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甚至觉得一个企业的上市简直堪称一场资本的真人秀。
我们在看明星真人秀的时候,是想看这些明星私下里的样子。而我们去看一个企业的财报,是为了看这些企业脱离PR稿的模样。
就像,刚刚上市的美团就让我们看到了摩拜真实的底裤。
美团收购摩拜是在今年的4月4日,在被美团收购后,摩把从发出了一系列的PR稿,从用户数量,单车数量骑行次数等方方面面来表示自己被美团收购后的成功。
在12月份的新PR稿中,摩拜声称在全球拥有2亿用户。并且这个数据被多次提起,包括今年七月份摩拜的各种新闻报道中。
但是美团招股说明书却是这样描述摩拜的用户数量的:“在截至2018年4月30日的四个月内,摩拜拥有活跃单车用户4810万,710万辆活跃单车,并超过10亿次骑行,成为共享单车领域的佼佼者。”
在之前摩拜各类发声中,摩拜声称自己拥有900万辆单车,但是刚刚说的招股说明书中的数字却是710万辆。
除此之外,招股说明书当中的另一个数字也十分显眼,那就是10亿次骑行次数。但我们对比一下摩拜之前的声明,摩拜称自己为“全球共享单车行业的领导者,每天在全球180个城市实现3000万次骑行”。今年八月摩拜还宣称“每天实现2000万次骑行”。
但是在美团招股书当中,所提到的这些日子里,摩拜每天的实际平均骑行次数仅840万次,也就是说在骑行次数这一数据上,约有70%都为水分。
根据美团上市的对外披露,摩拜在4月份的最后三周半时间内,每天亏损1570万人民币(约230万美元),而且不仅仅是膜拜的问题,而是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通病。
相比于摩拜可以被全资收购,ofo的2018过的十分难受,资金链不吃紧以及融资困难已经成为了ofo今年的主旋律。但是刨除ofo老生常谈的资本问题,ofo的业务开展困难更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度过寒冬,ofo开始全面从海外市场撤退:在7月一个月内,先后从澳大利亚、德国,以及美国的部分城市退出。除了没钱进行市场扩张,原有的债务问题也更多的被暴露了出来,比如供应商之一上海凤凰起诉ofo有6815.11万元的货款尚未支付等。
相比于共享单车公司运作上的问题,用户更为感知的便是使用上的困难,ofo变相提高押金,摩拜月卡调高价格也就罢了,就在单车的可用数量上也变的捉襟见肘起来。
根据北京市交通委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北京共享单车总数已控制在190万辆左右,较去年9月开出“禁投令”前的数量峰值235万辆下降约19%。
这是官方带给我们的存量数据,而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更为糟糕,坏车残车随处可见,找到了用不了,也让共享单车用户心感凉凉。
对于这样的现象,共享单车企业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年7月份,摩拜单车创始人兼CEO胡玮炜透露,市场上仍投放和运营着近2000万辆共享单车。而用户抱怨的“骑行难”问题,胡玮炜是这样解释的,随着运营时间和骑行里程的增长,车辆产生损耗,不少车辆面临维修及报废,据测算,到2020年,将有至少1000万辆共享单车面临报废。
当整个行业迅速的坠落,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幸免于难,不能期望的就是在坠落的过程中,还能拽住一个稳固的靠山,好让下坠的速度可以变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