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立以来,达晨投资的金额,超过130亿元。看过的企业,超过百万家。做过尽调的企业,超过10000家。成功投资的,超过350家。最终上市的,达到53家。
““`
这个样本足够大,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案例。通过这些样本数据,我们总结了创业公司的十种死法,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第一种:创始人不行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相由心生”。我们将达晨系的成功创业者,弄出一个图谱,反复看,天天看,不断修正算法,最终得出:成功的创业者,他们都具有这些气质:
第一、像唐僧。创业者一定是义无反顾的。就算所有人都动摇,都觉得没有前途,他依然是意志坚定的。目标远大,心无旁鹜,勇往直前,不管杂音,坚定往前走。
第二、还像刘邦。现代企业竞争非常激烈,单打独斗只能做一门小生意,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得有合伙人团队。怎么组建合伙人团队?有没有能力培养合伙人?别人愿不愿意跟着你干?这些都很重要。
第三、情绪稳定。成功的创业者,气定神闲,很难看到他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跟他接触觉得很舒服。男人的心是被更多的委屈撑大的,创业者每天面对很多委屈,很多压力,很多乱七八糟的事,如果不具备这种素质,肯定会情绪波动,肯定没办法面对,早就失败了。创业是反人性的,为什么女性创业者比较难成功?因为女性更接近人性的本质,更容易情绪化,所以很难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第四、长期成功看人品。人品很重要,成功的创业者,真正意义的企业家,人品一定是不错的。真正好的企业家,特别低调、朴素、谦逊。外表很低调,内心非常强大,基本上说到做到,做的永远比说的好。
第二种:业务不专注
从业务上,我们发了一个问卷调查给达晨的业务合伙人,你们这么多年的投资里面,业务上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问卷的回答,第一条是专注。
我们可以看看达晨系最成功的三个案例,分众传媒、网宿科技和爱尔眼科。
爱尔眼科市值360亿,开了差不多200多家医院,他是唯一一个IPO上市的民营医院,理论上可以做很多别的专科,可以做牙科、心脏科等。很多人找他做,很多地方政府,把一些国营医院,很低价的要送给他。我们反复讨论,最后还是决定选择不做,选择还是只做眼科。因为爱尔眼科虽然做得这么大了,但是只占据了中国眼科市场不到10%的比例,中国的市场太大了,把这个事情做好就不错了,眼科还有巨大的空间。因为他很专注,股票就没跌过,一直往前走。
网宿科技上市到现在,市值增长了30倍,现在是500亿的市值,最高的时候600亿。我们当年是无法想象这个公司的,当时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甚至是非常一般的公司,这么多年就专注做一个业务,利润也做了差不多10亿,我们投的时候利润才3000万左右,增长了这么多。但是他还是集中做这一个,做大做强。
分众传媒在美国上市的时候,江南春当时收购了几十个公司,进入了无数的行业,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把主业都搞丢了,市值也一塌糊涂。最后他把那些全部砍掉了,那几十个收购的公司,全部砍掉了,回归到他核心的楼宇广告,现在看起来非常正确,利润30亿,还在增长,市值1000多亿。
第三种:抓不住资本市场机会
成功的创业者,坚定不移的抓住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
很多机构说,自己投了多少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达晨从来没有提过。达晨其实有34个公司,现在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我们的估值是可流动的,可变现的,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虚的估值。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
很多人垢病中国资本市场,但是我的结论是,中国现在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是中小企业最好的上市市场。我们的中小企业的估值,是全世界最高的;我们的中小企业上市以后的市场流动性,是全世界最好的;我们的中小企业每年上市的家数,是全世界最多的。
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很多在海外是没办法上市的,甚至上市以后的估值可能是现在的十分之一。我们这些企业,抓住了中国的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迅速做大自己。
有两个公司,做了同样的业务,一个是网宿科技,当时的市场,网宿排名第二,市场上一度认为网宿好象不行啊,是不是我们这个公司就完蛋了?流言蜚语特别多。
但是我们上市以后,因为中国市场很给力,很高的估值,一直往前走,利用好这个市场,把我们的股权激励,定增都做好,这么多年发展下来,网宿的市值,现在是另一公司的差不多100倍了,这就说明了选择比努力重要。
第四种:没有创新能力
创业成功者的共同特质,首先是创新能力。如果你的公司,和其他同行没什么差异,是同质化的,肯定是没有生存能力的,肯定是要打价格战的,肯定是不赚钱的。
差异化可能是在技术上,可能是在商业模式上,可能是管理上,反正要跟别人不一样。
有的创业者说,人家是新兴行业,肯定要不断创新,咱们一个传统行业,怎么创新?没办法创新啊!
我们投了一个养鸡场,马上要上市了。这应该是最传统的行业了吧!这个老板养鸡,每天在琢磨,怎样从鸡身上,多赚一分钱。
这个老板觉得,咱们的鸡,鸡翅膀卖得贵,鸡骨头卖得像垃圾一样便宜,他一定要把这个鸡骨头,卖出高价来。
没人要鸡骨头,怎么办?他就研发了一个叫骨肉相连的产品,把鸡骨头变成一个产品,这个产品推荐给肯德基、麦当劳,告诉你们可以这么卖鸡骨头。后来他的鸡骨头,价格卖得比鸡肉还贵。他通过创新,把一只鸡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第五种:把握不住节奏
达晨的样本足够多。一星级公司,完全失败的有11个;二星级公司,接近失败的有18个;三星级公司,可能会失败的有47个。加起来几十个亿,总数已经很大了,但我们的基金,回报是很好的,因为我们的总数,越来越大了。
我们发现,创业的节奏很重要。有的公司,做起来行云流水,感觉节奏上特别顺畅,每一步都踩准了。有的公司很努力,也很聪明,很勤奋,但是好像老是踩不到点,要不就是踩错了,跑得很累。
节奏有轻重缓急。所谓轻重,什么时候该轻资产发展,什么时候该重资产发展,这是要把握好的节奏。搞错了可能就死了,也很危险。
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不该快的时候,坚决退一步;该快的时候,坚决往前冲。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跑马拉松的时候,可能有一些人是短跑选手,开始的时候跑得很快,你可能被他干扰了,你可能被你的竞争对手的节奏干扰了,他扰乱了你自己,你乱了,你就完了,他完了你也完了。所以说把握节奏要有定力。
第六种:盲目学大公司
我们在机场书店,看到很多大公司的畅销书,都被创业者买走了。华为怎么干的,Google怎么干的,咱们就怎么干。
学习不能盲目地学,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学习大公司小的时候怎么做,而不是学习大了以后怎么做。大了以后都是戴着光环的,要学就学死了。
有些创业者,认为自己的机会太多,自己的能力很强,管理能力很强,调动资源的能力也很强,一个业务根本满足不了他。他说我的每个项目都融资,将来每个项目都上市,这个上中小板,那个上主板,还有一个去美国,这是很多企业家的梦想。
达晨投了这么多公司,发现特别喜欢多元化的,没有一个成功的,全部失败了。我们建议,创业者如果控制不住多元化欲望时,先想清楚这三个问题:
第一、你现在的业务是不是足够安全?很多公司第一个业务还在半坡爬,还有很多竞争对手,还有死亡危险的时候,就开始搞新业务,肯定是不对的。
第二、你现在的业务是不是行业第一了?很多公司还没有到行业第一,他就开始去上新项目了。
第三、你这个行业还有没有上升空间?是不是已经到天花板了?其实行业很大,中国的市场很大,全球市场很大,为什么要上这么多新项目?
好几家公司融资之前日子过得好好的,也赚钱,现金流也不错。融资后,账上多了很多钱,就特别冲动,赶紧扩张。一下子收不住了,管理也失控了,一下子巨额亏损,资金链就断了。
第七种:挑战BAT
我们还看到一个规律,企业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要挑战BAT,打败BAT的,基本上都完蛋了。
这些创业者,想的都是伟大的事情,过程中可以商业化变现的,赚小钱的机会,全部不干。他们说,我赚那个小钱干吗?我们是要做伟大公司的。
他们认为,投资人会永远支持他伟大的梦想,我有这么好的想法,投资人肯定会支持我。永远不赚小钱,资本市场一变化,就死了。
这一轮资本泡沫以后,是到了回归商业本质的时候了,首先要活下去,如果都活不下去,就别谈大公司了,先把公司活下去,再做成伟大的公司。
到底怎么赚钱?商业模式讲不清楚,创业者说得特玄乎,搞得我们都怀疑是不是自己智商不够。我们交了那么多学费以后才发现,商业模式特别复杂的公司,基本上都死了。
第八种: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共同的规律是,失败的创业者,基本都是性格问题。创业者的性格,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有些创业者特别强势,在企业里一言九鼎,像皇帝一样,说什么都是圣旨,不允许有反对的声音,这种企业肯定不行。
有些创业者特别弱势,什么主意都没有,大事小事都找投资人商量,这种人肯定有问题,拿不定主意。
有些创业者文人情怀特别多,理想特别大,每次都谈情怀,谈理想。后来我们说打住,这次不谈情怀,这次谈数字,谈财务报表,谈项目进度。创业就是一件很俗的事,就得一个一个趴着干,一块一块赚回来,每天都得关注现金流、报表、库存、CPI,不看这些,整天谈情怀,企业早死了。
第九种:不懂资本运作
创业者与投资机构,要各司其职。对于资本运作,投资机构的专业性,不容置疑。一次失误,差别可谓十万八千里。
有些创业者,觉得自己学习能力很强,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觉得自己是专家,资本市场的东西都学会了,不跟你商量,也不跟你咨询,很多方向自己就定了。
有些创业者,选择中介机构时,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凭身边朋友的主意,不听我们的意见,不和专业机构商量,最后结论是完全不靠谱,交了很多学费。
有些创业者,要不要IPO特别犹豫。要交那么多税,我要不要上市?排队时间那么长,要不要排队?审核那么严?我要不要做?犹豫的时候,一两年过去了,两三年过去了,他还在犹豫。
资本市场太复杂,作为专业机构的达晨,我们交了太多学费,看了太多案例,我们是专业的。
成功的创业者,相信专业机构的意见,做他自己擅长的事,把自己的业务做好,把自己的业绩做好,这是最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创业者一定要灵活面对这些事情,要突破自己,不要固守,要相信自己不是万能的,你不是那种什么都正确的,你要抱着这个认识。
第十种:盲目转型
过去三五年里,传统产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压力是巨大的,打击是颠覆性的。
原来那些很风光的消费品,一夜之间发现自己不行了,为什么?消费的主力人群变了,变成80、90后了,他们不看央视,原来的营销手法,比如投标王、砸广告的路子,一下子不灵了。
制造业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成本上涨,基本上没利润了,原来有利润的,现在都没利润了,顶不住,因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不够。实体店被电商冲击,移动互联网重构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压力是巨大的,是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盲目跟风转型,结果肯定是死。一下子互联网+,一下子O2O,把自己传统的那一块优质的东西全部放弃了,推倒重来,也死了。本来日子过得还行,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好,但是还可以活下去。结果盲目跟风,一下子就把自己搞死了。
不转型,早晚也得死。一些项目型公司,一些周期型公司,当时挺好,没有在好的时候,转型成为一个持续增长的商业模式,后面也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