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赵明义
700年前,明朝的龚廷贤在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实践经验中,归纳出一首可用以延年益寿的《摄养诗》。诗中有一句“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成为无数现代人的惜福养生之道。
从古至今,延缓衰老或长生不老都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人更注重科学抗衰,不再拘泥于传统保健方式,也在积极寻找能够有效延缓衰老的产品和服务。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全球与中国抗衰行业发展及消费者需求研究报告》显示,53.2%的消费者在26-35岁时,就已经开始关注抗衰老。
是以,抗衰老不再只是中老年人群的需求,年轻人的抗衰老需求前置,市场消费主力已经变为90后和95后人群。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抗衰市场规模为820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1530亿元。
在庞大的消费需求热情下,PQQ、辅酶Q10、NMN等多个抗衰老成分被投入商业化生产。其中,一种名为麦角硫因的成分近年来受到了热捧。
被称为“长寿维生素”,麦角硫因神奇在哪里?
麦角硫因,学名2-巯基-组氨酸-三甲基内盐(C9H16N3O2S),是一种由组氨酸衍生的稀有化合物,性质稳定,极易溶于水,不易发生自身氧化。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细胞和动植物体内,在蘑菇、黑豆、红豆、燕麦、肉蛋奶等食物中含量较高。
与此同时,麦角硫因也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细胞和组织当中,红细胞、骨髓、肝脏、肾脏、精液以及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中的含量较高,但人体无法自身合成,必须通过外界饮食获取。
目前,已知能够天然合成麦角硫因的生物包括:放线菌、蓝藻、甲基菌和一些非酵母真菌,其中,只有大型食用菌形成的大宗食材(蘑菇)可以供人类食用,也是人类获得麦角硫因成分最好的食材来源(包括野生和人工栽培)。
图片来源:《生物工程学报》
有学者统计了全球2000多种不同食用菌中麦角硫因的含量后发现,不同菌种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野生食用菌中Boletus edulis(美味牛肝菌)的含量同比最高人工栽培食用菌中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榆黄蘑)的含量同比最高。
根据现有的实验结果来看,麦角硫因在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抗衰老、修复皮肤损伤、神经系统调节等方面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其中,抗氧化和抗衰老是最为津津乐道的两大生物学功能,也是资本最看好的两大功效,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此前有学者将麦角硫因添加到小鼠的饮食中,结果发现,这一举措可以延缓小鼠衰老,助其长寿。由于小鼠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的高度相似,也可以进一步推断出麦角硫因可以帮助人类延缓衰老,有助长寿。
2018年,几位日本学者成功测算出,麦角硫因可以将寿命平均延长21%。也因此,麦角硫因也被誉为“长寿维生素”。
今年2月份,学术界在麦角硫因的功效研究上,再次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发现,麦角硫因在帕金森病症中发挥着神经保护作用。是以,麦角硫因还可以作为预防或缓和帕金森的膳食补充剂。
而随着人们对麦角硫因生物学功能的不断深入挖掘,市场需求以及市场消费局面也将得到快速打开。
科研技术迭代更新,市场应用前景辽阔
不过,虽然麦角硫因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无过不及”。
麦角硫因虽然安全性较高,但也有可能出现过敏,过量食用还会引发中毒症状,像头痛、晕眩等,消化系统也会受到影响,产生呕吐、腹泻等,还有可能出现心悸、心跳加速等症状。与此同时,还会造成肝肾脏的代谢负担。
图片截取自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是以,多个国家都对麦角硫因的使用条件以及使用剂量作出严格的评估和安全检测标准,相继颁发麦角硫因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的使用许可证书以及团体标准,不同国家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
我国已将麦角硫因纳入化妆品原料清单,并制定了严格的审查标准。据统计,近两年内,我国陆续通过多个《化妆品用原料麦角硫因》、《进出口用原料质量标准L-麦角硫因》等团体标准,已经打开了在化妆品领域的市场应用。
而作为新食品原料的一种,麦角硫因原料还处于申请与申请受理阶段。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资料显示,今年1月24日和2月10日,有2次原料申请显示受理。这标志着麦角硫因的应用场景即将扩大,有望合法添加到食品和功能食品当中。
图片截取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服务平台
而在国际审查标准中,一般认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GRAS认证代表着国际领先水平,也是麦角硫因原材料走向世界的敲门砖。
今年2月,上海麦角硫因生物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Dr.Ergo®麦角硫因成功获得了美国FDAGRAS的认证,在应用安全性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成为全球第二家,也是国内首个通过FDA认证的麦角硫因产品。
麦角硫因原料合成技术实现不断地突破,国内科研学术界也在加快麦角硫因的功能、营养、价值等方面的挖掘和探索。
未来可见的是,麦角硫因市场应用将更加丰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也将得到更好的满足。
原料成本降低,市场应用场景有望实现多元化
据Market Watch数据,预计到2028年,麦角硫因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7亿美元,在2022-2028年预测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36%。另有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麦角硫因的的市场规模约2200万元。
不过,国内市场呈现出了蓬勃的增长力。据植提桥营养健康洞见研究院《2024年Q2营养健康产业扫描》数据,2024年上半年,淘系电商平台上,麦角硫因口服美容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同期暴涨6000%倍!不过,绝对值还比较低,仅5000万元。
市场规模与消费热情出现如此大的割裂,究其本质,还是因为原料价格太高,甚至被称为“液体黄金”。
根据目前市面上可以查阅到的资料数据显示,2017年麦角硫因的市场价为3000万元/公斤,随着生物提取技术的进步,2021年为30万元/公斤。目前麦角硫因市场价格大约在9000元/公斤左右。
原材料成本的降低推动了麦角硫因的商业化进程。不过,正如前文所述,国内麦角硫因新原料申请现已受理,但还没有拿到合法的食品身份。
因此,目前国内市场上以麦角硫因作为卖点的产品主要出现在化妆品和保健品当中,且以国际品牌居多。
在化妆品领域,主要表现为大牌先行。雅诗兰黛、珀莱雅、雅顿等一线品牌推出了麦角硫因的产品,像面霜、精华、乳液等。
在保健品领域,也是老品牌率先布局。像Swiss、莱特维健、Real Mushrooms等推出了以麦角硫因为核心成分的健品产品,主要以饮品、片剂、胶囊等为主,搭配胶原蛋白、玻尿酸、PQQ等成分。
上游众多合成生物学原料厂商也将麦角硫因列为重要方向,像川宁生物、华茂药业、仅三生物、华睿生物等纷纷开始进行麦角硫因的研发和生产。
聚焦消费端,以麦角硫因作为核心卖点的产品价格普遍偏高,定位高端市场,瞄准高净值消费人群。
据植提桥营养健康洞见研究院数据,2024上半年,麦角硫因热销产品前5产品的平均成交单价在700元左右。另据Early Data的数据显示,2023年,43%的麦角硫因商品单价在500元以上。
目前,国内企业麦角硫因的最大月产能已经达到了3吨,随着生物合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产能持续释放,未来可见的是麦角硫因的原料价格将持续降低。
与此同时,更新应用方向还在陆续的探索当中。近两年大火的一个细分赛道就是洗眼液。据悉,一款名为“仅三麦角硫因洗眼液”的产品上市15天GMV就破100万。
以千亿级抗衰市场托举,应用审批加速以及企业科研加码,多方因素利好下,麦角硫因的春天还会远吗?
参考资料:
1.何鑫怡,周子艺,陈媛媛,赵吉春,李富华&明建.(2023).麦角硫因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与发酵工业(10),285-292.doi:10.13995/j.cnki.11-1802/ts.032334.
2.LAM-SIDUN D,PETERS KM, BORRADAILE NM,Mushroom-derived medicine?preclinical studies suggestpotential benefits of ergothioneine for cardiometabolic healt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21,22(6):3246.
3.Bio-funcional components in mushrooms,a health opportunity:Ergothionine and huitlacohe as recent trends[J].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2021,77:104326.
4.刘向前,邱晓锋&刘忠.(2024).麦角硫因的功能、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食品药品监管(06),116-128.
5.Ames Bruce N.(2018).Prolonging healthy aging: Longevity vitamins and protein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43),10836-10844.
6.Ames Bruce N.(2018).Prolonging healthy aging: Longevity vitamins and protein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43),10836-10844.
7.Wen Gao, et al.”Ergothioneine exert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in Parkinson’s disease: Targeting α-synuclein aggreg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2025):115590-115590.
8.植提桥,《暴涨6000%,口服美容出现了一匹黑马原料》
此文由24播编辑赵明义撰写
未经授权,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