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客诉和内部代理反馈的种种问题不断被曝光和显现,看来凯儿得乐在经营合法合规、内部机制的打造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短短一个月内,凯儿得乐(深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凯儿得乐”)被接连曝出两起涉及财产保全案件,由此也揭开了依靠熟人经济以及庞大的代理商人数宣传造势来获利背后的秘密。
不到一月,凯儿得乐被两家监管局申请财产保全
9月2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一则《非诉执保结案通知书》在母婴圈内引发热议。
通知显示:湖南益阳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法院申请对“凯儿得乐(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非诉财产保全,目前该公司已被依法冻结银行账户。
据知情人透露,此次南县市场监督局冻结了凯儿得乐2000万的账户资金,同时还给出了400万元的罚款范围,而被冻结账户的原因是“涉嫌传销”,为防止凯儿得乐转移涉案资产,所以南县市场监管局向法院申请冻结相关账户。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凯儿得乐第一次被冻结资产。
根据裁判文书网显示:9月11日,凯儿得乐(深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再次被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财产保全”,同时关联的还有深圳凯儿得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凯儿得乐商贸有限公司。
关于案件的具体内容并未有透露,判决书上称不公开理由为“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其他情形”。
不过有知情人透露,沙洋县监督局冻结了凯儿得乐6亿的账户资金,最终处罚额度意向可能是三四千万,而原因也是“涉嫌传销”。
对于以上两起财产保全案件原由,笔者也分别向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沙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核实,但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沙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均未直接透露。
微商品牌的代理套路:层级分明、奖励制度
“为什么凯儿得乐会被外界疑是“涉嫌传销”导致的财产保全呢?”
公开资料显示:趁着“互联网+”的东风,2015-2016年间,凯儿得乐(深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并推出婴童品牌“凯儿得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东飞,刘妙锋担任董事长,创始人为程程,通过在社交渠道中设立层级代理、奖励制度的方式,快速吸纳形成上万量级会员规模。
笔者从凯儿得乐大宝团联创级别代理商那里了解到,最新的凯儿得乐纸尿裤代理分为四级,包括首席经销商(39800元)、一级经销商(3800元)、VIP会员(1280元)和会员(580元)。
代理级别不同,享受的进货折扣和推荐奖励不同。
在凯儿得乐的代理模式中,上级代理商赚取的是下级代理商提货差价,以售价为138元的凯儿得乐丝薄纸尿裤(XL码)为例,会员级别拿货价8.6折118.68元,VIP会员拿货价8折110.4元,会员从VIP会员拿货后,VIP会员可以赚取8.28元差价。
此外,招募平级代理还设有平推奖,即会员招会员奖励20,VIP会员招VIP会员奖励50元。
对于这种享差价和平推奖的模式,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律师彭艳军向媒体表示,这种的代理模式在法律上并无禁止性规定,但是如果这种模式演变为一味只是为了拉人头,收高额入门费,而不是以销售产品为主,则可能涉嫌传销。
而凯儿得乐的首席经销商的奖励机制更吸引人,不仅可以招募所有级别的经销商,而且招募一个新首席奖励销售额3%,即1194元;升级一个首席,奖励销售额2%,即796元。
另外首席经销商还专门享有业绩返点,其中销售额从1万元到6000万元,返点率最低是2%,最高是15.2%。
这也使得为了利益代理们不断发展新人来壮大自己的团队。
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1)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2)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3)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在层层分级下,有着犹如金字塔般明显的利益划分,不仅在拿货上有优惠价,推荐代理加入同样也可以获得高收益,甚至在代理完成的每一单中,都可以获得分成,这是否会是凯儿得乐遭到两市监局资产冻结的原因?
凯儿得乐服务体系和内部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事实上,在母婴行业走了将近五年的凯儿得乐直至今日客诉与代理退出的声音仍不绝于耳。
笔者注意到,仅在新浪旗下的黑猫投诉平台,关于凯儿得乐的投诉就高达二十几条,在其官方贴吧中更是有一群小代理打算放弃退出,纷纷在甩货以及询问如何拿回保证金。
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第一点,凯儿得乐的订货周期过长仍是绕不开的话题;
第二点,内部机制不够完善,代理自用不完的货品,凯儿得乐不回收也不让这些产品作为闲置物品转让、出售;
第三点,服务体系不健全。
首先说到订货周期和服务体系的问题,据凯儿得乐代理李慧透露,3月20号下单后,直至6月都没有发货,甚至客服也联系不上。
与其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凯儿得乐代理张晗,她表示自3月11日在得乐平台下完订单后,将近三个月的时间物流丝毫未动。并且自6月开始,平台还取消在线客服服务。
面对严重的断货问题,近几年来凯儿得乐也在不断增加代工厂名单,接连和昱升、豪悦、重庆百亚等工厂达成合作,甚至还在2018年3月,直接并购了苏氏工厂,拥有了2家综合生产基地。
不过话虽如此,可为何这么多条的加工线依旧难以满足代理商的供货需求呢?
同时,从以上客诉中也可看出,凯儿得乐的服务体系并不完善,旗下代理想要进行反馈和联系很难。
其次是,内部机制不完善。
据高丽称:“由于家中宝宝不再使用凯儿得乐产品,但还剩下两袋不使用但已拆包的凯儿得乐尿不湿(一包已使用13片,另一包已使用5片),出于不浪费原则挂于个人闲鱼二手平台欲转卖给需要的宝妈,出价140元并注明个人使用已拆包,二手转卖。但后续却被上级代理告知“非法低价转卖公司产品”,需要扣取本人保证金100元。”
对此,高丽很是不解,作为消费者处置个人闲置物品,怎么就成了违规销售公司商品了?一个一个的客诉看下来,因个人闲置所出现乱价问题可谓不少。
由此可见,凯儿得乐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断绝和分辨低价销售问题,应该注意消费者个人闲置的处置问题。
纵观凯儿得乐的微商发展路径,随着消费者的客诉反馈和内部代理反馈的种种问题不断被曝光和显现,看来凯儿得乐在经营合法合规、品牌美誉度和公司内部机制的打造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注:以上案例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