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25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北京举办了“新消费论坛——2018中国便利店大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美宜佳便利店董事长张国衡、品途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曲飞宇、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王岑、好邻居连锁便利店总经理陶冶、全时便利店总经理杨波、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三宅示修等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王洪涛主持了《便利店如何选择资本》圆桌对话,上海来伊份联合创始人郁瑞芬、厦门见福便利董事长张利、武汉Today便利创始人宋迎春、内蒙古安达便利总经理任光临、北京131便利创始人陈登旺、西安每一天便利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赵寰参与此次圆桌讨论,并发表观点。
以下为圆桌对话速记,零售前沿社(ID:lingshouqianyanshe)精编整理:
王洪涛:便利店想得到资本青睐,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是会讲故事吗?
郁瑞芬: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商业模式。企业如何能够拿到上游更多钱,如何更好的把现金流留在企业内部,这应该是风投或者资本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另外还是在人,要看企业创始人和团队,因为所有的零售业都是人做出来的。
张利:我认为便利店和资本的关系,与两性关系一样,实际上第一要素是懂你,即满文军那个《懂你》;第二,当拿到钱以后就是味道,辛晓琪的《味道》,看味道对不对;第三个最高境界,就是王菲的《传奇》,别天天干扰,想你时就在眼前,不想你时在天边。
宋迎春:我觉得第一个是自强则万强,首要是把业务和数据做起来,第二是整个团队的进化能力,这两点很重要。
任光临:我们入行比较晚,我觉得最大还是差异化,资本看中我们的也是差异化这块。因为最初从商品服务到体验的差异化,然后到现在消费客群的差异化,他们也在关注。
陈登旺:我用四个字:独特模式。你要让资本看到一个独特的模式,还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觉得必须具备这两点。
赵寰:第一是本身企业要有市场业绩表现,这是首要的。第二一定要有团队,团队的学习进化能力和组织协调战斗能力,这两方面也非常重要。
王洪涛:请问赵总,你们拿到资本的钱会用到帮便利还是用到每一天,还是用到你们新的生鲜店,用到哪里?另外,每一天未来会不会走出西安?
赵寰:每一天实际上到下个月刚好整八年,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便利店、生鲜超市、B2B供应链平台、仓储物流以及OEM,还包括无人系列为一体的综合企业,下一步我们拿到资本后,将助推我们开展每一天2.0时代,前七年的奋斗把它归结为1.0时代。我们有五年上市规划,第二我们有门店扩张计划,五年时间我们要在西安区域做到5000家店。至于说走出去,我们本身在河南就有每一天的场景和布局,以后我们会继续往外走,帮便利是我们的核心板块,也是我们的子品牌,它并不是独立发展,而是助推每一天整个加盟体系和业务发展的有效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我们会把钱花到各个核心板块,共同达成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王洪涛:陈总之前是做供应链的,以服务商身份和便利店打交道,为什么要从供应商转来做便利店?下一步会怎么布局生鲜工厂的供应链?
陈登旺:我做供应链做了二十多年,而做便利店的初衷,首先是依托多年供应链积累的经验,其次是为了从供应链走向终端。便利店将来都得供应链先行,包括现在在建的全品类鲜食工厂,今年年底会投产,131经营的模式就是供应链先行。
王洪涛:任总,你们在跟春晓谈融资,春晓除了给钱之外,还会帮你做什么?
任光临:实际我们和春晓还是有比较好的互动和交流,通过交流发现,春晓深耕零售,尤其是便利店行业。对于目前公司发展和未来发展的节奏,我们认知比较趋同。
王洪涛:迎春算是拿资本比较有经验的,第一轮融资后到了武汉,还做了鲜食工厂,第二轮融资主要想用在什么地方?
宋迎春:过去我们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在新技术这块,包括大数据。对于便利店而言,需要提前做一些学习和试错。
王洪涛:又融了一轮,在武汉跟中百、罗森怎么竞争?
宋迎春:坦诚而言,武汉应该是从时间纬度上而言,便利店发展最快的城市。三年多的时间,Today加罗森已经超过500家店。但从开始起步来看,并没有这么快,背后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有Today和罗森在推动这个行业。接下来我们考虑,从未来差异化的商品上,发挥自身优势,相互推动彼此发展。
王洪涛:见福现在在厦门、福州开店,拿到钱以后,会不会开到东莞?
张利:目前来看,还是深耕福建,因为福建和台湾人口基数相近,将近2000多万人口,我们认为福建省应该能承载四五千家便利店,而现在整个福建省的便利店加在一起才2000家多一点,发展空间比较大。我比较欣赏曾国藩“扎硬寨,打死账”的做法,不急于外部扩张。
王洪涛:问一下郁总,来伊份已经是上市公司了,你对刚刚要融资的企业有什么建议?
郁瑞芬:如果让我第二次选择资本,我想我一定会选择坐在第一排的企业。因为选择资本,不仅仅看的是钱,更多看的是双方相互赋能,如何做到更好的发展,这个既有专业知识、商业模式层面的合作,又能在资金上面有所突破,这才是最好的合作。这是我给大家的建议,也是自己的一个经验。
王洪涛:你们比较钟情的,或者下一轮想跟哪家资本去谈?
陈登旺:找资本,我们希望对行业的理解观点一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便利店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业,需要靠时间去培育它。
任光临:强调一点,是资本找我们,而不是我们去找哪个资本。便利店行业确实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他需要细致的、懂我们的行业资本才可以。资本需要“懂我”,而不是让他们选择我们。
宋迎春:主要看企业需要补什么东西,需要什么样的能量,可以通过资本进行互补。根本来说,志同道合很重要;第二是做时间的朋友,便利店是很长的赛道,至少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整个过程当中,资本能不能跟着你持续往前走,这个很重要。最终而言,不是先选择谁,首先还是要自强,你才可以选择,选择最好的才是合适的。
张利:见福和红杉的蜜月期还没过,如果红杉想要投还要投,最关键还是自己爱的人,因为爱自己的人太多。
郁瑞芬:上市完成之后有两种资本,一种是社会资本,市场融来的;第二,如果要拿资本,肯定要拿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下一步更伟大梦想的资本来支持。企业缺的部分,我希望资本和资源来进行赋能发展。
王洪涛:你们比较看好的本土便利店品牌是谁?
郁瑞芬:我不是做便利店的,目前我最尊敬的本土品牌是美宜佳,它的商业模式非常值得推广和学习,美宜佳把自己内在的成本压的非常低,加盟店盈利能力很强,同时它核心的企业抓手和从上到下的组织设计,包括物流建设,都是为了让加盟商拿到更高的毛利,存活的更好,所以美宜佳是一个非常特殊企业。实际上,美宜佳相当于批发商,品牌统一管理,最后又把加盟连锁管理的非常好。他的可复制性极强,后面的发展速度应该会非常快。
另外再说一家,我非常尊重日本罗森和中百,包括现在跟南京中央商场一起合作的模式,日企其实非常保守,罗森能够开放与中国企业合作,那是他的一种担当和自信,这种自信可以把他的长处拿出来跟你分享,同时一起把中国的便利市场做大,这个模式可以开发到各个省、各个区,也许未来来伊份也会学习。
张利:山西唐久是我欣赏的一家企业,单店经营和单店控制是国内做得比较好的。
宋迎春:坦诚而言,便利店真的才刚刚开始,完全看不出来五到十年后谁能够跑出来,但第一品牌阵容一定是相对具有未来,因为其已经经过了五到十年的市场考验。而我个人相对比较看好的就是便利蜂,因为过去我们都在用相对传统的做法来做,便利蜂进来之后,对于整个行业,不管是资本市场也好,还是未来的新技术也好,便利蜂全力以赴的状态,是我相对于比较欣赏的。
任光临:三四线城市便利店品牌并不多,我比较钟情两个年轻人做的一家便利店,当时叫五百素,因为突然在三四线城市出现了一家非常新颖,像一二线城市的日资便利店一样,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焕然一新,但是现在不存在了,因为我在16年的时候收购了这家便利店品牌。
陈登旺:本土零售企业都值得我尊重。
赵寰:有一句话叫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自己,别人谁还喜欢你。所以在我心目当中,最佩服或者最喜欢的还是每一天。当然,除了每一天之外,凡是我觉得愿意做咱们民族品牌便利店的,都是我的老师。
王洪涛:回归资本,你们拿到钱后有哪些经验想告诉便利店企业,或者你们的心得是什么?
赵寰:就一句话,打铁还须自身硬,首先你要有好的市场表现和业绩,同时要有好的团队,你不想要钱,别人都会追着你给你钱。
陈登旺:初心。
任光临:未来十年,便利店利用资本的能力,会从特殊能力向生存能力转变,将来资本一定关系着生存。
宋迎春:拥抱资本是必然,当然前提是,你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果想清楚了,也极有可能在未来五到十年,带着自己的组织跑出来,这样就尽快开放股权,与更多资本来做互动。
张利:两个事情,第一财务规范,财务不规范资本会看不起你;第二个,坦诚,资本都非常厉害,表面上什么都不懂,其实比你厉害很多。
郁瑞芬:脚踏实地,做最好的自己。只有你具有快速增长能力的时候,需要资本赋能,下一步才会走得更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