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钱荒还未到来,今年底才是人民币基金的生死一刻

本文来自连线家,政策突变,担心错过币圈的韭菜,钱向大机构集中,在综合因素作用下,不少机构隐约感觉到了募资难的问题,然而现在可能只是开始。

政策突变,担心错过币圈的韭菜,钱向大机构集中,在综合因素作用下,不少机构隐约感觉到了募资难的问题,然而现在可能只是开始。

机构放鸽子,钱荒到来?

张繁是从去年底开始隐隐感觉到,市场上大多数的人民币基金或许没钱了。

作为一名FA,他在帮一个年利润8千万左右的项目融资。按照往年的经验,这样的项目一般的机构都要看一看的,可是一圈推荐下来,发现机构并不如自己预想中的兴奋,很多机构直接婉言拒绝。即使看好,也只能一小部分跟投。多方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机构没钱了。

但也没有机构会直接承认自己没钱,只是可投可不投的项目就直接不投了,想投的项目则需要等一段时间看到更漂亮的数据后才能放心投,投了之后又怕价格贵了或者打了水漂。但是以往VC的风格并不像如今这般,投资看的是整体命中率,并不需要每一个都押中的。

同时,签完TS之后就是不打钱的情况也开始频繁出现。

同事赵楠把手中的一个B2B项目推荐给一家市场上口碑还不错的基金后,双方都很满意,随后做完尽职调查也签了TS,可拖拖拉拉了一个多月就是迟迟不打钱。为了不影响融资节奏,赵楠只能临时调整方案重新找投资机构。

后来,张繁的团队里还专门列了一个投资机构的黑名单,哪家没钱了就直接在群组里喊一声,就不再费力推荐项目,避免出现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情况。

黑名单里的机构越来越多,钱荒的问题在国内人民币基金中开始蔓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第二三梯队的机构已经不好募资。

据透露,国内一家知名投资机构,因为重仓下注了某网红消费品牌,并签下对赌协议约定两年内上市,但没成想上市之路一波三折最终IPO被拒。如果今年依然不能顺利上市的话,无法退出的投资机构将遭到重创,新一轮募资会更加艰难。

另一家专注文娱投资的基金日子同样不好过,没有钱投新的项目只能盼着之前投的项目早日上市实现退出。“他们家之前投过某独角兽,下半年如果没法早香港顺利上市,这家机构的命运就很悬了,所以现在整个公司都进入一种全员募资的备战状态。”

赵丹所在的投资机构虽然有着BAT背景,但是在募资时依然面临压力。

募资的战线不断拉长,预期10亿元规模的文娱基金虽然得到众多LP的口头协议,但是落实到打款时依然很难推进。后来基金管理合伙人开始在媒体放出声音,透露已经完成募资,试图通过舆论压力对LP施加影响,最终的结果是原本10亿元的盘子最终只到账3000万。

越来越多的机构在钱荒中倒下。

现在张繁想要给投资人推荐项目时,总要先问一句,“你还在××机构做吗?”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在机构没钱时只能选择跳槽。

今年5月,星河互联就被曝出面临裁员欠薪的危机,某家由多位CEO发起成立的基金也面临合伙人离职、团队解散的局面。

多位业内人士向不凡商业透露,目前市场上依然活跃的投资机构只有几十家。和去年相比,数量呈现断崖式下滑。并且,FA不仅在帮创业者找钱,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找到FA,希望可以尽快卖掉老股实现退出。

人民币基金没钱了,此时能募到资的人开始变得抢手。

张繁身边不断有在VC工作的朋友被友商高薪挖角,只要能募到资,工资和Carry翻倍都没问题。

究竟是没钱了还是钱去别的地方了

钱去哪了?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现钱荒?

政府引导金、市场化母基金、社保、险资、上市公司、富有家族……国内的LP大致可以分成这几类,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国家“严监管、去杠杆”政策是主要原因。

“大家都没料想到国家去杠杆政策会有那么大的力度,更没想到银行的钱会拿不到了。”去杠杆政策让上市公司没了钱,做LP的上市公司老板们也没有更多的钱投向一级市场。

除了国家政策的原因,2018年对于国内的创投圈来说也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张繁是2015年入的行,那会儿双创的热潮达到顶峰,万众创业的同时也催生出一大批投资机构,热钱涌向创业者。

但是这批人民币基金多为3+2结构,到了今年就开始考虑退出的问题。在这个本应收获的季节,大多数基金并没有合理的退出途径:当年风口涌现时,机构跟风投出的大量项目存活率并不高,而活下来的项目要么是IPO艰难,要么是被收购无望,整个市场并没有得到一个很高的回报率,缺乏振奋人心的消息。所以再次募资时就会发现,LP的钱并不像前几年那么好拿了。

“人性这个东西真的很难说,虽然大家都知道VC是高风险高回报,但是把钱投出去几年连本都没有收回来,金主的心态肯定是要崩的。”

募资难的原因和LP直投也有一定的关系。

据悉,一些政府引导基金或者母基金有开始绕过GP做直投业务的趋势,但是由于没有GP在投资上的专业度,所以这些LP更愿意拿大钱去投那种即将上市的巨头来降低风险。“早期项目的投资就像种地,投进去不一定能长出来,但是如果投了独角兽就像是养猪,喂肥了就可以。”

因此,资金开始往头部和中后期项目集中,募资难对于市面上专注早期项目的投资机构来讲影响格外大。

人民币基金的压力不仅来自于LP收紧了钱袋子,就连头部不差钱的同行也开始抢夺市场。

上个月,红杉中国举办了一场发布会,宣布成立红杉种子基金。合伙人曹曦在现场透露,“基金将采取‘一次过会,当天出TS’的高效决策机制”寻找优质创业者。

按理说,像红杉这种管理规模超过2000亿的基金更乐意去投中后期的项目以求短期内获得高额回报,为了覆盖投资全链条而专门设立一支种子基金必然也是小菜一碟。但是更高的命中率依然让其它投早期项目的机构日子更不好过。

可LP手里的钱不管多少总是要投向GP的。所以钱荒来临时,马太效应更加明显:80%的钱全部集中在头部机构,甚至出现超募的情况。红杉、经纬、IDG、元璟资本、创新工场等都已经超募。并且他们的投资周期多为“8+2”甚至是“10+2”的结构,退出压力并不大,且高回报率必定能够吸引母基金、高校基金等的加码,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并不会存在募资难的问题。

梅花天使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向不凡商业透露,今年4月份梅花天使完成了成长基金的募资,如今正在进行梅花第五期的募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募资额度已经满了。

“可能市场上只有前十家的弹药充足的,其它梯队的多多少少都会面临钱荒的问题。”

如何度过钱荒,投资机构寻找出路

去杠杆政策之后,银行的钱拿不到了,投资机构开始另谋出路来募资。

一个途径就是拿到政府引导基金,但政府引导基金的问题在于限制性太大,对于资金的使用有着严格明确的规定:大部分资金只能用于当地项目的投资。

比如今年初,洪泰基金就和政府参与设立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新兴产业母基金”,基金规模达到120亿人民币,但是守着120亿洪泰也只能投资山东省内的创业项目。大多数政府引导基金中只有20%能够投向全国,但很多基金为了赚管理费来养团队或者拿到那20%的资金也愿意跟政府合作。据业内人士向不凡商业透露,目前像洪泰基金这样体量的机构在面对其他创业项目投资时也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境。

而且由于政府要清理地方债务,引导基金的势头也不如往年强劲。

更好的途径是拿到社保基金和高校、富有家族的钱。比如哈佛大学就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的高校捐赠基金,资产规模高达365亿美元;耶鲁大学也管理着254亿美元,年化率高达 12.9%;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这些世界一流高校就成了VC/PE背后重要的LP。

当然,越优质的LP资源越难拿到。所以很多PE/VC愿意去给高校设立捐赠基金来建立联系,因为保不准捐出去的钱还会再投回来成为机构募资的主要来源。

实在募不到资的机构开始强打鸡血,管理合伙人频繁出席各类公开场合“刷脸”。即使对于头部的投资机构来说,LP上门塞钱的时代也过去了。

“有些投资人被逼到一定份上,除了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就连沈阳、宝鸡这些城市也要跑一跑,机构多增加一分曝光就多一线募资的希望。”

挣扎求生的机构开始抱团取暖。比如蓝湖资本和真成资本合并,将双方资源整合到一起,这样至少可以增强LP的信心。

另一种方法是机构开始募集美元基金,但是僧多肉少,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钱荒的阴霾在市场上迟迟没有消退,创业者和机构同样焦虑。

对于中后期项目来说:当一级市场的钱不好拿时,只能去二级市场找钱,于是扎堆IPO的情况出现了。

据资料显示,仅2018年上半年就有尚德教育、爱奇艺、bilibili、优信、猎聘等近十家互联网企业上市。而美团点评、宝宝树等公司也已经走在上市的路上,甚至这几年异军突起的拼多多也传出上市的消息。而且从这些企业的招股书可以看出,它们所具备的共同点都是亏损严重。

互联网泡沫堆起来时,企业估值虚高,这时一般的VC或者PE已经投不动了,所以即便流血上市也要去二级市场找钱,一级市场的钱荒情况可见一斑;而GP为了增强市场信心也会鼓励企业尽早上市。

多位投资人、FA向不凡商业记者透露,这次钱荒很可能持续到2019年底。所以在钱荒过去之前,公司对于上市,有条件的赶紧上,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能募多少算多少,总比没有强吧。”

如果企业扎堆上市,是否就能振奋市场信心,缓解募资难的问题了呢?

并不会。因为一级市场给出的估值,二级市场并不一定买账。

以小米为例,上市前人们纷纷猜测小米估值千亿美金的把握较大,雷军也是要冲击中国首富的人。可昨天小米以17元港币上市,估值543亿美元,这个数字和之前的预测相比估值几乎腰斩了一半。

再以去年底在争议不断中上市的趣店为例,从上市当天的暴涨到破发只用了7天,市值蒸发近40亿美元。上市42天之后,和巅峰时刻117亿美元市值相比,趣店的估值缩水到44.6亿美元。

二级市场不买账的结果是,GP的退出得不到一个好的回报,并不能真正缓解钱荒的问题,而是恶性循环。

“所以大家都很紧张,怕投出去的钱退不出来,也怕退出来之后赔了钱。”

转战币圈

和去年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层出不穷的风口相比,今年的创投圈几乎没有什么风口。

市场没钱,又缺少优质的投资标的,那么古典VC圈的人都去哪了?

发币,混币圈。

张繁所在的FA团队原本有近30人,光今年上半年就有六人离职转行到币圈,更多熟识的投资人也纷纷转行到专注区块链的投资基金。

翻一翻朋友圈,张繁发现当年业务往来最频繁的FA同行和投资人如今天天喊着发币。

所以圈子里热钱依然涌动,只是改变了方向。

“现在的创投圈大家都有一种垂头丧气的感觉,大环境不景气了还不如先去币圈,不仅工资翻倍还能顺便割一茬韭菜。”

张繁去跟朋友们聊,发现他们也都知道区块链泡沫大,现在入圈就是想要赶上窗口期,在泡沫破裂前一夜暴富:反正都是投机,大家都在赌自己不是最后一茬韭菜。

前几日,神州数字CEO、Goopal Group发起人及天使投资人孙茳涛宣布将深度投资孵化区块链早期项目。“在区块链这个风险高、价格波动大的市场里,人的心情是不会好的,赔了钱心情不好,赚了钱发现还有人比自己赚得更多,心情也不会好,但整个市场还是处在激情期的。”

利益的诱惑也让创业者甘愿冒险。张繁一个币圈创业的朋友在拿到过亿投资之后直接将钱悄悄转移到实业投资中来,因为对于币圈泡沫破裂早有预期。

“市场现在还是欣欣向荣的,只是遇冷的速度很快,募资难的问题还没到爆发的时候,估计今年底才是属于人民币基金的生死一刻。”一位资深业内人士透露。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