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孤岛”启示录:微信的舆论之战

人们选择什么,最终就会成为什么,互联网产品最终比拼的,还是其背后价值观的生命力,时代不断在变化,谁能看到未来人群的“渴望”,谁就能站在竞争的制高点。

人们曾经对互联网给予神圣的期待,就如同圣经中对巴比塔的期望一样,上帝为了摧毁巴比塔,让人类使用不同的语言无法沟通,互联网没有意志,但它正在让整个社会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开放自由的“信息巴比塔”轰然倒塌。

互联网世界正在围绕“封闭与开放”而争论不休,微信是这个风暴的重心,流量增长的“泡沫”创业时代结束,巨头们跑马圈地已经完成,后来的创业者们无法用“共同做大蛋糕”说服自己和平共处,只能选择攻城略地,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用户,微信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无论是微信对新发布三大社交软件的“群嘲”,还是抖音对微信取消账号授权登陆的指责,在舆论的发酵下,这被塑造为“巨龙和勇士”的古老故事。但这本来就是一个商业竞争的故事,不如回到商业的领域,这样反而会看得更清楚。

商业的本质就是不对称,信息孤岛必然存在

互联网没有意志,但商业有意志。

被产品经理惯坏了的用户总是会忘记,自己并不是平台的主人,而只是一个数据库中的一个ID,平台们没有理由要手拉手围着你服务。退一万步讲,就算微信完全屏蔽所有抖音相关的信息,也不会触犯任何法律,因为这是它的地盘,它可以制定规则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你不想遵守,那你也可以选择不参与。

就像你找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她却对你“约法三章”,你为了每天起床看见一张漂亮的脸,也只能默默忍受她的约束。

平台的发展就是不断完善规则的过程,一方面满足你的需求,一方面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是一种交换。如果哪天你遵守规则的忍耐度超出了你的收益值,你就会选择换一个平台,就像你女朋友天天查你手机打你电话查岗,终于让你忍无可忍宁愿找个难看又脾气好的,最终还是和她掰了。

由于微信的巨头地位,在微信和其它平台的竞争中,舆论会自然偏向弱者,是因为人们潜意识感觉自己被微信所绑架了,这是源于微信作为一种国民通讯软件,普通人的社交关系都沉淀在里面。为了维持这种社交的便利,我们自愿遵守微信的规则,这是我们和微信的交易,出让一部分权益,来换取沟通的自由。如果不是微信,也会是别的社交平台,因为我们只能借助于商业公司开发出来的工具。

那么微信会免费出让这些权益吗?只要微信肩负着盈利的使命,这就不可能,因为商业的本质就是不对称——我有你没有的东西,抖音的终极目的,无非是为了将微信的社交链导入自身的流量池,这无疑是动了腾讯的核心蛋糕,这必然是无法被微信所容忍的。

互联网诞生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而商业存在的根基是为了维护不对称,所以互联网平台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它永远不可能是自由和共享的化身。而用户是商业价值的源泉,不同平台通过各种方式争夺用户的注意力,但用户时间却是恒定不断了,所以各平台为了让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必然会制造出一个个信息孤岛,只要竞争存在一天,这就无法被避免。

如果信息孤岛必然存在,那我们只能做出选择,互联网产品走到今天,功能的丰富度早已不再是用户选择的关键,而是功能设置背后的驱动力——价值观。微信取代qq,但它的功能却比qq简单很多,抖音战胜其它短视频app,也不是因为它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

“人设”产品将是未来,技术原教旨主义VS人本主义

IP粉丝经济的背后,是自我认同和归属感的抉择,它必然会蔓延到所有的产品层面,“人设”的树立是成败的关键。

张小龙和张一鸣之所以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产品经理,是因为他们在产品中从一而终贯彻了自己的价值理念。而在诸多的媒体评论中,我们能感知到两个轮廓清晰的形象对立存在,“文艺克制”张小龙VS“算法崇拜”张一鸣,他们分别促成了微信和抖音这两款国民级产品的性格和“人设”。

举个例子,抖音“可能认识的人”简直可怕,它能帮你找到你现男友的前女友,也能帮你找到十年没见过面的小学同学,而你仅为娱乐而发的性感视频可能会被你在农村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轻易刷到,尽管你们没有互相关注。换句话说,你以为你从微信逃离到了一个陌生而广阔的世界,但实际上你仍然处在广大亲朋好友的关注之下,甚至你还无法决定谁能看到你的内容。

相比微信体贴的朋友圈设置功能,你在抖音会产生完全的失控感。这就是“算法主宰”和“用户决定”之间的区别。但同样的原因,微信帮你维护了这种稳定的安全感,也让你失去了“窥探”新世界的新鲜感。从根本的产品理念来讲,微信希望你不要耗费太久的时间在上面,抖音希望你多花时间在上面,微信让你自己来选择,抖音告诉你什么才是你需要的。

信息孤岛的形成,除了商业力量在背后推动之外,本质还是人群的自动分离。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初期,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鸿蒙时代,人们相信“世界是平的”,所有的一切都被连接在一起,全球化应该被拥抱。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当信息无孔不入地充分流通时,人们才发现世界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个自然分割的孤岛。

由于认知、三观和性格等不同,人群天然是分属不同的社群的,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催化了人群的彼此寻找和抱团,信息搭建的未必是“桥梁”,很可能是“茧房”。互联网产品进化到今天,对用户需求的挖掘已经穷尽极致,更重要的其实如何分辨和整理这些需求,从而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制造一个属于自身产品的“人设”,前者制造规模,后者赋予魅力。

微信和抖音,社交和娱乐,都是大众的基础需求,前者能否坚守阵地不让用户流失,后者能否继续突破沉淀关系,都取决于二者在“人设”上如何维系和突破,但从感性上出发,微信的“克制”相比抖音的“算法”更显得温情脉脉。

人们选择什么,最终就会成为什么,互联网产品最终比拼的,还是其背后价值观的生命力,时代不断在变化,谁能看到未来人群的“渴望”,谁就能站在竞争的制高点。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