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的“发展命门”:场景为王,牌照定生死,尾部公司彻底退出市场?

本文来自连线家:12月1日,央行、银监会联手出台针对现金贷业务的监管规定。其内容与思路也在预期之中:将对现金贷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靴子落地,有人欢喜有人忧!

预料之中的监管,如期而至。

12月1日,央行、银监会联手出台针对现金贷业务的监管规定。其内容与思路也在预期之中:将对现金贷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在这则《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中,看点在于:

对现金贷将采取负面清单、问题导向的方式进行管理,重点在于取缔非法机构,同时加快“正规军”开展业务的速度。

监管意图很明确——规范行业。

尽管监管趋严,但与此前很多人认为监管部门要“摁死”现金贷的预言,大相径庭。

监管所要摁死和清退的是那些想趁浑水摸鱼的机构,而那些诸如趣店这种已经“上岸”的行业头部公司,则无疑是迎来了发展的重大利好。

接下来,能够想见的就是“持牌上岗”之后,行业必然出现一道分水岭,头部公司不断强化应用场景,进入良性发展的正规;

中间的公司则因牌照定生死,或者被场景化争夺挤出赛道;

尾部公司则会无场景、无指定用途、无明确客户、无抵押而丧失竞争力,彻底退出市场。

01 监管也是保护

12月1日发布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满足部分群体正常消费信贷需求方面,现金贷发挥了一定作用。

这个定性定调的表述,首先是肯定了现金贷的业务模式。

事实上,现金贷的普惠金融服务,也的确实帮助一些无法得到传统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群体享受到了金融服务,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借助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庞大人群形成的市场,以及基于小额、分散、高频、较高息费的借贷特征和互联网金融的便捷高效,现金贷业务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十年发展中,发展最快,规模效应明显,用户刚需明确,同时也是“最赚钱”的模式。

也因此,许多打着“普惠金融”和“现金贷”名目的机构和平台纷纷效尤。

按照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多达2693家,利用网站从事现金贷业务平台最多,数量为1366家。

如此多的平台鳞次栉比的出现,必然会混杂大量“投机主义者”的潜伏,它们只是寻找到市场需求爆发与政策监管滞后的时间差来谋取套利机会,并不会为市场的长期发展建设贡献价值。

也因此,当现金贷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很多完全脱离了现金贷的普惠初衷,以“砍头息”覆盖高坏账,加上非常规的催收等现象,层出不穷。

这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过早介入会阻断这个新兴领域的创新和发展,选择在一部分行业参与者逐渐拉开与其他机构的距离,并且形成自律和规范化的时候再介入监管,既能保护行业发展,又能抑制行业过热产生的各种乱象。

现金贷所引发的争议其实并非是其原本模式所致,而是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等非正常市场行为。

从监管的侧重点,我们不难看到政策也在引导行业的正确发展方向,而这对于发展比较快比较规范的公司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对于监管规定,业界众公司也给予了积极回应。

蚂蚁金服称,通知对行业未来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规范。未来会继续坚持以场景为依托,发展健康的消费信贷类产品。

趣店也发布声明称,相关政策必将对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完全拥护、坚决贯彻执行。”

02 持牌上岗

经营现金贷业务,必须有牌照!

延续金融监管的最最基本规则:持牌经营。牌照是金融服务公司最低的一道门槛。有了正式身份,才有基本经营的权力。

在牌照管理上,《通知》要求暂停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暂停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已经批准筹建的,暂停批准开业。

所以,从市场准入来说,闸门落下,新入场者已无机会,想入场者已无希望,而没有牌照的公司只能另辟蹊径了。

就牌照而言,目前业界很多位于头部的公司都已经拥有网络小贷牌照,如中国平安和京东金融分别持有4张,蚂蚁金服和苏宁分别持有3张,趣店有2张,此外百度金融、小米金融、恒大金服、万达金融等也都拥有网络小贷牌照。

不过,牌照门槛也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行业准入规则。

事实上,这一领域本就已经开始出现明显分化,那些显露出来的“头部公司”开始已场景为基础、风控为核心,利用更合理的定价进一步提升长期持续的生存力。

行业领域的自律性行为叠加“重化”的政策监管,也意味着市场马泰效应将会愈发明显,而牌照就是划定合规合法经营的行业头部企业与“四无平台”间风水岭的楚河汉界。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并未禁止牌照转让,也就是说牌照准入也并非是固化现在市场存量的持牌公司,依然为有决心和实力做现金贷业务的平台留了一扇窗。

如此,也能保持行业的流动和优势劣汰。

不妨预言一下未来的行业格局:有放贷相关牌照、有明确消费场景、有核心风控能力、有主动调整综合费率能力的“四有公司”公司会继续收获市场,成长为消费金融服务的巨头。

毫无疑问,这一领域里上市或者准上市的公司,在资本的助力下,跑得更快,技术发展也将领先第二梯队不止一步。

03 红线之下

“利率费率综合水平必须在36%以下。”

这是一个之前就有所预期的绝对红线。

行业内部对此红线的看法基本趋同:36%的综合息率上限比较合理,既保证了小额借贷的收益,也保证利率水平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

毕竟现金贷短期且小额,36%的综合息率给客户的负担在绝对规模上并不重。

实际上,综合费率的政策红线亦是考验市场参与者适应市场能力的另一道门槛。

我们看到,在趣店登陆海外资本市场之前,就已经调整综合费率至36%以下。

这种“头部公司”主动调整既可以看作是其适应市场的能力,又可以看作是其抬高竞争壁垒的策略。

综合费率过高也意味着“催收”难度更高,综合费率过低又难以覆盖各种成本。如何在市场选择、服务品质、产品普惠等方面做好平衡,并且有一定的自调整能力,将是市场参与者优劣的一个能力测试。

36%的利率费率综合水平红线、“不能有不当催收行为”及“审慎放贷,不能助涨多头借贷”组合在一起看,政策是在清退“四无平台”、“暴力平台”,使劣质现金贷平台无法通过帮助客户在多个平台以贷养贷的模式来收回本息,抑制高利率覆盖高坏账、辅以强催收以及等乱象。

此外,《通知》对业界广泛存在的模式进行了否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应要求并保证第三方合作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

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环节必须由银行自身来完成。

这样,没有放贷资质的第三方助贷机构只能向银行提供数据查询等服务,不能通过收取利息来获利,堵住了高息费的通道。

如此一来,那些靠高费率、多头放贷、暴力催收生存的“市场劣币”已无生存土壤,离场会加速;

而在绝对红线之下,“弹性”越大的市场参与者则意味着竞争能力越强,“良币”之间的竞争也将带给市场更多良性的环境。

04 场景之争

此前,现金贷是指无固定场景、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品等特征的小额资金出借业务,是消费金融业务的一种。

此次《通知》中则明确提到: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逐步压缩存量业务,限期完成整改。

《通知》还提到谨慎使用“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型,实际上也是希望将借贷融入到场景当中,而不是在无场景、不明确借款用途的情况下对于借款人授信。

如此来看,一度卷入现金贷争议话题的趣店“躺枪”的有些无辜,因为其起家和安生立命的所在就是场景二字。趣店商城在售SKU已达33万个,覆盖手机、电脑、家电、美妆、服饰等17个品类,消费场景、借贷用途可谓非常明确。

这也间接证明趣店平台的消费贷属性特征。这也代表了一个趋势,未来市场参与者一定是围绕着各种消费场景展开竞争。

毫无疑问,越来越多公司会深入具体场景,甚至是线下场景去深度发掘用户的借款需求,夯实借贷模式,并以此规避风险,提升风控能力。

例如在商场购物的场景下,用户发出借款需求,现金贷公司在进行信用审查后迅速响应需求,资金直接转给商场的零售商。

这样,虽然依然存在客户与零售商联合骗贷的风险概率,但相比无场景的借款模式还是要靠谱很多。

场景已然成为现金贷公司的发展重心,谁能获得更多场景,就意味着更大的资产端借贷规模。

这其中,需要现金贷公司提升地推与市场拓展的能力,以获取更多场景。由于场景的作用,还可以减低风险水平以及利率,更加符合监管要求,也在借款人群中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为此,现金贷公司的核心竞争要素也会增加一项,即线下地推能力,这关系到更多的场景。据此现金贷公司的模式会越来越重。

经纬创投张颖最近提出一个观点:所有轻公司以后都会做重,也必须做重。这放在现金贷公司中也适用。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