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东PlUS—
根据京东官方发布的消息:
截止2018年9月6日,京东PLUS这个诞生于2015年10月,开始推广于2016年5月的电商会员制产品,已经拥有付费用户1000万
围绕京东PLUS,其实业内有一些争议,最大的焦点在于会员制是否适合中国市场。对此PLUS的数据可以给出一些初步的答案:
PLUS经营数据
-
会员数量:截止2018年9月6日,PLUS付费会员超过1000万
-
用户画像:35岁以下用户占65%,一二线用户近60%,89%的高学历人群
-
消费能力:PLUS会员消费占据全部销售的1/4,人均贡献远超非PLUS用户
由于国内电商服务处于一个较高的行业标准,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普通用户加入PLUS体系,京东精心打造了十大会员权益:
PLUS会员权益:
-
购物折扣权益:购物返京豆、运费券、优惠券、商品专享价、PLUS DAY
-
专享服务权益:专属客服、免费退换货
-
生活服务权益:餐饮美食、酒店出行、娱乐影音、金融保险等日常生活权益
对于3亿+的用户基数,1000万PLUS会员仅仅是刚刚上路,是一个阶段性的成功还是仅仅实现了核心用户的转化,一切还未可知。
—京东PLUS商业模式解析—
由于企业生态的不同,京东PLUS会员制的商业模式也和亚马逊Prime有所不同。
分析:
-
自营服务:PLUS会员在京东消费享受到的价格及客服配送等服务内容
-
整合服务:京东整合外部合作方如爱奇艺,为用户提供生活服务的便利
根据京东2018年Q1的财报数据,销售收入占比91.4%,服务收入占比8.6%。电商销售依然是京东的支柱性收入来源。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京东近两年在物流开放、个人金融等服务领域动作频频了
根据PLUS会员权益的构造,CK推测京东下一步会总结Sam’s、爱奇艺合作的经验,在生活服务领域有所动作。
分析:
-
会员共享:参照爱奇艺模式互通会员。据称爱奇艺活动为其增加百万会员,90%PLUS用户领取了爱奇艺会员
-
会员输出:以PLUS会员与餐饮酒店娱乐等合作,为PLUS提供更多生活服务权益,增加京东的服务收入来源
亚马逊用了十年时间将服务收入从8%提升到38%,相信京东也会经历这个过程,只是时间长短问题。CK个人非常看好京东在金融、物流共享及广告这三个服务领域的发力。
—PLUS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逝,近两年JD们不约而同的推出了自己的会员制体系,核心目的是为了构建用户跃迁壁垒,留住核心消费用户。
但由于中美市场环境的不同,在国内运作会员制面临的挑战更多:
—权益构建—
国内电商运营环境与美国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基础服标准和资源整合难度上。
分析:
-
美国:物流体验很差(一周左右),Prime的服务优势明显。Amazon自有电子书、影视剧、音乐等流媒体资源
-
中国:国内配送速度基本达到211,服务水准较美国更高。流媒体资源是独立于电商之外的不同业态,需要整合
因此以京东为代表的国内电商平台,必须突破亚马逊Prime的权益体系,不能仅仅局限在物流配送和商品折扣上,需要覆盖更多的生活场景。
阿里88VIP尝试整合饿了么、虾米音乐、优酷、淘票票等生活服务资源,进行阿里体系内的用户流量互通,是非常值得借鉴和研究的。
—运营主体—
对于会员制电商,运营活动的主体对象是会员还是非会员,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国内电商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商业环境分析:
-
亚马逊:商业竞争环境成熟,销售过程规范,鲜有大力度满减返现等促销
-
国内:迫于KPI的压力,运营在会员与非会员之间摇摆,无法兼顾会员利益
亚马逊是将Prime作为运营主体,以配送时效为杠杆,商业资源不断向Prime倾斜,推动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会员。
国内商业竞争规范性相对较弱,往往在大型促销时抬高价格然后满减打折,这对于享受无消费门槛包邮的会员来说是一种明显的利益损失。
—恶性竞争—
众所周知,无论是Prime亦或者其他会员制,都是一种以实物消费优惠为载体的购买契约方式。因此保持价格优势至关重要。
而在国内市场,电商服务标准较高,服务的差异化小,电商之间的竞争相对简单粗暴—价格战。
这种带有恶意的价格竞争正在不断腐蚀会员的消费感受,最终导致用户留存率下滑。
鉴于品牌市场话语权的日益加大,CK认为电商会员制应该帮助品牌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以优质的会员资源换取品牌方单独的支持。
消费者、品牌和零售商共生共荣,才是一个健康的零售市场。
如果我们将亚马逊Prime的会员权益进行拆离,我们会清晰的发现:
亚马逊Prime权益分析:
-
反馈结构:即时反馈(流媒体)与延时反馈(消费回报)结构合理,加上试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会员付费门槛
-
权益层级:基础需求(消费)与高级别需求(流媒体等)搭配有序,满足Prime会员的不同等级的马斯洛需求
-
核心优势:物流配送是用户端的核心竞争优势,比商家自运营更加高效的服务体系是吸引商家端的核心竞争优势
反观国内电商会员制,除了京东之外基本处于试水状态,会员权益生态的实践也处于萌芽阶段。PLUS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将核心用户比作大鱼,在存量市场竞争下,竞争对手每天都在想从我们的池子里将大鱼捞走。要想留住大鱼,我们就必须给他们更好的水、更肥美的饲料以及更大的活动空间。
我们经常哀叹聚美、凡客、蜜芽等等犹如昨日黄花,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他们能够拥有20%的忠诚会员,那么今时今日又会如何?
亚马逊Prime及其中国学生,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留住核心用户。
因此它是一种基于一定存量用户的留存手段,并不适宜作为参考用作新平台的电商创业。
也许新的电商机会,就存在于下一次要谈到的Costco模式。
延伸阅读:
[12/05第90篇]关于小黑鱼APP观察报告及我对会员制电商的理解 (6)
[11/23第89篇]关于小黑鱼APP观察报告及我对会员制电商的理解 (5)
[11/20第88篇]关于小黑鱼APP观察报告及我对会员制电商的理解 (4)
[商业基础篇合集]关于小黑鱼APP观察报告及我对会员制电商的理解
坚持思考商业本质的第91篇
每一种商业现象都值得问一句为什么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