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在9月21日发布了一篇文章《“为啥我们这么努力了,消费者还是不买帐?”国产奶粉的九年翻身战》,引起了奶粉业内人士的大讨论。通篇看完以后,笔者有话想说。
这本来是一篇描白国产乳业的文章,却黑出了某些乳企的“梗”。不经意间看到那些奶粉企业负责人的言行和嘴脸,你就会发现,乳业这场在国内的翻身仗,其实长途漫漫而任重道远。
篱笆墙的影子长,消费者的伤疤不必恶意撒盐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仿佛是行业翻不过去的坎,首先不只是在消费者大众的心里还触目惊心,更多的是在媒体的大肆炒作、炒冷饭和稀泥,简直就是个没完没了。前几日今日头条的首页新闻又拿此事来个洋洋洒洒的深度报道,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大事。笔者试问:这又何必?
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流下的传统里,有一句话叫“虎独不食子”。
正如南方周末所说,“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触动了人类最柔软、最脆弱也是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这根神经长在消费者大脑里,它会随着周围的一切风吹草动而战战兢兢,在看似平稳被盖上藩篱的地面下,依然是那些滴着血和流着浓的伤口。这些伤疤,想着可耻,看着可恨,仿佛未曾被修整的乱坟岗。既然消费者如此脆弱,行业、企业、和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什么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肯放过消费者,试想三鹿不是耻辱柱上的那个冤魂啊,为何要让它拉伸自己的影子,变得像鬼一样阴魂不散的让消费者回忆呢?
在南方周末的文章中,有一则雅士利集团某部门副总经理的感慨,大意是,“为了此次申报,企业从基础营养到产品配方研究,再到母乳研究,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他很负责任地讲,国内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研发和生产水平)真的已经达到世界水平。”
看到这段话,相信很多消费者会觉得蛋疼,想直接爆粗口,这讲出来的是人话吗?这是一个企业该传递的正能量信息吗?配方申报是为了什么?为了对消费者负责,为了让中国宝宝吃上放心奶。
而雅士利的这个发言,是把消费者当什么了?难道企业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应付申报、应付执法机关,以及企业通过申报后下一步盈利点吗?
拜托现今还在发展的乳企,别用三鹿的错误来抬高自己企业的身价,也别再假惺惺滴下鳄鱼的眼泪,到处宣扬民企有多难。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良知,致人民的家庭幸福不顾,致婴幼儿的生命与健康不顾,那这个企业谈何社会价值?
奶粉行业不需要憋屈与怨妇情结
南方周末的文章中还指出,“在上半年国内的农垦会上,国内五六十年乳企集体抱怨,为啥我们做得这么努力了,消费者还是不买账?”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真是有气的有点肝疼,笔者不禁要问:你们真的努力了吗?是的,我们看到了某些企业的生产标准,配方的改进,产业链的打造,在各大媒体的大肆宣传和曝光。但是呢?也证如南方周末的质问:在未出事之前你们不也是说合格吗?工艺先进、设备一流?结果呢……
在历史长河里, “贞洁牌坊” 被推倒只是一瞬间,但是牌坊的树立却需要上千年。
消费者为什么不能原谅?想想吧,媒体说在近三十万受影响的婴幼儿中,到现在已经长成儿童了,他们性早熟,身体机能缺陷,甚至疾病困扰整个人生,他们失去了正常孩子所该拥有的一切快乐!乳企,你有什么资格要求消费者那么快原谅你?
与其一群人每次在会议中甘做怨妇,不如彻彻底底的检查企业自身问题,多反省自己,犯错了就低头做事,别抬头反驳消费者,直到消费者主动愿意原谅为止。
笔者试想:国产乳企想重新抢回市场,是不需要老伸着脖子四处张望,摇尾乞怜的,对吧?
中国乳业能不能像奶业协会会长说的:和所希望的那样结束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笔者觉得这个说法有待商榷。南方周末中综述了一些行业专家的观点,认为这是一个“需要用时间的成本去解决信任的问题”,当然,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能否让消费者看起来仿佛从未被伤害过一样,从这几年的乳企表现和成绩来看,似乎不太可能。
消费者不需要逆天数据和亮丽的糖纸包装
在国家政策和行业整顿的要求下,乳企学得乖乖的,上面让做什么就干啥,每每不定期晒出漂亮的数据单。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抽检合格率为96.8%,最高的时候达到98.7%,超过进口粉的合格率,公布的几十项检测项目中合格率一直稳定在100%。
这逆天的数据,仍然打不动消费者,原因?佛陀和祖师经常讲:“ 发心不正 ,知见不明,修法无益!”企业的发心不是人,是权势,是商机,是利益,那谈何让人动心呢?
鲁迅先生曾讲过“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抿恩仇”,虽然这句话被大众所认同,但有一首歌里也唱过:“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在光鲜亮丽的外衣下,种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这些饱受伤害的消费者需要在情感性修复中愈合伤口,但不需要乳企用华丽的数据来堆砌虚假的情感企图消磨消费者的伤痕。
笔者在此也想敬告国内的乳企:多点良知,少点噱头;多点实际行动,少点花里花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买账必然有其合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