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齐涨价

本文来自连线家,相继完成资本化的三通一达,仍旧面临体系架构臃肿、网络体系混乱等问题,导致快递收派间矛盾激增,涨价也就在所难免。

自10月1日起,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百世五家快递企业启动快递“调节机制”,调节全国到上海地区的快递费用,具体费用调整幅度,由当地服务网点根据总部指导建议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实施。而除中通外,其余几家均将各网点到达上海的快件派费上调0.5元/票。

这不是快递企业第一次在双十一前夕进行调价。

早在2015年双11之前,三通一达等主要加盟制快递公司,就都曾下发过内部通知,将派送标准上调至2元/件。2017年10月初,中通快递也曾对外发布调整价格的通知,且公司希望派费能维持上调状态,双十一后暂不考虑下调。尽管双十一期间,包裹量会激增,但每年的春节也是快递的高峰期,价格也并未因此出现浮动,为何快递企业会在双十一前夕频频涨价?此轮涨价是否会成为常态?

对于此次调价,贯铄企业CEO、快递专家赵小敏表示,在2018年前三季度,就已经有快递企业出现了降价的情况,市场份额被挤压得很厉害,由于近年来包裹轻量化、自动化升级等因素影响,通达系企业的单票成本下降,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快递企业的利润和营收。“再加上快递企业网络的平衡性与网点间的压力与日俱增,快递员与收派网点间的矛盾已达到临界点。”

上市后遗症

快递业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国内市场拓展完成的情况下,快递业的竞争演变为企业间的竞争,各大快递企业需要通过资本运作来解决资金链问题。而在2016年前后,资本市场对快递企业的估值有很高的溢价空间,使得三通一达纷纷拥抱资本,先后完成了上市进程。

但资本化运作也会放大民营快递企业的问题,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将大幅度提高。据2018年上半年报数据来看,中通快递、圆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的营业成本分别为52.53亿元、104.85亿元、53.71亿元、41.77亿元,同比2017年经营成本上涨分别为40.8%、46.33%、20.50%、40.85%。快递企业不得不面对经营成本上涨带来的巨大压力。

更何况相比顺丰等直营的快递模式,通达系的加盟制属于轻资产的众筹模式,在企业价值观、凝聚力以及新模式的接受度方面都很难达成共识。当企业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很容易成为利益共同体,可一旦业务量增速过慢,矛盾就会瞬间爆发,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加盟商经营状况堪忧,生存压力巨大,即便调整经营策略,退出转卖也都已经成为常态。

“上市之初,这些企业没有与资本市场进行充分的对接,导致过往的网络体系没有本质的改变,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竞争需要。”赵小敏解释道,大部分快递企业对于市场的情况过于乐观,随着国家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以及房地产去库存方面的影响,间接导致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比如以加盟制为主的快递企业,主要面向C端,一旦消费不足导致市场总体购买力下降,总量增速就会发生明显变化。“过往快递业务的增速超过50%,现在已降到30%~40%,部分企业甚至接近个位数。快递企业营收难以平衡,不得不以涨价的形式来应对。”一位接近通达系的人士表示,再加上电子面签的应用比例超过90%,纸质面单不足10%,部分以此发家的加盟商不得找寻新的途径弥补这部分损失。

而顺丰们只要完成了资本化,资金链就有了保证,再加上其历史欠账比较小,在经营模式等方面更加统一,上市后压力会更小。以至于顺丰不断扩大资本开支,仅2018年上半年的资本开支就达到55.87亿元,同比增长80.4%,使其在商誉、在建工程、其他非流动资产等方面增幅较大。

只不过涨价真的能解决快递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么?

答案是否定的。所谓派送费,即发件网点要支付给派件网点的费用,派件网点根据自己区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涨价,但上调的派送费究竟有多少能最终到达网点及派送员手中,以何种方式到达尚不透明。“任何的价格变动,都要至少出台3~5条细则列出,从总部到最后的用户体验都要有相应的说明,不然大家都体会不到,涨价也就毫无意义了。”上述负责人表示,如何平衡网点间的收派件单量,让一部分弱势网点从过往的输血变成造血状态,保持网点间的稳定性,让快递员能从中分享到涨价带来的好处变得颇为重要。

来源:

最后一公里争夺战

“快递涨价会成为未来几年的趋势,而最终还是会由消费者买单。”赵小敏称,尽管现在不太明显,但不久前,从快递柜开始收费也可窥探一二。假如用户每天收20件快递,那他要额外支付近20元的存放费,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伤害用户体验。

作为加盟式快递企业,除了涨价之外,还需要强化集群的协同和升级。快递行业最大的特点是规模效应,如何利用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建立成本、服务壁垒形成正向循环,使行业由规模化向集中化阶段演进。

2018年7月,菜鸟以2.9亿美元收购点我达,将点我达纳入阿里体系,与饿了么在同城和社区方面达成互补状态。而在最后末端的解决方案中,如盒马、永辉、闪送等模式,用户体验程度相对苛刻,就要求网络反应速度足够快,平台方能在智能化方面形成联动,进而提升服务品质。

只不过依靠电商迅速崛起的三通一达,当电商红利期消退后,抓住最后一公里成为其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圆通、韵达、中通都纷纷入局即时配送领域。但是否能抓住用户,在用户体验方面精耕细作,既保证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出台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达系还需要新的探索空间。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