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恒天然发布2020年中期财报(截至1月31日的六个月),报告期内,实现全球销售额104亿新西兰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总额(EBIT)为5.84亿新西兰元。
单从数字来看,这显然是一份亮眼的半年报。 但实际上,恒天然近况并不乐观,不仅连续两年亏损,而且还负债累累,深陷裁员和变卖家产的囹圄之中,中国市场更因投资失败、疫情等原因面临收缩风险。
为还债变卖资产和裁员
翻阅财报可知,2018-2019年恒天然分别亏损1.96亿新西兰元、6.05亿新西兰元。 而究其主要原因有三点,2018年因肉毒杆菌乌龙事件恒天然赔偿给达能2.32亿新西兰元,后续又对贝因美的投资减记了4.43亿新西兰元,使其资产负债率上升了3.2%,此后又对业务进行了复核调整。
据悉,2018年9月,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迈尔斯·赫雷尔(Miles Hurrell)就制定了三项计划,包括评估业务、夯实基础、确保更准确的预测。
2019年内恒天然先后对巴西、委内瑞拉、澳大利亚等以及中国的牧场和对贝因美的投资等多项业务进行了调整,总额高达8.26亿新西兰元。同时以3.8亿新西兰元的价格出售了冰淇淋品牌Tip Top,并以6.33亿新西兰元的价格出售了和菲仕兰共同持有的DFE Pharma股份。
2020上半财年,恒天然以6.24亿新西兰元出售了全球吸入级乳糖的主要供应商DFE Pharma和德国运动健身食品品牌foodspring。并多次对贝因美减持股票,同时下调了中国牧场和巴西DPA的估值总计1.34亿新西兰元,对中国合资牧场也进行了6500万新西兰元的减值。据恒天然官方透露“这两项资产(中国两个牧场和巴西DPA)的出售流程进展顺利”。
不可否认的是,多项资产战略复核和出售,让恒天然快速的回了一波血。 但在多元化的趋势下,不知道未来其形势会如何。
除了频繁的资本运作外,为应对不佳的财务状况,恒天然还进行了大幅度团队调整。据悉,2019年财报发出后,恒天然突然宣布对Paraparaumu的奶酪厂65名雇员进行裁减。
而此前,包括全球首席运营官Robert Spurway在内的多名高管辞职,还预计将削减奥克兰总部雇员数量。 据相关媒体报道,2019年共有708名收入超过10万纽币的雇员离开恒天然。
多次投资失败
中国市场是恒天然重要的战略市场,因此恒天然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扩大自己在中国乳粉市场的声量,但 从投资公司到投资建牧场,恒天然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2005年,恒天然与三鹿集团签署合资协议,进行战略全方位(原料、技术、渠道)合作。2008年随着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三鹿品牌悲呛的消失,相关高层还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恒天然呢?虽也因此受损,但随着进口奶粉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恒天然摇身一变,成为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也获得了巨额收益,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2015年,恒天然又以每股18元,总代价接近35亿元入股贝因美18.82%。但是近几年来,在经过创始人隐居幕后、频繁换帅、销售疲软等多重危机之后,贝因美的业绩并不乐观,甚至出现了退市风险警示。而在此时,身为“队友”的恒天然还在财报上对贝因美落井下石,多次对其投资进行价值减记处理,真可谓是“刀刀戳心”。
对此,贝因美创始人、董事长谢宏在贝因美“摘帽”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引进恒天然是最后悔的决定,中外企业理念差异巨大,恒天然的决策效率低下,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消费品市场反而拖累了贝因美”。
此外,恒天然在中国设有两个奶牛养殖基地,分别位于河北省玉田县和山西省应县。但是近年来,牧场业务也处于持续亏损中,据相关媒体报道,从2017年的100万新西兰元收入到2018年的亏损900万新西兰元,销量和营业收入分别下跌了15%和3%。
销售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运营成本还相较于国外要高很多。据业内人士表示,成本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饲养方式不同,国外多为放牧型,而国内则多为圈养型,光买饲料就需要耗费一大笔资金;2.也正因饲养方式不同,人工成本较高;3.恒天然只是上游牧场,没有下游工厂,原奶无法消化,定价也没有话语权。这也就导致了,恒天然牧场的入不敷出。
而中国牧场的出售和退出贝因美的举措,也意味着恒天然未来在中国市场将更侧重贸易模式。
各个细分板块销售承压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恒天然2020年财报显示,上半年能够有此收益,得益于原料业务的稳定收益、餐饮业务毛利提升以及运营费用减少。
迈尔斯·赫雷尔(Miles Hurrell)更是特别强调,餐饮服务上半财年业绩的突出表现,尤其要归功于大中华区和亚洲的烘焙、咖啡和茶饮渠道的业务增长。据悉,报告期内,餐饮服务业务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为1.47亿新西兰元。
财报显示,截止本报告期安佳餐饮服务业务已进入餐饮代工厂、中式烘焙、中餐及火锅等多个领域。但是众所周知,新冠肺炎“黑天鹅”的突然来袭,让国内餐饮行业一度停摆,损失惨重。
据艾媒报告显示,1月至2月全国餐饮业收入为4194亿元,同比下降43.1%。95.0%的受访餐饮商家表明疫情期间门店营收下滑明显,营业额遭受拦腰式下滑的受访餐饮商家占比过半。由此不难预见,随着商家业务的减少,恒天然的餐饮业务也将面临下滑危机。
除餐饮业务外,牛奶和原料业务出口量纷纷走低。 受疫情影响,全球多个国家已经采取闭关锁国的手段,还有部分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宣布关闭边境口岸、停飞部分进境航班等方式。
国际物流受到限制,物流运输成本攀升,这对于乳品原料以及消费乳品的进出口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恒天然报告称,由于需求下降,2月份的牛奶出口下降了6.1%。而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2月,我国进口大包粉28.61万吨,同比减少10.1%。
值得一提的还是,4月9日,有媒体曝出, 恒天然在新西兰南地大区(Southland) Edendale的加工厂,有两名员工确诊新冠肺炎,目前仓库工作场所已暂时关闭进行深度清洁。
另外恒天然董事长John Monaghan表示:“考虑到新冠疫情给下半年业绩带来的不确定影响,所以决定不发放中期分红。本财年末,董事会将重新评估合作社的财务状况,并决定是否发放分红”。然而, 据了解,恒天然已经连续两年未派分红利了。
公开资料显示:派息分红是指上市公司向其股东派发红利和股息的过程式,也是股东实现自己权益的过程。一般来说, 上市公司运营正常并产生利润,会向投资者分配股息和红利。 这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也是评判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这次疫情是全球性的,奶行业及奶粉业受到影响是必然的。虽然奶粉生产估计不会有多大的问题,但关键在于出口运输渠道因封关而受阻,例如空运。尽管也有企业开通多方位物流运输渠道,但由于疫情期较长,估计整个进口奶粉在这段时期内整体上的市面供货量应有所下降。相对而言,此次疫情倒是给国产品牌提供了复盘的机会,国产品牌的生产线、储备仓都在国内,所以无论是补货能力、物流配送能力都更占优势。
在各个细分领域销售承压,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恒天然是否能够抗的过此次疫情给企业带来的震荡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