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逻辑课]关于用户自传播的动机分析

本文来自连线家,用户自传播行为是由多种动机推动的,用户动机设计是自传播案成功的关键。
观点

用户自传播行为是由多种动机推动的

用户动机设计是自传播案成功的关键

用户自传播动机分析

粉丝经济从微博时代开始就是一个互联网的热门话题,小米的成功将这个话题推上了神坛。

从企业经营角度分析,粉丝商业价值有两点:

  • 付费购买
  • 分享传播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自传播,无数营销人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它的用户动机到底是什么?

利己:

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人类的天性。

因此利己作为最原始的动机,是驱动用户自传播的基础模式。

利己范例

  • 微博时代的转发抽奖
  • 微信时代的集赞打折
  • 拼多多式的邀请砍价
  • 云集模式的熟人分销
利己模式的特点是发布者和企业是共生关系,用户用免费传播换取企业利润的倾斜性分配。

利己模式简单有效最符合人性,容易滥用导致社交平台广告泛滥,给用户造成困扰。

利他:

利他严格意义上更符合分享的基本定义。

我们通过信息的分享,带给社交关联用户实际性的利益,更容易被信息受众所接受。

利他范例

  • 外卖打车的裂变红包
  • 生活咨询的及时传递
  • 知识经验的免费分享
  • 微信拼团模式的发散
利他模式的优势在于发布用户、信息受众和企业三者共生,信息受众同样是受益者。

随着社交用户对于利己分享的排斥越来越严重,利己与利他两种模式呈现逐渐融合的趋势。

炫耀 :

炫耀是人类社会等级制度的必然产品。

我们通过与众不同的外在消费标识,凸显自己的身份地位,这是品牌诞生的理论基础

炫耀范例

  • 朋友圈的吃喝玩乐
  • 抖音里的鬼马精怪
  • 名车豪宅的炫富风
  • 晒娃晒老公秀恩爱
我们通过社交分享寻求关注,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部分幸运儿成为网红或者KOL。

炫耀的人类特性,催生出以喜茶为代表的网红店文化,利用社交围观势能推动用户消费。

自我标签:

自我标签化是互联网社交时代的产物

我们通过标签化让社会和他人更快的认识自己,是为了快速寻求到认同感和存在感

自我标签范例

  • 健身、学习的社交打卡
  • 热点事件发布社交观点
  • 朋友圈的各种生活品味
  • 参加各类知识付费课程
自我标签与炫耀的不同之处,在于自我标签是求证自我社交价值,炫耀更多是为了自我愉悦。

生活的互联网社交化,加剧个人的社交焦虑,因此我们需要借助自我标签进行缓解。

小结:

  • 利己、利他更多体现在利益交换场景,区别在于实际获益者是不是自己
  • 炫耀和自我标签是典型的精神需求场景,区别在于寻求愉悦的对象不同
  • 每次自传播行为,都是由或几种动机形成复合动力推动用户分享的结果
案例分析

用户自传播的决策机制非常复杂,常常是多种心理动机复合而成:

以笔者现在写的这篇文章为例:

案例分析

  • 利己:主要目的是为了整理个人的思考
  • 利他:通过微信公众号分享给其他人
  • 自我标签:转发朋友圈显示自己深度思考
  • 炫耀:希望能够从朋友圈获得点赞和关注
即便是这样细小的个人行为都伴随复杂的动机结构,更不用论那些成功案例。

前不久的新世相知识付费事件,是笔者比较认可的用户自传播策划案例。

案例分析

  • 利己:个体分享到朋友圈,通过二维码吸纳的新用户,个体有销售分成
  • 利他:每一万人涨一次价格,意味着推送给朋友,就是在帮朋友们省钱
  • 炫耀:个体以更低价格参加一个有逼格的活动,本身就是值得炫耀的事
  • 自我标签:新世相以一连串的营销活动蜚声互联网圈,是一个优质标签
新世相经过周密的设计,娴熟的利用自传播的四种动机组合,其迅速扩散的结果是可以预期的。

再以电商助农为例,虽然被屡次曝光,依然有大量用户买单,其决策动机也暗合自传播机制。

案例分析

  • 利己:助农农产品价格低,比起市场购买更加的合算,符合用户消费心理。
  • 利他:分享朋友圈就可以分享给社交关系用户,他们也可以买到便宜东西
  • 炫耀:做慈善这件事情本身很值得个人炫耀,更何况慈善的成本并不高。
  • 自我标签:参加慈善会被打上有爱心、乐于助人等优秀的个人标签
在这种内在决策动机的驱使下,我们对于类似于助农、自闭症儿童画廊事件依然趋之如骛。

总结:

  • 现有成功的自传播案例,基本属于一个强动机+若干辅助动机的结构。
  • 用户动机机制设计,是自传播方案成功与否的关键。
  • 工具本身没有对错,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

本文来自连线家签约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