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发生在百度身上的事情,都容易被过度解读。这已经成了百度多少年来每次必须挺过去的“坎”。
5月18日下午,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通过一封内部邮件通报,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因个人和家庭原因,无法继续全职在北京工作,将于7日起不再担任上述职务,但仍将继续担任集团公司副董事长。
当时看到了这一消息,心里就咯噔一下。因为两点,一是没预料到,虽然上个月底已经有这样的风言风语,但还是有些出乎意料,毕竟陆奇任期内,百度开始蒸蒸日上了;二是,很自然地能联想到,依照“惯例”,百度这下又要被黑出翔了。
陆奇只是百度发展节点上“对”的那个人
陆奇的卸任,会给百度带来哪些影响吗?很多媒体已经开始“加戏”了。
但想探究到真实答案,就要在站在2017年1月17日那一天来看,当时百度的状况,以及陆奇在任的486天都做了哪些事情。其实,当时的百度正遭受着血友病吧、魏则西事件等后遗症的困扰,外界更是期待百度有所改变,说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可能一点也不夸张。这个时候,头顶AI光环和IBM、微软背景的陆奇的“空降”,只是百度在恰当的时刻碰到了“对”的那个人。
有人将百度在AI战略上的功劳完全记到陆奇身上,可能就有些一厢情愿了。的确,百度对外All in AI的战略,表面看是陆奇的施政纲领,甚至一个人的表演。如今度秘DuerOS和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生态日益成熟,在行业里有了极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将这些成绩单放到陆奇头上,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梳理一下会发现,2017年之前,百度已经在AI方面动手了,2016年就组建了度秘部门,还加强了移动端信息流产品的运营,并有了很大的起色。陆奇加入后的两个月,2017年4月,百度就在上海国际车展上展示了成熟的Apollo生态。
技术方面,当时的百度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领域,已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只不过,当时百度业务庞杂、架构不清晰、战略方向不聚焦,恰好处于混沌期的拐点上。这个时候,在行业里名望极高且技术实力令内外叹服的陆奇的到来,扮演了操刀者的角色,帮百度成功地动了“外科手术”。而这个时候,恰好需要一个外来者破局,内部提拔的人很难完成这一角色。
当然,我们不能抹杀陆奇给百度带来的积极改变。陆奇上任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医疗部门,裁撤医疗事业群,领衔筹建国字号国家深度学习实验室,收购渡鸦科技,将度秘DuerOS和Apollo的AI战略升级到了开放平台和场景覆盖的路径上。2017年8月,百度外卖以总价8亿美元出售给饿了么,并最终套现4.88亿美元。这一系列的举措为百度一年来的AI聚焦战略创造了更清晰的内外部氛围。
在百度重要的转折点上,陆奇就是“对”的那个人。他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将百度的公司架构、业务体系、人员配置,进行了一场彻底的“大清洗”。在这一过程中,外界看到的可能是百度糯米总经理曾良、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百度内容生态副总裁陆复斌等一连串的高管离职事件,似乎是动荡不止,但其实在业务战略大腾挪的阶段,人事上的调整和业务裁减的阵痛是必然的。而由于外来者的身份,陆奇操作起来要简单得多。
AI已经上路,王海峰是下半场最重要的主角之一
或者,我们也可以推测一下,当时李彦宏已经看到了陆奇在快刀斩乱麻上的身份和技术优势。在2017年1月的任命沟通会上,李彦宏与陆奇同时现身。为了让陆奇在一众管理层中能够服众,李彦宏当时说,“陆奇的能力完全能承担管理、运营、技术各个层面,百度的主要业务都会交到陆奇手里,自己抽身出去放到战略、文化构建和人才培养上。当然,李彦宏也是这么做的,并在一个月后,任命陆奇为百度公司董事会副主席,让陆奇有了更大的决策权和任命权。
但或许,这就是陆奇的使命,帮助百度完成过渡期的关键一棒。
李彦宏在内部信中对陆奇的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自去年一月陆奇加入百度以来,公司发生了很多积极向上的变化。我和广大同学一样,都对他正直的人品、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在技术及商业领域的敏锐洞察力印象深刻。”这句话背后有多重含义,如果更了解当时李彦宏的心路和百度的状态,可能对这一评价会有更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陆奇卸任后,诸多媒体试图从“宫斗戏”的情中猜测原因,因为这更符合人们脑子里的期待,之所以如此,大都是没有参透内情。所以才会有“百度的AI战略会不会再次出现摇摆”,甚至怀疑百度AI技术上的连续性。
其实有这样的担忧,大可不必。在内部邮件中有一个亮点:副总裁王海峰晋升为高级副总裁并担任 AIG (AI技术平台体系)总负责人。王海峰为何许人也呢?了解百度内部架构的人知道,王海峰2010年加入百度,多年来一直负责百度核心搜索产品和技术。早在陆奇空降时,王海峰就深度整合了NLP、KG、IDL、Speech、Big Data等在内的核心技术,是AIG体系的总负责人。当时他就已经晋升了Estaff成员,在机器学习、大数据、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技术、图像识别及增强现实方面,属于顶尖的技术大牛。陆奇加入后,百度在AI战略实施上一路狂奔,王海峰则是坚定的执行者和操盘者。
除王海峰外,百度在AI方面早不是依赖于某一个人,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科学家“智囊团”。之前,智东西曾经总结过《群英云集,起底百度AI牛人矩阵》的文章,在百度AI人才大本营中,有张亚勤、王海峰、景鲲、杨涛等是出身于微软的老兵,还有顾维灏、李莹等内部培养起来的AI技术高管,以及Kenneth Ward Church、浣军、熊辉、吴华等世界级AI科学家。
而且百度在AI路上已经渐行渐远,业务方向和集团架构确立后,掌舵者只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而已,一些人事变动也改变不了大势。
在AI层面,百度已经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布局,除了在搜索和Feed信息流上应用语音、自然语言理解等AI技术外,DuerOS和Apollo两条腿走路的局面日益清晰。比如DuerOS发展越来越迅猛,今年3月,单日响应超过2亿次的语音搜索需求。截止目前,搭载DuerOS的智能设备激活数量突破了5000万,月活设备1000万,与创维、海尔、极米等160家企业合作;另一翼上,Apollo的合作伙伴已经突破了100家,与东风悦达起亚、北京现代、一汽奔腾等前十大乘用车的7家合作,与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等新生代深度合作,商用车覆盖了福田汽车、金龙客车,总共拿到了9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参与路测的车辆超出10款。截止目前,Apollo的开放版本从1.0进化到了1.5,又快速迭代到了2.5,开放了20万行的代码。
可见,百度选择AI这条赛道选对了,已形成体系化和成熟的生态。如果说百度长久以来对技术的信仰和积淀,使得上半场的陆奇能够交出不错的成绩单的话,那么下半场王海峰无疑是最重要的主角之一。而王海峰的升职,也为百度进一步整合、梳理和发挥技术优势,提供了保障。
百度已然进入“爬升期”,增长窗口进一步打开
确实,陆奇之前的百度面临的环境较为复杂。公司战略层面,百度布局较为分散,既有百度糯米、百度外卖这样的O2O业务,但市场上处于弱势;还有搜索和信息流的核心现金牛业务,是百度创造收入和利润的护城河;在AI业务上,内部条块有些分割,不够聚焦,生态体系尚未形成强势地位。品牌形象层面,批评百度成了“政治正确”的事儿,公司市值长期徘徊在600-700亿美元区间。
但如今,颓势已经彻底挽回了,AI战略稳步推进,Feed信息流广告收入持续增长。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百度市值多次摸高到千亿美元,拉开了与京东间的距离,还没上市的小米、美团、今日头条等也被百度甩远了。可以说,警报已经解除,外界对百度变得更加“友好”了。
上个月底,百度公布的Q1财报数据显示,总营收达到了209亿元,同比增长了31%。净利润为67亿元,同比增长了277%,上一季度的同比增长率为118%。整体收入的移动占比更是从70%提升到了80%。这确实是一份超出华尔街预期的成绩单,当日股价大幅上涨了7%。而且这一业绩仅仅是在护城河的核心搜索及Feed的拉动下完成的,代表未来主航道的人工智能业务尚未发力,但增长窗口已经打开了。
从李彦宏发布的内部邮件信息中还能发现,Robin在时隔多年后,终于开始亲自披挂上阵了。“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张亚勤、向海龙、王海峰、朱光等人将直接向我汇报,IDG总经理李震宇转向张亚勤汇报,任命景鲲为SLG总经理,并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直接向我汇报。”这是一个新的信号,也意味着接下来的百度在战略贯彻实施上会“一竿子通到底”。
如此来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陆奇的到来,带来了一个体魄更健全的内外部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梳理清楚了内部乱麻的业务和人事,让百度可以轻装上阵。陆奇的离开,不是关键,关键是百度能否平衡现实和未来,能否在当下的情境,保持事关未来的战略定力。陆奇的离开,也不会对百度的AI战略造成多大影响,还使得李彦宏义不容辞的要“御驾亲征”。或许,这些反而是一个更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