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华丽转身?浅叙外包产品经理的理智做法

想华丽转身?不妨先看看产品经理是怎么做的。经验之谈,有此足慰平生!

文|司马特小分队,来源:公关之家

这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历经5年的时间,朋友的外包项目终于黄了。

甲方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现在要纠正错误。

对于乙方公司来说,这很正常,可惜的是后续这块业务收入没了,但之前也是挣到钱了的,并没有很大的损失。

但对于朋友来说,在这种项目里面浪费了这么长时间。夹在甲方和开发中间,心力交瘁,能力却没有提升,想跳槽也不好找工作。

80%的外包产品经理都有的迷茫三问:

1、我还要继续在这里待下去吗?

2、我跳槽去常规的互联网公司人家要吗?

3、外包产品经理如何缩短差距,华丽转身?

想要上岸,先来找找两者的不同。

一、工作内容对比

我们对比下产品经理在这两者中的工作任务和流程:

在外包项目中,产品经理的工作重点:接收甲方需求,根据甲方要求完成产品设计,和甲方确认功能,再交由技术进行开发。如果遇到技术实现不了的问题,再和甲方沟通修改方案。主动权都掌握在甲方手中,由他说了算。所以产品经理会觉得很憋屈:我就是一个工具。

从外包公司层面来说,定位可能就不一样,有的岗位都不叫产品经理,而叫业务需求分析师。那首要任务就是做好甲方和开发的连接,有点文秘的感觉。

在常规的互联网公司,产品设计的主动权掌握在产品经理手中。先去调研用户,收集到最真实的需求,再进行筛选、分析,决定需求的优先级。然后才进行产品设计,设计完后进行产品经理内部的评审,以及团队所有人参与的大评审,之后才能进行开发。

看似外包项目中,产品经理很轻松,不用动脑子,甲方怎么说就怎么做好了。但产品经理的价值和刺激点,恰恰是外包项目中缺失的调研和互怼环节。一个有志向的产品经理,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和雄心的,不甘心只当一个工具。

由于年少不懂事,一不小心入了外包的坑,几年下来,发现能力上差距就拉开了。

二、能力要求对比

这是腾讯资深产品的能力要求模型,涉及了20个方面。

我们挑一些比较重要的点来做对比,因为有些点:比如说营销与推广策略,常规互联网公司的基础产品经理也是用不到的。(能力的要求按照0-5来打分,5为最高分)

从两者能力要求的对比来看,常规产品经理对行业的认知、用户调研、产品规划、运营数据的能力要求是远高于外包产品经理的。

学习、用户需求理解、产品设计和技术理解的能力上,要求也更加高一点。

当然值得肯定的是,外包产品经理的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等基础素质是毫不逊色的。

在外包项目中待的时间越久,这种能力的差距可能就越大。

三、能力提升建议

既然知道了能力的差距,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做重点的提升和改善。

1、提升行业认知

对行业的认知,不仅包括宏观环境下,行业的发展路程、现况问题、未来预期,也包括这个行业从事者的行为特征,以及相关行业之间的联动关系。

如果说行业处于飞速成长期,功能就要快速迭代,还要培养操作者的使用习惯;如果行业处于成熟期,功能就要做细做精,尽量符合操作者的已有习惯。

比如说电商行业,从2003年至今,已经处于高峰时期了,这套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了,不同电商平台之间的功能也做的大同小异。于是有的开始了新概念,比如新零售;有的开始了侧重冷门品类,有的开始集合物流、供应商等上下游产业。

如果产品经理能对行业有个比较好的认知,在做产品时可以减少偏离的风险。这方面的认知主要来源于两部分:网上资料和亲身经验。所以外包产品经理,可以多去查查外包项目的行业情况,多向甲方请教下相关知识。

2、增强用户调研

如果甲方就是直接用户,这就好办多了。在接收甲方需求的时候,多问一个为什么。让甲方和你描述下他的现实场景,遇到的问题,给他出出主意,增强他的信任感。

如果甲方不是直接用户,你又没机会去直接接触用户,那么多对甲方提出的需求提点质疑。甲方的需求是怎么来的?是基于用户来的,还是自己想的。

比如说甲方要做一个美团,是不是手机里下了一堆类似的APP:大众点评,口碑,饿了么…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众app。每个打开,一个个点,看见好的,不管是功能,还是UI样式,就拿过来给你看,我要这个,给我做个一样的。

当然质疑甲方不是为了说服他听你的,只是增加了解用户的机会。当你提出的质疑很有道理时,甲方也会去反思这个需求是不是合理。

3、增强需求分析

当我们通过上面一步,能收集到一些比较有用的用户需求时,就要增强对它的分析。这些需求的优先级是什么?为什么这么来定?

然后看下甲方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站在他的角度上,他要这样做。找出这2者差异点的关键原因,你会发现后面你在考虑问题时,会考虑得更加的全面。

比如说,你觉得诊疗系统中,需求优先级最高的应该是医生,但甲方先去重点做财务报表,因为他的用户用不用,取决于财务批不批,他要先让决策者满意。

在B端产品中,往往需要考量多方的利益。

4、练习产品规划

这个和增强需求分析的方法类似:自己根据现有对行业的认知、产品的认知,来规划下产品的未来。然后和甲方的规划做个对比,看差别在哪里。

也可以和甲方探讨下,毕竟站的角度不同,能开拓下视野。

5、跟踪运营数据

很少会有外包产品经理去关心运营数据,即使可以在后台看到一些数据。但运营数据是对产品好坏的一个比较直观的检测。

我有一个朋友做外包,做完后过段时间就会打电话去问问甲方,目前用的怎么样,然后给他们一些建议。当然,他的目的很简单,对方用起来了,才可能找他们做二期。产品经理关心的目的也很明确,要分析这些数据,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所以不妨和甲方多沟通。

另一方面,如果外包项目在多家复制,对产品经理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了解下用的好的公司,然后把一些经验分享给刚开始用的。因为在做自己的产品时,这也是需要的,有时候产品要给运营一些建议,还要给客户一些建议。

6、提高学习总结能力

外包产品经理的产品设计能力、对技术的理解能力其实并不弱,如果说和常规产品经理还有些差距的话,主要会源于学习和总结能力的偏弱一点。

因为外包产品经理主要是被动的接收信息,甲方来一个需求,就处理好一个。很少会做一个全面的复盘和总结:遇到的产品设计、产品规划、技术难点,以及最后的解决方案…也很少会对一个功能做长期的跟踪。这就导致知识结构比较零散,可能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时,还是不能处理好。

关于如何复盘,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B端产品经理快速提升法——复盘》。

四、跳槽方向建议

决定要跳出这个坑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去往何方了。给你提供4点思路。

1、去甲方

有的甲方有自己的技术团队,和乙方的对接也主要由他们来负责。比如说银行,会把部分的项目外包出去。如果你觉得甲方的发展空间还不错,可以关注下他们的招聘公告。

另外,如果想往甲方发展,平时要多注意和他们沟通,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他们在有空位时,会先想到你,给你offer,毕竟你相较于外面面试的人,对他们的业务更为熟悉,他们的成本会更低。我有一些朋友就本来是乙方,后来被甲方挖走了。

2、选同行业过渡

如果你觉得甲方技术含量太低,想去有挑战性一点的公司,可以考虑选择同行业过渡。比如说你本来是给银行做手机银行的,熟悉他们的基金、理财、支付、对账等业务,那么可以选择金融领域,这样成功率更高。

3、从产品助理做起

如果你觉得这个行业没有发展前途,想跨行业,但是对那个行业所知甚少,不妨放下身段,从产品助理开始做起,做好重新开始的准备。

但因为你之前是有基础的,所以即使从助理做起,也能快速提升能力,一段时间就能做回常规的产品经理。

总结

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做外包产品经理,觉得处处受限制,想要独立自主,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因为当你做常规产品经理的时候,会发现依旧有那么多甲方逼着你。

所以不要把自己能力的不足归罪于甲方,不管是做哪一种产品经理,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有利资源,把目标聚焦于自身的提升才是根本。当你发现自身不足的方面时,总能想到很多的解决办法,毕竟方法总比困难多。

最后,想对所有产品经理说,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淡定,又要有冲破重围的激情。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