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耳东陈
编辑|吴怼怼
你的毕业歌是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可能有的朋友已经开始思索了:
初中毕业,听周杰伦唱「故事的小黄花」;高中毕业,全班合唱《平凡之路》和《知足》;大学毕业时,《你曾少年》和《昨天的你的现在的未来》被广泛传唱,舍不得离开校园的人半夜坐在宿舍楼下唱着《纸短情长》……
当然,这只是Z世代成长过程中的部分曲目,往前推,90后可能想到《一生有你》,85后可能想到《同桌的你》和《祝你一路顺风》。
每个年代的都有他们专属的毕业主旋律。
如今,新的可能来了——
5月24日,QQ音乐发出了一个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我们的毕业歌原创歌曲征集大赛》,想要挖掘有才华、敢表现的高校学生,邀请他们带着作品,一起唱响毕业季。
这一次,关于毕业歌的意义,有了新层次。
01
「要和毛不易同台了!」
「竟然要去从小到大一直使用的QQ音乐搭建的舞台上表演了。」
肖楠婷觉得很梦幻,很紧张,很兴奋,还很感慨。
她今年19岁,是浙江音乐学院流行戏专业的大一学生,在QQ音乐发起《我们的毕业歌原创歌曲征集大赛》前,她是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学生,原创作品《花开了》参赛后,生活中期待变多了。
这些期待,是音乐带来的。
事实上,从小到大,成长的很多个节点,都是音乐指引她走过的。
肖楠婷小时候很内向,不会表达情绪,也不太会跟人交流。音乐改变了这个困境。初中时期,她喜欢听田馥甄,听到兴起,就在全民K歌唱出来,听到她唱歌的同学,发现了她闪光的一面。
后来,她决定学音乐,一开始父母不了解也不反对,但看到肖楠婷学了音乐后变得很努力,倍感欣慰,就随着她去了。
肖楠婷的高中是在星海音乐附中度过的,高三那年的冬天,老师发现她能敏锐地捕捉情绪,乐感也好,又有记日记的习惯,表达能力也不错,于是鼓励她写歌。
校园,高考,毕业,18岁,少男少女,所有元素加起来,是后来参赛的《花开了》的雏形。写写改改,到高中毕业时,这首歌完成了。
当时,肖楠婷以为《花开了》作为自己的高中毕业礼物意义已经足够。
没想到一年以后,在原创道路上又积攒了好几首作品的她,在应景的毕业季,依旧拿这首处女作参赛。
然后它,变成了她逐梦音乐圈的初舞台。
大一的孩子其实对职业规划、音乐行业的从业现状了解非常有限。肖楠婷懵懂之中,只觉得以后如果能从事跟音乐有关的工作,会很幸福。
但路在何方,其实不太明晰。
直到这次被选中,她发现,站在一个从前仰望的舞台,似乎也不是那么难的事情。这让她对未来做原创音乐,又多了几分确定性。
「我们的毕业歌会」面向高校学生,选出了10首原创演出歌曲,和肖楠婷一样,这些歌曲的作者,也会被平台激励,会在给自己送上毕业礼物的同时,因为受到权威平台的肯定,多份自信。
对音乐专业学生而言,被邀请参加毕业歌会,是强劲的激励,也有指路意义。就算作品没选中,看到这个平台伸出的橄榄枝,也是坚持音乐梦想路上的一盏明灯。
对非专业但有原创作品的音乐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给他们既定的人生,加了一种选择的可能。
而对普通观众,看QQ音乐毕业歌会的感受,别开生面。
以往,平台搭台办晚会,明星毫无疑问是主角。这次虽然也请了毛不易、好妹妹乐队等大咖,但歌会的主角,却是学生,是毕业生。
QQ音乐是在为年轻人搭舞台,与全国各地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创新毕业晚会新形式。
这是更平等更有参与感的歌会,身边的人登上了舞台,属于这个夏天的毕业歌,就更多了一份专属的记忆。
02
神经末梢乐队的成员们最近很兴奋,他们翻唱偶像的《仙儿》也可以登上毕业歌会的舞台。
几个大小伙子激动得睡不着。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组乐队的时候,哪能想到有今天这光景呢,毕竟6个人,没一个音乐专业的。」
他们在吉他社相识,组乐队,纯粹因为上大学,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后发现乐队的元素齐了,顺理成章就成了一个乐队。
神经末梢刚成立的时候,他们每周会在学校里表演几次,慢慢观众多了,就从校内跑到了校外。舞台,还是越大越好。
跟外面接触多了以后,他们开始思索乐队未来的路子。神经末梢的差异化是很明显的,粗旷的地域特征和民乐元素,让他们跟其他乐队一起表演,总能留下更深印象。
此前,毕业歌会线下路演西安站,神经末梢也去了,演出结束后,主办方找他们提供演出视频,说是有机会去成都参加6月26日的毕业歌会。
「稀里糊涂地就给了样片」乐队主唱杨辽说,「选二手玫瑰的《仙儿》,一是不想跟那些太常见的毕业歌撞了,二是想告诉毕业的人,要像歌里唱的那样,我落人中人自在,要永远做自己」。
加入民乐形式的摇滚,在毕业季的旋律里确实算小众,但神经末梢的喜好,在QQ音乐的大场域里,早已不是少数派。
乐队、说唱、国风,这些从前的垂类小众形态,如今正在形成破圈的态势,变成主流。
《华语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显示, 2020年单曲播放量排名最高的1万首华语新歌中,六大垂类曲风(说唱、国风、摇滚、民谣、R&B、电音)歌曲数量共计1186首,较2019年的793首同比增长49.6%。其中,国风类歌曲551首,说唱类歌曲404首,远高于其他,继续领跑。
垂类曲风的音乐能跳出小众,与它们自身融合流行音乐的举措密不可分,但创作之外,近几年各平台对众音乐形式综艺化的呈现,也是影响当代年轻人音乐审美的一大原因。
《中国有嘻哈》《中国新说唱》《乐队的夏天》等节目联合爱奇艺、摩登天空、及流量艺人,让小众音乐破了圈。
QQ音乐也在说唱领域持续发力,引进大量说唱厂牌、上线说唱专区,作为独家音乐互动平台参与B站首档说唱综艺《说唱新世代》……内容覆盖海内外,生态完整了, 就成了垂类乐迷「聚集地」。
当老牌乐队再上音乐热搜榜,冷门rapper在音乐社区被广泛讨论,有关小众的需求,变大众了,这就要求音乐流媒体平台既要注重作品供给,更要发力扶持垂类音乐人创作。
众所周知,小众音乐人想长期有活跃,很难,因为靠一两首出圈歌维持热度并不够,得有完整团队做好规划,才能避免短暂出名又沉寂的命运。
2020年疫情期间,线下演出机会变少,没有舞台也没有健全成长体系的rapper该如何发展,成了难题。
QQ音乐适时发起「说唱者联盟」扶持计划,意用平台已有的说唱内容生态,以及已经具备的良好资源,为Rapper提供更大舞台。
经过一年实践,今年,一场集齐说唱圈顶级赛事(地下8英里、 黄金唱段、NEW CALL、Turn UP)的「哈圈峰会」,让rapper和乐迷持续燥起来。
如今,平台已有的说唱内容生态,能够反哺QQ音乐做各类赛事的热度,反过来,对新人和小众品类的激励扶持,能构建更丰富的曲库,拥抱年轻用户,满足需求。
这是一条双赢共生之路。
03
唱作人王浩伦接到入选通知时,正在准备毕业材料。
虽然今年才大学毕业,但他在音乐圈内,已经游走7年了。
2013年,经川音附中学姐推荐,王浩伦参加了《中国好歌曲》第二期录制,之后的这几年,他参加了大大小小近10档综艺,出了几首单曲,为网大写过主题曲,给《创造营2019》选手吴季峰写过主打歌。
与上面两位相比,王浩伦得知入选时,要淡定得多。
经历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这不是他第一次跟QQ音乐合作了。
早在2019年的YOUNG MUSIC校园歌手大赛时,他们就有了第一次接触。
YOUNG MUSIC想为中国音乐市场输送年轻血液。抛开比赛期间从声乐、形象、表现力等多方面辅导选手的的明星导师不谈,比赛之后的音乐梦想基金、官方签约认证、个人单曲录制等,足以看到QQ音乐的用心。
当时王浩伦是以乐队成员的形式参赛的,比赛未能按照预期拿下好成绩,后来,他开始一个人的音乐创作。
访谈期间,王浩伦跟我说,一路走来遇到的人都很好,但要在这行真的混出名,依旧很难。
现实问题是很多的。成名有许多偶然性,歌红人不红,或者满腹经纶无人问津,太常见了。
专心创作的音乐人,很难分出精力观察市场,对于宣发上的事情,就更头疼。单是选哪个平台当主阵地,都有够纠结。
当音乐作为艺术形态被创作和欣赏时,它是无限制的,共通的。但当给音乐加上商品属性,它就变得不再自由。艺术和商品之间,如何把握度,就要专业的团队来操控。
QQ音乐常年深耕年轻创作人领域,对这状况早有洞察。因为看到困境,所以也伸出了橄榄枝。
S制造是佐证。这是专门面向年轻音乐人的扶持计划,2019年出台第一期后,永彬Ryan.B、谢宇伦、Uu、都智文等新锐音乐人借势火了起来。
上线一周年,开展两季, S制造累计发布119首作品,共计斩获22亿播放量。
在《中国音乐人现状生存报告2020》中,2016年起,中国的音乐人的构成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截止2020年,音乐人中学生占比达到66%。已工作的全职音乐人和兼职音乐人占比则分别为11%和23%。
从事原创音乐创作时间小于3年的音乐人超过7成,而34%的音乐人从业时长小于1年。
Z时代的涌入,说明音乐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上升,中长期来看,源源不断的创作力量,必然会成为原创音乐繁荣的坚实支撑。
与此同时,年轻学生的大量涌入,不仅对音乐人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各平台如何接纳年轻音乐人,出了新考卷。
S制造,是一张正在完成中的答卷。
04
回顾QQ音乐在扶持新人上的举措,从「S」制造到「YOUNG MUSIC」,再到「说唱者联盟」以及这次毕业歌会,会发现在利好年轻人这件事上,它孜孜不倦。
年轻人,也确实因此更有热情。
对肖楠婷来说,这场毕业歌会,是原创歌曲首次面向大众舞台,是带着处女作亮相,也是未来音乐之路的良好开端。
对神经末梢乐队而言,一场意外的入选,让他们的乐队梦可以多做一会儿,不怕不切实际,万一实现了呢。
对王浩伦而言,在成都上大学、在成都参加毕业歌会,算是送给自己最好的毕业礼物。而QQ音乐的扶持计划,能让他职业音乐人的路,变得更具象。
这不止是他一个人的梦想,回望童年时站在酒吧里唱歌的爸爸,家庭聚会时全家共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浆》,他觉得,自己正走的路上,承载的是两代人的梦想。
不止毕业歌会,未来有关音乐的这串美梦,由QQ音乐,和更多个Z时代的唱作人,一起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