利好。但是更高级的科技迭代,也给5G网络的接入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量的信息交换和计算,对手机的处理能力要求更高;速率更高带来的更高的功耗;信息多收多发,手机元器件、天线面积的增加,对手机的布板设计、工业设计提出更高的挑战。
作为普通消费者,目前技术发展快,新机迭代速度也快,等到5G商用网络开通,会有更合适的手机可以选择,现在不需要为一个概念提前买单。
而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如何在风口到来之时打好“5G手机”这张牌?
静下心来,专注技术创新和沉淀,才是不二法门。挂羊头卖狗肉的营销话术可以逞一时之快,终究是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和用户的评测,不仅消耗了用户的忠诚度,也无益于品牌声望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