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辑思维的联合创始人无声那本大作《场景革命》开始,“场景”这个概念开始流行。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会消费,会主动去掏钱,不用太多的利益诱惑,太多的销售技巧,零售的目的就能够实现,这时候,大家发现场景尤为重要。
前段时间新零售的领头羊每日优鲜的合伙人许晓辉分享“新消费时代的品牌营销”,讲到当下新零售时代的品牌,新零售包含的三大要素:人、货、场,其实也是在讲场景。
一位消费者,在对的时间,到了一个对的场景,于是就有了新零售。
今天我们重点探讨新零售中“场”的重要性,先来看几个案例:
滴滴顺风成,最近一直都在舆论的风口上,出了不少的事,被很多人诟病,网上有大量的文章在分享背后的原因。我是一直不认同的,直到有一天,在一次论坛上,有位嘉宾分析,滴滴顺风车为何会出那么多事?就是因为它给人营造的场景出了问题。
小轿车里,本来就是狭小的空间,会让人产生各种瞎想,而滴滴顺风车给大家的印象,大概有这么几个关键词,交友、巧遇、免单等,如果关注滴滴顺风车的人,应该会印象深刻。比如“早晚都是你的,第一次见面,干嘛面单?……反正早晚连我都要成为你的”好文案,同等类似的海报文案画风还有很多。
滴滴顺风车给人们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其实滴滴顺风车是想打造一种社交性的乘车理念,这个想法很伟大,也很有价值,只是跑偏了。
说到这里,就很明显了,暗含暧昧,很多人都在给滴滴顺风车出主意,其实症结很简单,场景。
和滴滴顺风车相反,神州专车也是在营造一个场景,它的场景就比较简单,就是安全,在长期的宣传中,一直在强调安全。
神州专车曾经有这么一个广告,大概的意思就是一位美女坐上神州专车,很疲惫,但她发现司机非常帅,于是就各种瞎想,但司机一直都很专业,所有的礼貌用语,帮提行李,开车门等等。直到下车的时候,这位美女拉着行李,突然听到司机喊她,于是非常高兴,回头一看,司机说“您的手机拉车上了”,然后回头开上车走了,最后一句广告语“神州专车,除了安全,什么都不会发生”。
这也是营造了一种场景,安全的乘车场景。
你的产品营造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就会吸引来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新零售中“场”的要义。
2017年的共享模式无疑是新零售最早的实践者,每一个共享经济体都锁定了一个场景,但很多都失败了。共享单车、共享雨伞、无人货架等等,每一个都是强需求。但在落地的时候,运营过程中,每一家打造的场景都不一样。
到目前这个阶段,很多公司的办公室里基本就剩下每日优鲜和饿了么的货架了,但这两家的货架和冰柜营造的场景完全不同。
可以说饿了么在无人货架这块的运营完全处于劣势,比如,在调查中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公司饿了么的冰柜都是没插电源的,而每日优鲜的基本都是插了电的,在夏季的办公室里,什么最受欢迎,一定是各种冰镇的饮料和奶制品。
而饿了么的货架和冰柜里,商品的种类以及吸引程度一点不输于其他家,可销货周期明显长于竞争对手,同时还有一个很尴尬的,就是微信结账很麻烦,需要下载APP。
办公室里本身具有的属性:工作+社交,办公最常用的联络方式是微信,办公场所本身也不具备消费功能,无人货架和无人冰柜仅仅只是一个补充,相比之下,微信的使用场景更贴近办公场所。从我身边的同事、朋友那里获取的信息也是一样的,他们会因为支付不方便而换到旁边的货架购物。
我们这里说的“场”不仅仅指具体的消费场景,还有你给用户留下什么样的场景形象。
饿了么,饿了的时候找它,填饱肚子的状态。每日优鲜,不仅仅是解决温饱,更重要的是让你吃的新鲜。
上一周的文章里分析了拼多多的社交电商成功模式,拼多多也是营造了一个“场”。谈用户需求的时候,我们一直说,不是说产品一定要多便宜,而是让用户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拼多多利用拼团方式,大规模定制,降低产品的成本。说到这里,还不算能够吸引眼球,因为这种方式造就有了。但加上社交模式,鼓励用户邀请好友一起拼团,拼团成功价格就会下降很多,而且拼团不需要太多人,两个人就可以拼团成功。
和好友一起购物,模式一点不新鲜,所有人都很熟悉,千年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不都是约三两好友一起去集市,去商城等地方购物。
这次拼多多把这种“场”移到了线上,社交购物,社交电商,激发用户主动约好友一起来买。拼团成功,用户和他的朋友都会觉得是占了便宜,因为就是比自己买便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就是对比的力量。
好的“场”,一定是给用户一种心理暗示,满足用户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无论是神州专车的安全,每日优鲜的新鲜,拼多多的和好友一起购物,都在营造一种高于当下场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