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食安中心发布消息称,原产德国的网红奶粉喜宝有机双益婴儿奶粉(1號),被检出“L—肉碱”含量不符合标签标示值,且预先包装婴儿配方产品样本不符合营养标签规定,检测值与标示值相差甚远。
此事一出,香港中心便已紧急呼吁有关商户“停售影响产品的有关批次”,并对有关产品的分销情况进行追查,持续跟进。可想而知,此事对喜宝的口碑将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后经进一步跟进获悉,该款产品重达800g,标签显示奶粉中的L—肉碱含量为26.1mg/100g,而实际检出的含量只有15mg/100g,足足差出了42.5%。
对于造成奶粉标签标示值与检测值产生较大出入的原因,据了解主要分几下几种:
①企业偷工减料;
②添加过程存在误差;
③奶粉效期临近,内置部分营养素出现衰减。
对此,笔者发现,该款产品的保质期显示到2021年1月24日。
而据悉,在我国内陆地区,临效期近半年的奶粉早就被下架了,而该款产品只剩将近3个月的有效期却还在售卖,莫非是香港奶粉滞销了?
众所周知,香港作为自由贸易区乃是代购的天堂,其每年的奶粉销售额可达75亿港元,而其中代购和跨境购所占比重高达93%。
现如今,因疫情影响被迫封禁,代购奶粉无法进入内陆,对其的打击可谓是“毁灭性”的。
紧接着,前不久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在对15款预先包装婴儿配方奶粉的检测中又发现:全部样本均存在污染物氯丙二醇以及微量的铅,并且其中9款样本还被检出含有基因致癌物环氧丙醇,引起了巨大轰动。
诚然,只谈成分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
但奶粉作为宝宝的必备口粮,不管致癌物含量有没有超标,一旦含有就定会给消费者造成不小的打击不是吗?
如今香港销售的喜宝又再次因营养素添加量不达标被点名。如此这般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黑榜,试问,进口奶粉要如何继续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