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圈2017年度热词,“人工智能”当之无愧。先是AlphaGo人机大战的胜利,再是科技届实业大佬纷纷加入,就连BAT也不甘落后,横插一脚,就在前不久刚结束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也被重点提及,甚至被看作是“本世纪最强劲的东风”。进入窗口期的人工智能影响力惊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似乎谁沾了人工智能的边,就能“得道升仙”。在大热的分享经济领域,共享单车的智能锁,共享房屋的智能民宿,也努力抱紧人工智能“大腿”。
但是,在国内民宿发展高潮之下,智能化民宿会是短租市场的下一个风口吗?
破解行业痛点 助力标准化进程
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这一点毋庸置疑。短租行业的兴起,为出行住宿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但行业发展自身非标化注定了行业痛点——安全和卫生。
借力人工智能提高入住安全指数,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智能门锁的推广,为房客入住提供诸多便利,也节省双方时间,减少陌生人接触的不适感。
在卫生方面,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机器人保洁,替代人工打扫,直接在电脑上进行打扫标准的程序设定,智能规划清扫区域,比保洁阿姨更勤快、更标准,房间卫生实现全面可控,民宿行业也将在卫生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人工智能发展将轻松破解短租行业痛点,助力短租行业标准化进程,打消用户入住顾虑,必将吸引更多人加入民宿行列。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但是,理想与现实往往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纵使有人工智能加持的民宿短租好处多多,但现实问题也不容忽视。
人工智能在民宿普及的第一道门槛,就是成本高。民宿里应用的人工智能设备,入口的智能门锁打开了短租房东对于人工智能认识的大门。2013年木鸟短租率先进行智能门锁的推广,一客一换的入住密码既可以帮助房客轻松入住,也节省了房东的时间和精力。此后,国内其他短租平台纷纷效仿,据统计,智能门锁在短租民宿中的安装率高达70%,成功迈出了民宿智能化的第一步。
但是,人工智能刚刚兴起,各种智能家用设备花样层出,热度不减的同时价格也居高不下。京东商城数据显示,一台智能空气净化器的价格最低为599元,一个智能加湿器的价格最低为799元,一个智能马桶最低报价为2798元……面对高昂的价格,房东只能持续观望。据不完全统计,各大短租平台上带有智能家居标签的房源凤毛麟角。可见在今天的短租市场,打造智能家居系统的高成本,使得房东对智能民宿仍处在想象阶段,相比智能设备,房东更愿意把金钱和精力放在房间的软装上,“这样收益见效更快”,房东如是说道。
处在标准化发展阶段的民宿,挖掘房源并提升房源品质才是当务之急。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闲置房屋超过7000万套,而参与分享的房源数量仅占2.57%,可见在这个增量市场里,分享房源只是冰山一角,在海平面以下仍有大量闲置房源等待挖掘。
国内短租平台发展的5年时间里,各平台房源也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从开始的简单装修、简单家具家电到今天的精装修、家具家电齐全甚至各种小家电的普及和布草洗涤保洁的标准化,房源类型从起初的单一民居到现在的别墅、LOFT、树屋、船屋、邮轮等各种特色房源,房源品质也今非昔比。但在安全和卫生方面,短租平台的标准化进程刻不容缓,亟待制定标准对房源进行分级筛选并明确标识。木鸟短租推出的“四木房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标四星级酒店标准进行评选,平台在安全和卫生方面严格把关,对布草洗涤和房间保洁及软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挑选优质房源打上“四木房源”标签供用户选择。
今年10月1日民宿国标正式落地,加速短租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在此标准化基础上,各平台在房源挖掘及品质提升方面仍有努力空间。
民宿住的是一种情怀,房东服务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一环。民宿不同于酒店的千篇一律,房客更看重和房东的互动,民宿主打的居家感,除了装修风格之外,房东服务才是让用户有宾至如归感觉的关键所在。
智能化风头正劲,但房东服务却是人工智能的盲区。个性化的房东服务似乎无法用智能和高科技来实现。例如,木鸟短租提供的地主之谊服务,涵盖接送、租车、订票、购买土特产、路线规划建议等本地向导服务,根据用户的年龄及人员构成特点,推荐不同的游玩路线,而这些服务在短时间内,人工智能似乎并不能替代房东甚至比房东做得更好。
民宿房东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情怀。房东要自己会生活,民宿才能更好地带着房客会生活。这些对房东的要求,也是民宿发展的必然。
把握人工智能的机会,对民宿来说是机会更是风口。
但是每一个风口上的行业,都需要时间的洗礼。
人工智能并不是当下发展最迫切的问题,在短租市场发展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在民宿领域不成熟且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民宿发展还要扎实产品和服务,提升房源品质,将现有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才是最重要的。
笔者联系到木鸟短租平台上的小米智能家居民宿的房东施先生,他表示:“定价228元的民宿其实根本不挣钱,只因为我个人是科技控还是一枚米粉,所以才有了这样一套智能民宿”,在被问到以后还会不会继续发展其他智能民宿,他笑着摇摇头,“等手头宽裕了再说吧,成本确实有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