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5G,到万物的n次方那边去

在未来,每个企业、每个行业、每个国际和地区,需要的土壤是不一样的。需要的土壤养分会是定制化和经过复杂排列组合的——这是华为的未来。

5670

6月26日,上海下着小雨,天气微凉中带点小凄清。

但是刚刚在中国发布商用牌照20天的5G,气氛却与此截然相反。那一天是刚好是MWC 19上海举办的第一天。在这个被称为“小巴展”的通信产业年度展会上,我正经见识到了什么叫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展会门口涌动着买不着票的焦急情绪;展厅里白发老人和幼齿孩童都不难见到;每一个写着5G的展台,都围绕着烁烁目光。

而认真听一下周围的声音,不难发现这些人中大多数都不是来自通信行业,甚至很多人干着与科技似乎无关的工作。但他们都顶着雨来到了这个据说能看到5G的地方。

我想,5G也是时候到他们那里去了。

在今天,这个5G来到已成定局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讨论5G时到底应该关注什么?有人说是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有人说是手机,也有人说是市场格局与大国关系。

而当我在“小巴展”的现场,挤在拥挤度绝对夺冠的华为展台时,一抬头却发现始终与5G紧密相关的华为,似乎正在关注更远的事情。我看到华为展台上写着:5G的n次方,让未来生长。

其后的一些发现,印证了我的想法。在6月26日MWC19上海首日,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在“智联万物先锋”主题演讲环节,做了题为“业务创新 加速5G大发展”的主题发言。在观众和媒体都以为华为会浓墨讲述运营商市场动作的时候,胡厚崑却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到了另一个方向:5G如何与千行万业结合,这个领域华为接下来会做什么。

那么不妨先顺着华为的目光向更远处看看,让5G到他们那里去,让5G到万物那里去。

总是快一步的华为

毋庸讳言,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中外媒体,在今天都更关注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华为在5G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与市场进展;二是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围绕华为展开的种种话题。

面对这些问题,胡厚崑也代表华为给出了市场数据与正面回应,承诺华为的5G市场绝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但有意思的是,胡厚崑重点讲述的内容似乎在现场观众与媒体的意料之外。他没有将重点篇幅放在5G网络的市场上,而是明确提出了各行业运用5G的业务创新,才能真正加速5G产业大发展。而面对这个趋势,华为具备明晰的战略思想,并且展开了多项行动、取得了大量案例成果。

这个画风有点像什么呢?好似两国相争,一方认定这是一场骑兵间的对决,派出了优秀骑士和高头大马,结果对面出来的不是骑兵,而是战斗机……

事实上,如果我们从驳杂的舆论中走出来,站在华为的视角看待今天,就会发现已经确定行业领先地位的华为5G技术与解决方案,一方面基本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行业的直接竞争也并不激烈。真正需要重点投入和关注的,是5G锚定在通信世界之后,会掀起怎样的蝴蝶风暴?

其实回头看看整个5G的历程,就会发现华为在每一步的关注点都跟行业其他玩家,甚至大众的想象中有所不同。在讨论标准的时候,华为已经准备好了技术独创性;在行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时,华为已经拿出了可商用的产品与大量订单。在解决方案进入市场、通信产业普遍开始晒订单时,华为已经开始踏入无人区,关注5G的行业应用应该如何真实开展。

无人区虽然风很大,但却是更适合探险家锻炼身体的地方。

当然,华为能够有点“小傲娇”地始终关注远方,归其根本来自于整条产业轨迹中积累的领先优势。在10年前4G网络刚刚商用的时候,华为已经开始了5G研发,累计投入了研发资金超过40亿美金。技术研发投入覆盖了材料、芯片、算法等基础领域,最终贡献了行业内超过五分之一的5G技术专利。

面对5G投入的时间早、力度大与产业层次广泛,最终让华为确定了行业内的领先周期。目前华为已经收获了全球超过50个5G订单,发货超过15万个5G基站,全面保持市场领先,并且还成为全球唯一一家从终端到网络设备,提供端到端5G解决方案的通信企业,从网络切片技术、极简站点、智慧运营等多个维度,构成了解决方案的完整领先性。

而对于大家更关注的中国5G市场,华为已经在全国40多个城市与三大运营商开展了5G规模商用试验,全部达到商用标准。

胡厚崑说,基础创新像跑马拉松。其实5G这场赛跑更像是铁人三项:只有完成了一项的人,才有可能进入下一个项目。

而华为,显然已经获得了进入下一项的资格。这个项目,或许可以称它为万物5G。

重新认识行业+5G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我相信诸位已经听这句话到耳朵起了茧子。

但是今天是有点不同的,因为此前大家都是从逻辑上判断5G可以改变社会,而如今5G已经真的抵达了现实。那么,它到底如何启动去改变社会呢?

首先一个问题,5G是否能够构成大量行业的普遍需求?我们说5G不仅是“4G+1G”,这个判断从何而来?

从MWC 19上海,引发了大量通信行业外企业的关注,到华为与各5G厂商展示的行业应用案例,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从几个维度上,我们可以提炼一下5G对各行业来说意味着怎样的工具革新:

1、多个维度提高了各行业对网络的利用空间。5G特性有很多,包括大带宽、低迟延、低功耗等等。不同维度的网络提升,意味着行业对网络应用的灵活度在多个角度进行了提高。这样网络将变成定制化,而非单向度的。比如远程手术要求精准的低迟延,智能园区中的IoT设备要求低功耗属性,工业流水线的AI应用要求瞬间的庞大数据吞吐。5G就像一场自助餐,可以根据行业需求制定网络方案,让产业核心生产进入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可能。

2、突破了应用的临界值。还有一类行业应用,网速就是核心限制。比如高清直播、VR直播等体验,旧有网络环境直接给行业想象画上了休止符。5G环境的实现,让这类应用完成了从无到有。

3、与其他技术构成产业骨架。5G的到来,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今天云计算、AI、IoT等技术也在形成突破。复杂的智能技术,对网络环境有着苛刻要求,恰好能够完成与5G的合作搭建。比如在矿山中的无人驾驶矿车,由于环境所限,这类地区过去网络环境不佳,很难满足无人驾驶网络需求。而当5G遇上无人驾驶,中国大量矿山的运输问题突然出现了新的解法。

可以说,5G走入行业,与今天中国广泛存在的经济转型需求,以及智能技术体系的到来,是不可分割的供需关系。几大因素恰逢其时,勾勒出了完整的行业5G需求面貌。

然而明确了这一点,或许也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如此着急发展5G与行业结合?不能等待5G网络成熟了之后在说吗?

先建网再提行业,事实会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没有业务场景的牵引、新市场提供的动力,运营商和产业链很难积极发展网络环境,重度投入网络体系建设。因此行业5G应用和5G网络只能同时发展,保证运营商获得利润,才能最终生态互惠。

必须考虑到的是,运营商在5G时代将面临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为产业和企业提供定制化网络服务,这个全新的机遇正在打开。但是产业侧到底如何运用5G,应用5G则在大多数场景中还是空白。因此必须有人牵动产业生态向前,提供千行万业走入5G的引导,最终才能形成5G行业应用的雪崩式发展。这个责任,在5G产业链肩头,当然也在华为的肩头。

这里我们可以追问这样一个问题,在引入5G应用时,行业目前还有哪些基本需求?通信产业链,有哪些没有在4G时代准备好的东西?有三个答案至少是肯定的:

1、切片网络服务:5G时代,各行业、企业对网络的要求将呈现定制化需求。可能会依照时延、带宽、可靠性等待条件,将网络划分成复杂的具体场景。这就要求运营商和产业链具备灵活的切片网络能力。而这也是目前华为与运营商、合作伙伴努力推进的方向。

2、技术扭合:如上所述,5G的行业需求往往不会单独出现,大概率将与云、AI、IoT等技术进行结合,呈现一体化解决方案。那么产业侧需要的,显然是经过技术扭合的完整解决方案和供应体系。

3、跨行业验证与产业链平台:行业如何应用5G,5G到底将激发怎样的价值,这些问题在今天都还是有待验证的,那么也就需要能够提供案例验证与跨行业交流的平台。

面对这三个问题,华为已经准备进入下一个周期的行动。

“三板斧”与同理心:5G敲开万业窗扉

面对高昂的行业需求,以及关键节点上的建设,华为已经率先开展了行动。

根据胡厚崑介绍,华为已经在智慧电网、矿山运输、高清直播等多个领域打造了5G与行业结合的案例。

而从整体梳理一下华为在推动5G与行业结合时候的行动战略,可以发现其遵循的是听起来有点俗套,但恰好是今天产业当务之急的“三板斧”——开放、合作、探索。

作为5G技术与解决方案在业界积累最广泛的企业,华为在多个领域启动了面向社会各行业的开放计划。比如基于在2016年成立的X Labs平台,华为正在与运营商及行业伙伴一起孵化5G新应用。而面向区域产业合作,华为在韩国开放了5G Open Lab,打造了全球首个5G开放实验室。这些仅仅是个开始,但是已经描绘出华为将5G面向行业打开时的开放策略与平台化举措。

此外,华为已经在5G领域也坚持了生态合作模式。比如积极与其他终端芯片厂商对接,提供5G网络测试,帮助行业生态降低认知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并且积极推动跨行业、跨产业的合作,为5G打造更多行业应用场景。

目前,华为已经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展了超过100个5G产业合作项目。这些探索出的行业5G案例,或许就将成为接下来5G商用周期中产业升级的导火索。

这些产业合作项目,加上华为本身的技术布局,恰好可以对应行业5G的直观需求:切片网络的不断提高,需要华为的技术优势与产业合作模式;技术扭合需要产业生态的平台对话,并且可以借助华为在多种技术上的广泛布局;而跨行业、跨产业的开放平台,正是华为在今天推动的重点。

5G不是4G+1G,但5G还是工具。千行万业虽然看似是千万扇门,但其实是千万个维系在数字化经济中的利益共同体:所有行业都追求新的工具,更好的生产效率、更紧密的商业合作生态。从这个层面看5G与各行业的结合关系,华为能找到的行动路径还非常丰富。

以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为基石,开放、合作与探索为行动方式,同理心作为合作依据——从5G到万物万业,华为正在行动进行时。

从“修渠者”到“土壤师”:华为的去向

其实研判华为与5G的关系,还有一个领域值得重视。那就是既然华为始终跑在更前面,关注更远的地方,那么如果站在一个阶段性的战略终局来看,华为最终会跑多远,想跑多远?

这个问题,或许也可以从华为今天启动重点关注行业5G这件事种,找到一部分答案。在5G到来之时,泛ICT产业已经浮现出与4G时代完全不同的特点:产业需求更加旺盛、多种技术的成熟度全面提高、社会经济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和需求较比十年前截然不同。

这些因素的合力,构成了一个广袤变化的开始。我们都知道,华为是家喜欢水到渠成做事情的公司。而在5G可以看作是又一条水道,它的抵达正在让一些水渠构成汪洋。

想象一下,不远的将来一家公司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支持。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矿山,一个听上去远离信息技术的企业。今天,矿山需要无人驾驶的运矿车,需要无人机与智能摄像头结合的质检体系,接下来可能还会需要采矿机器人、矿脉与矿石分析的智能系统。

这样算下来,这家矿山需要多少种技术呢?5G的网络环境是必须前提;云服务是架设智能质检、无人运输体系的算力基础;AI是所有这些应用实现的技术手段;IoT能够变成采矿机器人、安全机器人;矿山需要的分析技术与AI训练需要大数据的支撑。

这样的现象不仅发生在一家矿山,还发生在千千万万世界各地的企业、政府机构、公共服务机构身上:产业用户需要的不是某个技术,而是众多技术的组合排列与定制。

这是今天发生在5G更远处、AI更远处的变化实质。或许未来我们将不再区分计算侧、网络侧、存储侧与应用侧的技术种类,而是将5G、AI和云,以及更多,组合称为数字土壤。

有趣的是,无论是5G、云计算还是AI,这些今天各自发展的技术,都在华为的布局范畴之内。

在网络与手机这两件事上,我们已经见证了华为的合围。通过发展网络侧技术,与终端芯片、终端产品,华为成为了今天唯一提供端到端5G解决方案的厂商。那么更远的将来,是否有可能华为成为第一家“数字土壤”的供应商呢?

从技术培育,到身份转换与新市场开启,华为的多条线索组成了一个庞大故事的若干部分。而在整个ICT技术走向智能化、通用化的序列种,5G是一个华为最具优势、距离产业应用最近的“加速剂”。

从这个角度看,5G是华为的关键棋子,但不是华为的棋局;5G可以是一个大市场,但同时也可以是一个更大市场的开门密码。

以运营商网络业务起家的华为,如果说在此前的移动通信技术迭代中,更多扮演的是为运营商与网络“修水道”的角色。那么5G时代的抵达,则让华为有可能走向数字时代的“土壤师”。

在未来,每个企业、每个行业、每个国际和地区,需要的土壤是不一样的。需要的土壤养分会是定制化和经过复杂排列组合的——这是华为的未来。

任正非说:“华为公司未来要拖着这个世界往前走,自己创造标准,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进,那我们就是标准,别人都会向我们靠拢。”

那么,既然5G会有很多种可能,为什么其中不能孕育一种“华为可能”?一种华为通过5G走向数字土壤的可能。

呱呱坠地的5G,对于这个大时代来说也许是“万物+5G”,也可能是“5G+万物”。而也许在华为看来,5G是万物n次方运算的一个开始。

文 | 脑极体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