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老中医李可:只要心中有信念、有热情,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作为24播的战地记者,笔者深知每一个医学故事背后的艰辛与付出。在走访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过程中,常听到了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那就是李可老中医。他的离世已经超过十年,但他的影响力并未因此消逝。

“李可老中医,真是一位奇才!”这是许多中医人的共同心声。尽管他没有教授的头衔,也没有那些璀璨的光环,但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却深深影响了无数的中医人。他的名字在中医界如雷贯耳,成为了一面独特的旗帜。

笔者深感好奇,决定深入了解李可老中医的生平与学术思想。发现他不仅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医师,更是一位对中医有着深刻理解的学者。他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提倡“立大志,受大苦,成大业”,这不仅是他对弟子的寄语,更是他一生的自述。


                                              挥毫泼墨中的著名老中医李可先生

中医之路的传奇坚守者‍‍‍‍

在广州市南方医院李可学术传承基地的办公室墙上,悬挂着已故著名老中医李可亲笔书写的书法:“立志高远,行医苦辛,事业壮丽,中医振兴,非我莫属;以民为本,慈悲为怀,勇往直前,雷霆手段”。这是李可对弟子的希冀,也是他一生的自述。这幅字,看出了他对中医的深沉热爱与执着追求。‍

李可先生,这位生于1930年的传奇人物,祖籍山西灵石。他的一生,仿佛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充满了故事与情感。

在那个年代,初中毕业的李可,年纪轻轻就怀着一腔热血投身军旅,参与了解放兰州的战役。那是他青春的起点,也是他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战争的硝烟和艰难的环境,让他深知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李可进入西北军大艺术学院,开始接触文学,文字成为他表达情感、记录生活的工具。毕业后,他成为《前进战士报》的一名才华横溢的编辑,用笔墨书写着新中国的辉煌篇章。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1953年,因一封重要信件的事情,李可含冤入狱。那是他人生的低谷,也是他学医之路的起点。在狱中,他遇到了一位姓黄的狱友,这位黄姓狱友指点他开始阅读医书,学习中医。也许是指点迷津的高超,也许是他本人悟性很高,他领悟得很快。从此,他踏上了自学中医之路,这一走就是一辈子。


                                                 参会嘉宾争先来找李可先生签名和咨询

李可在自学中医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热情。他日夜研读医书,积累临床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风格。他对中医的热爱与执着,深深打动了周围的人。

出狱后,李可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深入民间,为广大患者诊治疾病。他的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深受患者和家属的尊敬与爱戴。他的名字在中医界如雷贯耳,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尽管没有教授的头衔和璀璨的光环,但李可老中医的存在成为中医复兴的一股强大推动力。也给读者很多的启示:只要心中有信念、有热情,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李可先生的大医情怀和中医情结,如同他的书法一样,笔力千钧,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医人的心中,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悬壶济世,古中医的守护者‍‍‍‍

在1978年,48岁的李可取得了中医师执照,正式成为灵石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的一员。在这个岗位上,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医学才华,以高超的医术和深厚的医德赢得了同事和患者的广泛赞誉。

平反之后的李可并没有停下治病救人的脚步。他于1983年积极参与创办了灵石县中医院,并在此后的近十年时间里担任院长职务。在他的领导下,灵石县中医院逐渐发展壮大,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

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李可先生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流派,展现出“古中医”的深厚底蕴。他坚定地认为,要复兴当代中医,必须回归汉代以前的中医之路,将《易经》与《内经》相结合。对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他推崇备至,视之为“中医学说的灵魂和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金钥匙”。

李可擅长诊治各类疑难杂症,尤其在抢救心衰、呼衰等濒危病人方面,创造出了起死回生的奇迹。他始终坚持“生死关头,救阳为急”的原则,大量使用有“回阳救逆第一品”之称的附子。由于附子有毒,一般中医顶多只敢开出几十克的剂量,而李可面对的是濒临死亡的病人,小剂量使用无法挽救他们的生命。因此,他经常开出数百克的剂量,一生用去的附子多达5吨,让数以千计的垂危病人起死回生。其中,有100余人在被西医下了病危通知书后,经他诊治得以生还,堪称传奇。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曾向李可先生请教他多年下肢冷的毛病。李可诊断为肾经有寒、真阳亏虚,建议使用大剂量附子治疗。朱老对此表示赞扬,认为李可先生能够深思熟虑,大胆开出如此大剂量的附子。他相信只要按照李可先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他的下肢冷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朱良春先生严格按照李可先生的建议使用大剂量的附子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下肢冷问题终于得到了缓解。他衷心地对李可先生表示感谢,并赞扬他的医术高超。


                                                  正在全神贯注做记录的老中医李可

李可先生破格使用附子并非剑走偏锋,而是基于对疾病的精准诊断和对药物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对症下药”才是关键,对于不同病情和体质的患者,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和剂量。因此,他并不偏执于某一药物或某一剂量,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除了临床实践,李可也非常注重中医的传承工作。他积极收徒,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希望将中医的精华传承下去。他不仅悉心指导徒弟,还鼓励他们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中医的新领域。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李可还将其毕生研究成果整理成专著,公开出版。他的著作《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深入浅出,让人人可学,人人会用,为中医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因为他的卓越贡献,李可被誉为“中医的脊梁”,得到了国医大师邓铁涛等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追求卓越,逆境中绽放的医者光辉‍‍‍‍
1961年,31岁的李可,被迫回到灵石老家,成为全国第一批赤脚医生。不幸的是,他在1969年再次遭受不白之冤,被迫入狱。然而,命运的起伏却铸就了他坚毅的品格,他在逆境中潜心研读医书,努力学习中医,矢志不渝。

李可的母亲在他入狱期间,罹患食道癌,当他重获自由时,母亲已到了晚期。家中贫困无力给予更好的救治,他毅然将母亲接回家中,并开始运用他自创的独特“土方”为母亲开药,配合针灸治疗。奇迹出现了,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母亲身体剧痛缓解,甚至可以安然入睡,无需再依赖杜冷丁。

看到这些成效,李可又给母亲继续使用中医治疗,半年之后,母亲不仅能够进食,还能行动自如,生活完全恢复正常。这种无私的孝心与中医的独特疗效相得益彰,令人敬佩。

李可在这段历程中不仅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与勇气,还体现出一位医者对患者深厚的爱与责任心。这种深刻的人性关怀和无私奉献,使得他成为一位传奇人物,留下了令人钦佩的医学成就。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李可在中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成为了一名备受尊敬的中医大师。李可先生的名声开始在乡间传开,越来越多的病人找到他,希望他能救治他们的病痛。他总是耐心地为他们诊治,不论白天黑夜,风雨无阻。他的医术和医德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也让他在中医领域崭露头角。

然而,李可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深知自己的成就离不开母亲的教诲和鼓励。母亲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她教会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的奉献。因此,他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诊治。


                                                              李可老中医和家人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可的医术越发精湛。他不仅在针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独创了许多独特的药方。他的治疗方法独特而有效,许多被认为无法治愈的疾病在他的手中得以康复。

李可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他的坚韧、智慧和无私奉献让他成为了那些正走在这条医者路上的人,和即将走上这条路的人学习的榜样。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但他的成就和奉献将永载史册。李可的传奇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中医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