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倩倩
编| 吴怼怼
隔着一块屏幕,70后记得郝蕾,80后难忘徐静蕾。到了90后、00后的视野,一些更为年轻的名字登场,王珞丹、郑爽、沈月成为了青春剧难以绕过的形象。
1989年,《十六岁的花季》以泼满颜色的片头拉开国产青春剧的帷幕,也定格了70年代生人的青春记忆。
千禧年后,国产青春剧市场多元起来,既有《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等「伪现实」向青春剧,也有《一起来看流星雨》《转角遇到爱》等偶像青春剧。
至2010年,IP爆发,网生内容流行,自小说改编而来的青春剧成为整个市场最热门的类目,《最好的我们》《匆匆那年》口碑引爆。
而最近,微博热搜榜被《青春斗》刷屏,奔跑的向真身上似乎还能窥见楚雨荨的影子,谁也没想到,从艾利斯顿商学院到北方师范,郑爽的书已经念了十年。
三代女主更迭,国产青春剧嬗变刚好三十年。时代语境不断重构着青春影像的叙事倾向,而影像本身也在影响着它的观剧人群。
01
转型期的90年代:单纯年代的朦胧叙事
1989年,web在欧洲量子力学实验室诞生,吉卜力的《龙猫》在日本上映,与此同时,在小虎队的歌声里,《十六岁的花季》开播。
就是这个春天,《十六岁的花季》开创了校园青春剧先河。
在《十六岁的花季》中,旁白说道「你以为这是个故事,那么你错了,你以为这是生活,那么我错了,这是综合成百上千个十六岁孩子的经历编织成的一曲歌、一首诗、一个梦」。
正如旁白所解读,青春剧不只是虚构故事,但也不会是写实生活,它是被影视语言解构后的诗、歌、梦,是青春文化的一面镜子。
自《十六岁的花季》后,并没有持续性出现具有话题度的青春剧,但是在电影界,青春题材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小高潮,90年代中期,以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代表,涌现出一批讲述青年人骚动不安的青春与精神成长的电影与电视剧,此类影视剧大多以怀旧为主题,用艺术性的手法回顾青春往事。
20世纪90年代,社会体制变革,文化工业及商品浪潮不断冲刷着正处于转型期的影视创作,大众文化在90年代中期呈现出娱乐化倾向,普通青年群体成为影视剧创作者们的灵魂缪斯,通俗美学也逐渐走上社会主流审美视域。
到90年代后期,在青春剧的创作中,镜头语言及青春议题变得更加直白与多元,诸如《花季雨季》《17岁不哭》以及《将爱情进行到底》等,对青年群体的叙事,变得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在情感表达上,逐渐从朦胧走向直白。
郝蕾主演的《十七岁不哭》里,高中生敏感、聪慧而早熟。作者阿之说,这种早熟的衡量标准,在于他们一进高中,就已经意识到了自我和客体环境的冲突、认识到从青春期过渡到成人时期需要承担比初中阶段更重的责任。
面对繁重的升学压力,坠入爱河的他们知道表白与否关乎的不仅仅是自己,也要向对方的前途负责。面对家境的突然变故,他们选择改掉奢侈的生活习惯,为家人分担压力。
郝蕾之后是徐静蕾,1998年,《将爱情进行到底》播出,徐静蕾成为一代人的女神,也给屏幕前的少男少女带去对未来的想象,大学生活的愿景被具象化,新奇又时髦的青春让人艳羡。毫不夸张地说,此剧开启了中国内地青春偶像剧时代。
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国产青春剧逐渐开始步入创作的学习期,与此同时,日韩的偶像青春剧已然步入创作稳定期。
因此,在世纪交错之际,国内的青春剧开始进入界限模糊时代,青春叙事也变得更加复杂,自我意识的觉醒,表达的多元化,都使得青春剧的议题变得更丰富,但是国内的影视产业尚且稚嫩,类型意识不足,在本土青春剧的表达上存在着移植其他文化土壤上青春剧的现象。
实际上,此时的青春剧,一方面难以割舍对时代背景与文化议题的考量,另一方面,又受日韩港台青春偶像剧影响。
在这种双向拉扯下,大陆的青春剧准备迎接千禧年。
02
千禧年后:在模仿复刻与类型自生间徘徊
千禧年后的青春剧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深受日韩、港台青春剧影响的偶像青春,另一种则是在本土视域下自生自长的颗粒化青春。
偶像青春时代的剧作品,往往体现着戏剧化表达。青春叙事的主题逐渐从青年成长中的学习生活与精神风貌转为对校园边缘文化的放大。
2001年,台湾的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在大陆播出,F4火遍中国,贫穷女孩杉菜的爱情故事广受追捧,花泽类与道明寺成为无数女孩的床头海报。
时隔两年,《红苹果乐园》播出,在故事架构上几乎沿袭了《流星花园》的套路,作为内地比较早的青春偶像作品,剧中的造型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时代潮流,五个男性角色的发型称得上是杀马特的萌芽时期,但也奠定青春偶像剧1.0时代的鲜明记忆。
包括2009年播出的《一起来看流星雨》,也同样是《流星花园》的生动复刻,而楚雨荨更是杉菜的2.0版本。这部剧成为90后青春绕不过去一个作品,楚雨荨和慕容云海的高光片段在社交网络被不停提及,衍生出无数网评与表情包,更是B站鬼畜视频的重要素材。
无独有偶,1998年的日剧《麻辣教师》在中国青春剧历史上也留下了深刻影响。
2002年,《十八岁的天空》播出,此剧同样采用复制手法,故事架构与《麻辣教师》如出一辙。但是,对于80及90后来说,《十八岁的天空》算的上是校园剧一番,蓝菲琳和石延枫的Be结局,也让无数观众念念不忘。
之后,台湾偶像剧被频繁搬上内地荧幕,《恶作剧之吻》《转角遇到爱》《微笑百事达》《绿光森林》《天国的嫁衣》《终极一班》等剧为大陆青春偶像剧制作留下了生动范本。
此后,在长达十年的青春剧历史中,将爱情故事装进青春叙事主题,把现实空间符号化作为背景容器,成为青春剧的一大现象,霸道总裁和贫穷灰姑娘成为青春偶像剧标配,而专一、多金又帅气的单身男二号则留给观众们意淫。
在相同的时空维度上,80后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版图的重要力量,讲述80后奋斗记忆的剧作在外来文化的夹击下茁壮成长,由此,在本土视域下自生自长的伪现实向颗粒青春剧也掀起了一股群体性焦虑。
赵宝刚成为这一时期伪现实向青春剧的集大成者,而佟大为则是观众对此类青春剧最脸熟的面孔之一。
由赵宝刚指导的《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被称为「青春三部曲」,在这一系列中,运用大远景闪现都市霓虹与万家灯火,标志性建筑在快速剪辑的镜头中略过成为常态。
在三部剧中,北京是所有故事发生地,而反叛与迷茫是青春主题。爱情、背叛、金钱、欲望与浪漫主义叙事相结合,励志奋斗似乎是三部剧集中的价值取向,但是在表达上却始终显得「奋斗」地不那么认真,「励志」地千奇百怪,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化励志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现实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所以导致情节虽然峰回路转,但是最终都能理所当然。
到2008年后,青春剧在追求理想激情与爱情火热中逐渐也聚焦到了青年职场焦虑上,这一时期,《丑女无敌》《杜拉拉升职记》《网球王子》等职场进阶型青春剧在市面上打的火热,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这一时期剧作的主旋律。
回望2000年到2010年的青春剧,离不开偶像二词,明道、郑元畅、立威廉等舶来偶像支撑起偶像青春1.0,而后,《一起来看流星雨》开启「模仿偶像」时代,伪现实向的颗粒青春剧则选择「重塑偶像」。
至此,国产青春剧的「模仿偶像」与「重塑偶像」阶段告一段落。
03
2010年后的范式:丧到自杀与甜到爆炸
2010年后的青春剧如同是脱了缰的野马,各种类型、多种模式遍地开花,把傻白甜、阴郁向、怀旧风到甜宠挂挨个走了一遍。
这一时期,移动互联网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几乎算是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逐渐成为视听文本的消费人群,新的媒介形式冲击着电视剧原生创作模式,媒介技术的融合使得青春剧有了更多表达途径。
而资本化的影视制作市场不停追逐风口,阶段性井喷IP成为常态。在互联网的野蛮扩张下,娱乐至死成为时代之声,影视剧市场一时成为资本欢乐场。
这一阶段的青春剧也可以说是IP化而来的小说向青春时代,小说作者的创作水平决定了这一阶段青春剧的格局。
早年的青春言情小说经过时间积累,衍生一大批书粉,而后有制作公司对其进行影视化改编,像《杉杉来了》《微微一笑很倾城》《遇见王沥川》《明若晓溪》等同名影视剧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至于小时代系列,更是将「青春」二字榨了个干净。
但是,这些剧目,由于言情标签大于青春,所以,每一款都像是《一起来看流星雨》中四位男性角色跑出屏幕,不约而同踏入影视圈,去了其他片场接戏。
霸道总裁慕容云海在《姗姗来迟》里是豪气万丈的鱼塘塘主,而忧郁文艺的端木磊则是《遇见王沥川》里多情隐忍的黄金单身汉,IT精英叶硕则是翻版游戏大神肖奈,至于暴躁的傲娇男孩上官瑞谦,依旧是各大青春剧标配男二男三,不配拥有CP。
时间线定格2013,由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大火,此后,在青春剧市场也引发了模仿热潮。之后,出现了一批以自杀、堕胎、背叛等为元素的残酷青春剧,尤以《匆匆那年》为代表,诸如左耳右耳七月八月都是其中佼佼者。
而青春电影更是重灾区,《同桌的你》《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几乎是钉在十字架上拍摄,每一帧画面都是刀尖抹糖。
太过戏剧化的青春引起了受众集体吐槽,纷纷diss「这是编剧与小说作者的青春,不是我等凡人的青春」。
此后,影视剧宣发都要用「没有堕胎、没有车祸,没有自残,没有脑残富二代霸宠校花,只有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作为宣发文案,可见,在此之前的青春剧到底有多么魔幻,受众的观剧宽容度有多么高。
到16年,国产青春剧出现了「物极必反」的现象,整个青春剧市场从丧到自杀向着甜到爆炸的趋势演变:2016年《最好的我们》《那年,我们青春正好》、2017年《你好,旧时光》《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夏至未至》、2018年《忽而今夏》《甜蜜暴击》···
此时,「你们、我们」成为青春剧剧名标配,「想当年」氛围浓厚,大家一起吃糖糖,嗑CP,回溯学生年代,遥想高中、大学。跟着这些青春剧,观众每隔几个月就要回想一遍校园生活。
但是,所幸,当代青春剧的确走出了堕胎泥潭,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最近,青春剧又陷入了「临近毕业分手-与备胎恋爱-再复合」的新泥潭。
赵宝刚老师多年磨一剑,联合流量大户郑爽奉献出大型青春群像剧《青春斗》,试图再续青春三部曲的辉煌,但是此次惨遭滑铁卢,《青春斗》评分4.4,刷新赵宝刚导演所有作品最低分记录。
早前曝光的一则海报,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海报中以5女15男的格局,通过颜色对比的手法意图表现青春的红与黑,那么也就能理解剧中女性角色为什么频繁更换男朋友,毕竟犯傻、发疯、捅娄子都要包容大度的男友善后撑腰。
跟90后谈青春,光喊口号已经走不通了,励志是个好主题,但强行正能量就显得十分「两开花」,毕竟,大多90后已经走入职场,已然窥见社会冰山一角,都是正在大学或者是刚刚毕业,对于剧中角色所处时间段的重心与焦点,再清楚不过,而赵宝刚导演对于青春的定义实在太拘泥于「不谈恋爱无青春」了。
无论是从豆瓣评分还是从观众口碑来看,《青春斗》扑街已成既定事实。
在后青春图景里,青年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基于粉丝经济与IP效应,青春剧落入了「唯流量」视野。而在网生环境下,青春议题与表达实则有很多未触及的地方,怀旧消费与唯偶像论调不应该成为青春的表达范式。
文化理论家斯图亚特·霍尔曾言及「青年文化最能够反映社会变化的本质特征」,那么,优秀的青春剧必然要与时代的文化逻辑产生共振,而国产青春剧的文化样貌能引起思考震颤的寥寥无几。
时光混沌如云,三十年呼啸而过,几代人的青春,都在这个跨度里,发生过,进行着。
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澎湃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7年度作者,新榜2018年度商业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