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养生”这一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中的小细节,并改善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畅销书籍、杂志、电视节目等关于“健康”与“养生”的话题也受到了全民追捧。但如果我们将时光机拨回至1995年5月2日,这一天《北京晚报》新开了一个栏目“登上健康快车”,而作为这列健康快车的列车长洪昭光先生,开始为很多人带去了健康养生小绝招,在那个年代,让很多人的日常健康保健意识得到了普及与加强。
洪昭光教授1939年生于福建,著名心血管病专家,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任职北京朝阳医院内科,一干就是20年。1981年赴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任访问学者,1983年后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任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洪昭光教授日前因病去世,享年83岁。
洪昭光教授是原国家卫健委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曾获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中俄一带一路合作“健康大使”称号,为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原副会长、全国心血管病科研领导小组原副组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里有上了些年纪的人一说“北京降压0号”,那都非常熟络,它是有时代烙印的。“北京降压0号”及“溃疡合剂”都是洪昭光教授与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合作研制的。
01
致力于健康养生科普工作,恪守医生职业初心与追求
在上世纪90年代,洪昭光在从事医疗科普宣传工作时,很多人都不解:“为什么一个医生,不去看病反而搞起了健康教育呢?”洪昭光表示自己从副院长位置退下来以后,就去了干部病房当主任,一天查房中顺便说道患者心肌梗死的病是完全“多余的病”,如果患者早一点戒烟戒酒、控制体重,那么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患病可能。
这时,隔壁很多病友闻声而来,纷纷惊讶原来心脏病是可以预防的,这让洪昭光开始看到健康知识对老百姓来说非常重要。随着健康出现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知识的重要性。为此,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把健康知识传播给大众?应该怎样讲述科学道理,并身体力行地付诸实践?最初讲授健康知识时,洪昭光教授的讲解常被听众记录下来,形成手抄本、复印本,被广泛传播。
就是从这些手抄本开始,洪昭光走上了健康教育之路,到处留下了他医学科普的足迹,他创编的朗朗上口的健康格言,深受百姓喜欢,因此也成为了很多老年人科学养生的启蒙老师。
洪昭光教授顺口溜(节选),念着学、对照做,健康长寿永快乐:
从小养成好习惯,四十指标都正常,六十以前没有病,八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一百岁,快快乐乐一辈子;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何乐而不为!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借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微笑不用成本,但能创造财富;微笑不用投入,但能提高产出;微笑不用费力,但能使人美丽;微笑不用花钱,但能让人心甜;微笑是软实力,胜过高科技。
适量运动三个有:有恒、有序、有度。快乐运动三个不:不攀比,不争强,不过度。健康运动三五七:三十分钟三公里;一周运动五次;心率加年龄约等于170。
一二三四五:“一”是每天喝一袋牛奶;“二”是每天摄入250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六两至八两主食;“三”是每日进食三份高蛋白:一两瘦肉(二两鱼虾),一个大鸡蛋(或二两鸡和鸭),二两豆腐(或半斤黄豆);“四”是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是500克蔬菜和水果。
在洪昭光心中,他与病人的关系总是亦师亦友,在当副院长期间,他时刻提醒医生一定要真正发自内心尊重、关爱病人。他总说,医生和病人的六种关系模式:最好的医生把病人当亲人;第二等医生把病人当友人;第三等医生把病人当熟人;第四等医生把病人当病人,要同情他、理解他;如果还是做不到,那当第五等医生,把病人当作路人,不可以怠慢、轻视、挖苦病人;但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以成为第六等医生,就是不把病人当人看!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是啊,洪教授就是这样用与病人之间建立起亲人、友人、熟人的关系,可以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第一等医生将病人当作亲人,表示他们对病人的关怀不亚于对亲人的关心,他们会尽力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和照顾。第二等医生将病人当作友人,表示他们会真诚地与病人交流和沟通,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病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第三等医生将病人当成熟人,表示他们会熟悉病人的情况,并持续关注病人的健康状况。第四等医生将病人当作病人,但仍要同情和理解病人,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和照顾。至于第五等医生,虽然将病人当作路人,但也不可以对病人怠慢、轻视或挖苦。最重要的是,医生绝对不能成为第六等医生,即不将病人当作人看待,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行为。医生应该尊重病人的人性和尊严,并以专业、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位病人。这样的医生能够在治疗中传递温暖和希望,也能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
因此,洪昭光从医多年,一直秉承两点原则,第一就是要把病人当成珍重的老师,第二就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真正对病人关心关爱,这是他行医多年恪守的初心与追求,多年来,洪昭光教授真正地做到了,也将这样的使命与信念一代代传授给了他的学生。
02
幽默谦逊,坚称自己只是“北京降压0号”的助产士
行医多年,洪昭光教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践行着入行时对自己立下的原则与期许——成为“一个好医生”。70年代,洪昭光来到北京东郊一家工厂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在工厂中,他见到许多工人被高血压困扰,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人自己的生活质量,还加重了家庭负担。那时候,高血压患者每天需要多次服药,用量多,这对工作繁忙的工人来说极其不便,工人自身的压力也很大。
在工厂的一间土药房内,医生洪昭光开始了他为工人解决健康难题的使命。以他视工人如家人的医疗态度,洪昭光决心研制药物,帮助他们尽快摆脱疾病的折磨。通过优选法,并广泛阅读典籍、进行实验尝试,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洪昭光与华罗庚教授、吴英恺教授等合作共同研制出了之后人人都家喻户晓的“北京降压0号”的药物。
“北京降压0号”的研制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研究团队在洪昭光的领导下,经过精细的研究和实践,成功地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开发出了这种独特的降压药物。据悉,该药物不仅在调节血压方面表现出色,还减轻了一些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北京降压0号”的研制成功,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和有效的治疗选择。这一成果不仅改善了这些工人的健康状况,也减轻了他们的病痛折磨,让他们能够以一个饱满能量迎接新的生活。
一天只吃一粒,几天就能起效——这让很多高血压患者看到了希望,除此之外,“北京降压0号”的购买费用仅为常规降压药的40%还不到。经相关部门的批准与相应文件的出台,“北京降压0号”一度成为当时全国高血压的首选降压药。
洪昭光的努力和他的团队所取得的成果,再一次充分展示了医疗界的责任与担当。这次成功的研制不仅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也在医学领域探索出一条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新道路。
洪昭光教授作为主要研发参与者,十分谦虚低调,但其实他总是默默的在背后做着很多贡献与尝试,据知情人士回忆,洪昭光教授曾说:我只是“北京降压0号”的助产士,华罗庚教授才是“北京降压0号”之父。
03
从医生到中老年人的偶像,深受百姓爱戴
作为中国医疗科普第一人的洪昭光教授,以养生理念深得大众喜爱,据以前的采访视频中可以看到,大众对洪教授创编的“红白黄绿黑”食疗法记忆深刻,很多中老年人也一直按照洪教授的叮嘱改善着日常的饮食习惯,像是每天都要吃一个西红柿;吃黄色蔬菜,如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番瓜等;喝绿茶并吃深绿色蔬菜;吃燕麦粉、燕麦片;吃黑木耳。
除此之外,洪昭光教授还是许多老年人科学养生的启蒙老师,通过讲座和讲义,他为许多老人树立了科学的养生理念,为他们的健康护航。许多洪教授生前的忠实读者在接受采访时都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悼念。
洪昭光教授深知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他通过讲座和讲义向老人们普及科学养生知识,教授他们一些简单易行的健康方法。据了解,许多老人的养生理念都是从他的几页复印纸开始的。这些讲义内容精练、易懂,帮助老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洪昭光教授对老年人科学养生的贡献不仅得到了老人们的认可,也在医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讲座和讲义深受欢迎,不仅因为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更因为他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和幽默的方式传递知识,让老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洪教授去世后,许多他的忠实读者纷纷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悼念。他们回忆起曾经参加他的讲座,学到了宝贵的养生知识。一位读者表示:“洪教授的讲义是我养生的宝典,他的言传身教让我意识到健康是一生的事业,我将继续坚持他的教诲。”
洪昭光教授的逝去是老年人科学养生事业的巨大损失。他用智慧和关爱点燃了许多老人对健康的希望,他的影响将长久地延续下去。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继续传承洪教授的理念,为老年人的健康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洪昭光曾在某视频采访中谈道:“最好的医生把病人当亲人。”
常言道:“医学就是人学,医学是仁心、仁术。”对于医生这一职业,洪昭光教授曾写下这样的文字:“医生,绝不单是一个科学技术的载体,同时拥有哲学的智慧、人文的情怀、人性的温暖、科学技术和艺术性的话,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有人说,洪昭光是 “中国第一位医疗大V”,与后来那些所谓的“养生大师”不同,洪昭光教授的火,是千百万听众、千百万读者自发地捧出来的,如今斯人已去,而洪昭光教授的仁心仁术,依然风范长存!
本文为医家头条编辑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医家头条,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