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商业企业,最终的目的是保持持续的盈利。因此打造核心竞争力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 营销驱动型:通过广告投放快速扩大知名度,抢占最大化的市场份额
- 研发驱动型:依靠企业的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独有的问题解决方案
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种企业都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营销驱动型:如LOREAl(个人护理)、MO&Co(服装)、特仑苏(饮品)
- 研发驱动型:如波音737(航空)、AlphaGo(人工智能)、格列卫(药品)
- 研发驱动型:高通(处理器)、三星(OLED)、索尼cmos(摄像头)
- 营销驱动型:小米(品牌商)、富士康(组装商)、京东(分销渠道)
这种基于行业内部的精细化分工,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利润的获取能力天差地别。
从企业常规运营费用结构上分析:
- 营销成本:用于品牌包装和广告投放
- 运营成本:用于零售渠道铺设和运营
- 研发成本:用于生产供应链的成本管理
- 其他成本:用于基础企业保障如财务等
今天的国产品牌手机,包括小米、OPPO乃至华为,无一例外都是这种操作模式。
营销驱动型企业大多采用渗透定价策略,具体品牌的定价是由其市场和运营能力决定的。
- 锤子:品牌溢价与综合运营能力不匹配
- 小米:综合运营能力影响销售额的提升
- 华为:品牌影响力推动高溢价高销售额
- OPPO:广告投放密集助推渠道的销售
从企业常规运营费用结构上分析:
- 研发成本:用于未知领域的尖端科技探索
- 市场费用:用于一些行业的必要公关支出
- 运营成本:用于销售渠道维护和稳定市场
- 其他费用:用于企业运营的一些基本保障
在现实生活中,研发驱动型企业主要集中在航天、医药、生物、材料等高科技领域。
由于科研投资巨大,因此研发驱动型企业一旦获得技术突破,往往会采取撇脂定价的策略。
- 苹果:掌握核心技术,品牌超高溢价权
- 三星:掌握部分核心技术,产品线齐全
- 8848:超高端品牌溢价,主打小众奢华
- 美图:主打细分市场,小众爱自拍用户
因为在每一款产品的背后都是巨额研发成本,就像诺华在格列卫上的投入:50亿美金+50年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甄别自己企业运营的驱动力是什么?
这就是互联网创业一片红海的原因。用广告圈客户、用补贴拖死对手是营销驱动的典型做法。
研发驱动性企业的利润来自于技术的暂时性垄断。一旦垄断被打破,市场定价往往一泻千里。
对于他们来说,广告投放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上文提到90%以上的企业都是营销驱动型,其实以目前的市场现状,这个数据恐怕远远不止。
- 广告误解:不愿投放广告,又没技术优势
- 侥幸心理:希望投放某个网红后一夜成名
- 预算不足:投放规模太小,不愿意多投入
- 没有章法:没有投放策略,人傻钱多乱投
严格来说,广告投放是一个技术活。
好的品牌包装加上好的投放策略,可以让一款60分的产品卖到90分。
不要心存侥幸心理,投放一个网红就火的概率和两块钱中500万的概率相差无几。
本文来自连线家作者:内容电商实验室,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