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遭机构做空 安踏体育这是怎么了?

安踏体育距上次被沽空的时间还不到两个月,7月8日便再此遭遇沽空机构浑水的“狙击”。

据新浪财经显示,8日浑水机构所发布的对安踏体育的做空报告表示,安踏秘密控股分销商,欺骗性的提高了利润率。而9日上午相继放出的加强版,指责其有意欺骗外部投资者。

至此,浑水连环式的进攻并没有停止。据新浪财经消息,11日上午浑水又发布了对安踏的第三份做空报告,称投资者不能相信安踏斐乐店的数量。

受此影响,安踏体育8日盘中跳水跌逾8%,午后紧急停牌。次日安踏在官方微博发布澄清公告,否认浑水对其的指控并恢复买卖。复牌后跌2.44%,随后直线拉升,一度涨2.6%,而后涨幅收窄。9日以51.35收盘,微涨0.2%。第三弹的报告似乎没有对股价造成多大影响,截至目前,其股价报51.15港元,涨2.66%。

之前就有业内人士分析,针对浑水机构发布的报告“ANTA Part I”来看似乎还存在后续部分,果不其然在大家的意料之中迎来了第二次第三次的做空报告,作为港股市场牛股之一的安踏体育为何会频繁遭机构沽空?

此次,这趟有备而来的“浑水”,安踏还能像前两次一样安然渡过吗?

频遭机构做空,安踏体育这是怎么了?

为何连续遭机构沽空?

事实上,安踏这次已经是在过去的13个月内第三次遭机构沽空了。

上一次距离现在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据新浪财经消息显示,今年5月30日机构Blue Orca发布安踏体育的做空报告,认为安踏旗下品牌Fila的零售销售收入不透明,估值有34%的潜在跌幅。消息一出,安踏体育盘中跳水,股价一度跌超12%,触及43.5港元,创去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安踏体育对此强烈否认。

而更早的一次是在去年的6月。据新浪财经消息称,2018年6月12日做空机构GMT发布报告从五个方面质疑安踏体育,包括营业利润率过高、现金或预付账款等存在大量异常、涉嫌配合收入虚增现金流、存货相对于收入比例过低、预付账款相对于存货比例过高等。届时,安踏股价跌幅近10%。随后,安踏对相关指控进行否认。

此前两次的沽空事件过后,安踏股价并没有受严重影响,虽有短暂下跌,但随后反弹并一路高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沽空报告,标题带有Part I,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相继放出,后续还会不会有其他部分浮出水面?届时,安踏会如何应对还不得而知。

但就安踏的涨幅来看,近6个月涨幅达50%。而在2016年6月30日至2018年6月30日这两年里也就是做空机构GMT发布报告之前,其股价涨幅达到193%。安踏累计涨幅太高,本身就很容易成为做空的标的。

而安踏股价的高涨幅是建立在优秀财报的基础之上。据其2014年到2018年的财报显示,营收规模分别为89亿、111亿、133亿、166亿和241亿,2018年的增长速度最为迅猛,增长高达45%。净利则从2014年的17亿增长到2018年的41亿。此外,2018年全年营收同比大涨44.4%至人民币241亿元。可见,在过去的五年里,安踏始终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同时,在2018年年,安踏品牌的零售额同比增长10%至20%,以FILA为主的其它品牌产品零售额同比增长达85%至90%。

从门店数量来看,截至2018年底,安踏体育拥有10057家安踏主品牌门店(包括安踏儿童独立店)、1652家FILA门店以及117家迪桑特门店,店铺数量较去年同期均获得提升。

从产品类别来看,2018财年,服装品类的营业收益同比大涨61.4%至147亿元,占据总收益的61%,比例较2017年提升。鞋类收益为86亿元,增幅达22.5%,配饰则增收43.9%至7.6亿元。

安踏各项业务的发展都呈现了积极趋势。与此同时,大举推进海外并购措施,展示出了疯狂的苗条。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发展苗条,加上好看的财报数据以及股价惊人的涨幅才让安踏成为了各大沽空机构的标的。

当然,安踏在市场表现强劲的背后,同时也潜藏了相应的市场风险。

安踏光鲜业绩增长的背后 暗藏市场隐患

尽管安踏在行业内表现突出,但体育品牌竞争赛道上也同样存在着众多的风险。

1、全球运动鞋服市场规模增长态势之下 运动品牌市场竞争加烈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运动鞋服产业竞争态势与行业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全球运动鞋服市场规模总体呈增长态势,从2013年的2306.4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3165.5亿美元,同比增长37.2%。这意味着,全球运动鞋服市场发展空间依旧有望提升。

市场前景引来各大运动品牌在行业内的加速赛跑。除了本土的李宁、特步、361度之外,还有着国际上的强大竞争对手耐克和阿迪达斯。作为国际巨头的耐克和阿迪达斯在整个行业内就已经占据了海量的市场份额,不论是从奥大型赛事的赞助还是整个品牌对全球的影响都占有优势。比如,在2018年世界杯球赛中,阿迪达斯和耐克对32强球衣的赞助占比分别达到37.4%和31.3%,占整个赞助情况的近七成。

就国内品牌而言,目前安踏虽然身居大哥位置,但依旧不能忽视李宁、特步以及361度的穷追不舍。李宁去年凭借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赢得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打造出了“中国李宁”的影响度,现再度回暖之势。特步也是深耕跑步领域在运动鞋类早已完成转型。而361度近年来的发展虽然不尽人意,但如今已经开启了品牌重塑的计划,后期发展虽不得而知但仍旧不可低估。

行业内各大品牌的争相瓜分市场,对安踏而言或多或少都会造成影响。面对内外夹击,想要应对市场的千变万化,安踏怕是要拿出足够的功夫才能进退自如。再者,自身业务虽有业绩的华服做遮掩但依旧可以窥得其在业务方面的弊端。

频遭机构做空,安踏体育这是怎么了?

2、主营业务遭瓶颈 FILA业绩或将遇天花板

据2018年安踏的财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大涨44.4%至人民币241亿元,净利润增长32.9%至41亿元。其三大主要业务营收,鞋类营收86.3亿元,同比增长22.5%,服装营收147.1亿元,增长61.4%,配饰营收7.59亿元,同比增长44%。

作为主营业务的鞋类营收增速明显被服装以及配饰甩在了身后。同时,相关服装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安踏目前的问题是主营业务放缓,安踏成人和安踏儿童目前发展瓶颈期已到。

此外,安踏引以为傲的业绩引擎斐乐时尚运动发展竞争加剧,没有初创发展的迅猛或遇天花板。

FILA是2009年安踏从百丽国际手中收购的。在安踏的重点打造之下,效果十分明显,通过相关数据便可以看初见端倪。其2014年开始盈利,2016年其营收已经占到了真个安踏体育营收的20%,2018年甚至占到了40%达106亿元,。

安踏业绩的暴增的原因,业内共识是FILA的驱动,同时也呈现出了过分依赖FILA业绩的状态。

而目前FILA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国内很多品牌都在收购这样的国际品牌,竞争加剧,虽然定位中高档,但是网络布局大众化,由FILA带来的所谓奇迹或许也会因此而走下神坛。

那么,由此带来对安踏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此前的kappa与FILA略有几分相似,同样都是租借来的品牌,在国内市场都取得成功走的路线也是运动+时尚,主打泛体育人群,主推运动服装。然而,短短几年,kappa失去了持续创新的能力,在中国市场呈现大幅缩水。

加之,服装本身就是一个容易过时的产品,过于的依靠其带来的业绩增长,也会增加所要承担的风险。再者还需面对H&M、优衣库等高街时尚休闲品牌的强烈冲击,未来FILA的发展能否照旧也是未知。

但至少可以知道的是,对FILA过高的期待对安踏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

同时,在成本支出方面,广告及宣传开支比率上升,由2017年的10.6%升至12.1%。另据悉,安踏将进一步增加在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的店铺比例,预计安踏门店将达到10100至10200家,FILA门店达到1800至1900家,DESCENTE则计划渗透一二线城市。如此一来虽扩大了经营范围,但随之而来的成本压力也不容忽视。

面对这样的一些市场窘境,未来安踏将会迎来怎样的发展?

未来的安踏想要安然蹚过各路“浑水” 依旧需要稳扎稳打

安踏强化自身品牌的一大法门可以说是频繁收购大品牌。

自收购斐乐以来,通过重点调整,驱动了安踏体育的业绩暴增。这也让安踏在收购路上一发不可收拾。而最受关注的便是由安踏牵头的收购亚玛芬体育一事。

收购亚玛芬的交易高达360亿元人民币,按照安踏持股57.95%的比例来看,其需要准备约209亿元。但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安踏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约93亿元。

那么对安踏而言收购亚玛芬意味着可以快速接轨国际,也将是其发展的一大机遇,但其面对的收购资金以及众多整合和消化难题也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当然,安踏能够在体育品牌市场拥有当前的地位也跟他的市场战略分不开。未来如果能在保证国内市场份额的前提下,成功收购亚玛芬之后,在国际上获得与耐克阿迪比肩的地位也不是不可能。

安踏走国际化路线的想法也是早有野心和决心,其创始人丁世忠说过“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未来会否成为“世界的安踏”还需要时间来见证,但就目前在体育品牌的这一赛道来看,安踏想要顺利蹚过各路“浑水”,仍然需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成长。

而这次浑水机构的三轮轰炸是不是尾声我们也无从知晓。安踏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度过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安踏没有拿出诚意来证明浑水的报告内容是虚假的,其股价或将继续面临压力。在脆弱的市场环境下,届时投资者还会不会继续买单,我们也只能再看事情的下一步发展了。

本文来源:港股研究社(公众号:ganggushe)http://ganggu.meigushe.com/—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理解世界,专注报道港股企业,对港股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关注我们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