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是你身边的普通人,疾病让他们变得不普通。”两年前水滴筹推出的第一支公益宣传片开头这样说道。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撰文/柴鱼
那个片子里,有想用笔描绘更广阔世界却患有T淋巴癌母细胞四期的21岁青年王永豪,也有患有白血病的8岁女孩许嘉文,而她最大的愿望是有朝一日妈妈能给她编头发。
但这些还不是最揪心的,片子里所标注的“以水滴筹免费大病筹款用户真实故事改编”才最让人难过,就像韩国关于人性的电影,人人都恐惧看到真实故事改编字眼一样。
因为真实所以存在,因为存在所以想要改变,因为改变所以想要世界变得更好。
一个人的价值不止在于拥有的金钱,而是帮助过多少人,而一家企业的价值也不止在于营收是多少,而是为这个社会甚至世界做出了多少贡献与改变。
近些年不少互联网公司都在提倡科技向善,想要用科技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IBM说人才是科技的尺度,其价值观与责任决定了科技的未来,腾讯也开始用科技向善去拥抱互联网的下半场。
对于以“病前保障+病后救助”为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健康保险排头兵水滴公司来说,商业向善也正在影响变革整个保险与公益行业。
一
公益不简单,不简单也要做
过去几年互联网公益一度是有别于共享经济的风口,互联网的发展让公益变得年轻和鲜活。
民政部数据显示,互联网募捐场景正在越来越多元化,一些平台推出了行走捐、积分捐、消费捐、阅读捐、企业配捐、虚拟游戏捐等创新方式,受到公众的欢迎。根据分析,80后、90后如今成为互联网募捐的主流,00后也开始参与互联网公益。
公益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不简单也要去做,而互助与大病筹款的发展,就是互联网公益往前走的直接体现。
不可否认,网络大病筹款与互助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它们让需要紧急救助的求助者们拥有了一个求助渠道,降低了求助者获得帮助的难度,并提高救助的及时性,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们解放了社会大众的善意,提高了人人公益的程度。
去年中国慈善联合会通过新一批会员申请,水滴筹、水滴公益位列其中,正式成为中国慈善联合会会员单位。联合会介绍,水滴筹、水滴公益用互联网技术,让困难大病家庭或患者有一个筹款通道,未来,需要这种技术对整个行业带来突破和创新。
王娜4岁的小女儿嘉慧患上了白血病,进行治疗需要至少60万的费用,后来王娜看到山东教育卫视的大型公益互动帮扶栏目《益呼百应》,找到了栏目组,各方努力下,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帮这家人在水滴公益平台发起筹款。最终,1,5828次的爱心帮助,为小嘉慧带来31万余元治疗款,成功进行了移植手术。
《我不是药神》里因昂贵药物负担不起而无能为力等待生命流逝的人,也是生活的另一面,重大疾病的治疗费一般在20-50万之间,重疾所需的药物大部分都是自费,医保无法报销,这些都在加重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摧垮人的心智。
国家癌症中心曾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一万人得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一生中大病率在20%以上。而在艾瑞咨询发布的《健康保障行业研究报告》里,截止2017年,中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高达388.2户,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人们需要公益,也需要更好的医疗保障,根据官方数据,截至10月底,水滴互助已经有7302位会员获得互助金,累计金额超过10亿元。退伍军人孙先生在妻子怀孕的时候被诊断患有鼻咽癌,在水滴互助获得的帮助让他及时得到治疗;11岁的恩睿小妹妹患有淋巴细胞白血病,水滴互助的会员们为她均摊的30万互助金,让她得以在最佳时机接受移植手术。
对社会来说,互助是社保商保的一种补充,而对于患者而言,是希望与新生。
如同水滴公司的创始人沈鹏上半年所说,能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在健康的时候有保障,在得病的时候能够迅速拿到一半资金,这就是最初创业的初衷。投资人李开复曾经说过:“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机器相比,智商上没有什么优势的,但人有无法被科技和智能取代的特点,那就是人性。”
二
拥抱变革,保障下沉
水滴与拼多多、趣头条、快手一起被媒体称为“下沉市场四大天王”,是其中唯一一家根植于互联网保险保障业务公司。不过沈鹏不是特别喜欢这个外号,他觉得这个名字并不完全符合水滴的定位,但是水滴在下沉市场的确沉得比较深,一不小心就沉下去了。
往往沉下去之后再往上飘就会停,但是沈鹏觉得下沉市场更需要水滴的业务。
随着中国逐渐走向老龄化社会,社保基金压力的加大,大病筹款、网络互助与互联网保险如今被外界称为大病重病的新“三大护法”。而水滴早在2016年就开始深耕布局三个领域,上线水滴互助、水滴筹和水滴保险商城。
一开始水滴互助业务刚成立的时候是奔着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去的,第一年的时候都是一些85后、90后、互联网科技从业者以及金融科技从业者,但现在用户结构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数据可以发现,水滴公司有70%以上的用户分布在互联网圈大热的下沉市场。
这并不是偶然。下沉市场意味着红利,也代表了“脆弱”——他们曾经是传统商业保障方式最难以触达的人群,也是健康保障意识最欠缺的人群。但是这样的境况与空白,正在被水滴等公司改写填补。
2018年11月,水滴公司启动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温情中国责任行”,相继在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西成功落地,在当地开通大病求助热线,帮助困难大病患者发起求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019年9月,水滴互助正式启动“病友互助计划”,这不仅是网络互助行业首例面向轻疾带病人群的综合型抗癌互助计划,而且是健康保障领域首例不限轻疾病种的健康保障产品,可以覆盖到更多的轻疾带病人群。对商业保险意识欠缺的下沉市场用户来说,这无疑又是个好消息。
水滴互助还将线上的“经济上共御风险”,延伸到线下的“精神上抱团取暖”,大大激发了会员的自发性。如今,水滴互助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30个城市互助社,已经吸引了2400多名会员代表,成为行业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提供健康保障之外,水滴在诸多领域都有动作。
比如,教育助学——水滴公益发起了“温情巴蜀•闪闪红星”水滴乡村童书馆捐赠、收集困难儿童的“心愿清单”等项目。
又比如,消费扶贫。
2017年1月,水滴筹的筹款顾问团队在与求助者沟通中发现求助者大多来自农村,求助者家里种植的优质农产品常常因为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而卖不出去。为此,水滴公司推出精准扶贫电商平台——水滴集市,依托水滴平台进行销售,为贫困家庭进行电商帮扶。
上线以来,水滴集市为贫困县农民售卖小米、蜂蜜、山药、土豆、柿饼、枸杞等各类土特产品,数千个贫困家庭受惠于水滴集市的助农电商项目。
三
暖心商业
对于水滴而言,它的更多意义不只在于互联网,而是在于水滴互助、水滴保险商城、水滴筹和水滴公益共同支撑的暖心服务模式。
水滴的暖心服务模式是:当用户未曾罹患大病之前,可以通过水滴互助和水滴保险商城提前购买健康保险保障,但若是没能未雨绸缪,一旦患大病陷入绝境,依然可以通过水滴筹和水滴公益进行求助。所以,水滴筹和水滴公益可以在线为困难大病患者和群体筹款,高效筹集救命款;买不起高额商业保险的用户,可以通过水滴互助以低至一年几十元的分摊,换来一份“大病得30万互助金”的保障;下沉市场用户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在水滴保险商城找到一份合适的健康险。
截至2019年9月底,水滴筹为困难大病家庭累计筹款金额突破235亿,水滴公益联手公募基金会为困难群体累计筹集善款近2.8亿元,水滴互助金额超过10亿元,水滴保险商城单月新增签单保费超过7.5亿元,成为互联网健康险平台的领军者。
如同沈鹏所言:我们希望有一天,全中国的人都能因为水滴公司的努力而变得有保可医;我们希望有一天,这个世界不再有家庭因为医疗资金短缺而发生悲剧。我们希望有一天,很多人会因为水滴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温暖。
显然,这是一段长跑,好在,这个社会虽不缺少苦难,但也从不缺少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