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天眼查的“越界”

传播学者克罗斯曾将谣言公式进行了展开: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

 

疫情当下,举国上下合力抗疫,也更需要注重因谣言引发的次生灾害。如果套用上克罗斯公式,有“事件重要性”这个最大基数,谣言“杀伤力”可想而知。

 

故:辟谣也成了互联网抗谣的第二战场:BAT的辟谣板块,使得谣言只能“以小时计”;“两微一抖”辟谣运动,同样功在一时。

 

而纵观互联网诸多现象,一如银币有两面,在抗疫的辟谣中即有积极斗士,也有扯后腿者。这个有趣的现象,和“口罩现象”是同理,有人在借口罩贡献力量,就有人在用口罩在敛财。

日前微信群里,有一个使用天眼查“查询中小企业详细信息”教程的视频流传,视频里以院士的“名字”作为示范,暗中“挑唆”含沙射影,并指向奋斗在一线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

 

“谣言止于智者”是一种理想情况。放在疫情当下实难普世,民众民智不齐,不乏吃瓜和“传讹者“,过度放大民众情绪或者扭曲“抗疫”,暴露的一如“口罩现象”,不过是借着热点蹭一波流量,圈一波VIP。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企业的尺度。类似天眼查越界“辟谣”,或许也是一种互联网在类似大疫当下的业界反思。

 

“越界”,不过是流量的“昙花一现”

 

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可以说是“低头族”的福利:信息快速获取;也是一种“信息茧房”,信息被喂食,而非出自刚需和选择性判断。

 

越是全民抗疫关键时期,筛选和传播什么样的信息,其实考验的就是互联网平台的坚守。

天眼查官方微博也积极参与了疫情相关的话题,自1月31日至今,至少发布了十条以上疫情相关的微博,旗下App里相关截图置于其中,难免有“蹭流量”之嫌。

 

仅此,其实无伤大雅。而如果“越界”,就是引发民众的“抗疫”关注点转移的不当。

2月4日,该公司官微参与#饶毅建议武汉病毒所长辞职#话题(目前已被删),内容涉及抗疫前线成员的私生活等情况。而结果是,围绕武汉病毒所的许多新闻在后来都被证实为谣言。不久前,新浪微博的CEO @来去之间 就在自己的个人账号上发帖表示,这个(爆料)账号是假冒武汉病毒所的人员,其IP地址也是来自境外。

 

2月5日,该官方微博上又发布了一条和李兰娟院士相关的微博,看起来是“辟谣”,在配图中却放了一张特殊的图片。虽然,“极光财经”发布的公号文章因为不属实已被删除,可这条微博截止笔者发稿时仍然存在,作为企业官方微博如此“行事”,已经大大越界。

微博截图

该公司很积极的参与着“疫情”相关的问题,2月4日李兰娟团队宣布实验结果,2月5日上午极光财经的文章发布,5日下午该公司官方微博就进行了跟进,可见对于热点的反馈很迅速。

 

可在需要“辟谣”的方面,反应却似乎很迟钝。

这些信息若在平时,不过喂食一些吃瓜爱好者。而在疫情当下,企业需要传递的核心是什么?其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滴滴案件时,平台发布嫌疑人画像,乃至悬赏,彼时已有“僭越”之谈。

 

对天眼查或许同样如此,以“名人”新闻作为“引流”方式,通过疫情之外的周边关注点刺激网友来带动App热度和下载量。对一个平台而言,实则是构筑了眼球性的“疫情舆论场”,吸引更多的吃瓜群众。既不利于前线的积极抗疫,也带偏了节奏。

 

疫情谣言的恐慌情绪,和疫情周边的眼球舆论,或许短期引发次生灾害不一,长期论,均不是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理性举措。

 

抗疫当下,以花边作为职责的“僭越”。也不过是短期的泡沫式繁华。

 

谣言能带流量,亦能反噬

 

谣言伴随着争议,有争议就会有流量,可大多数公司都会选择第一时间辟谣,原因就是谣言的发展是不可控的,往往会超出大家的预期。

 

以李兰娟院士的谣言举例,事情起源于“极光财经”发布的内容《李兰娟院士重磅推荐新药为其儿子名下公司出品,只经过体外细胞初步测试》,后来被证明为子虚乌有。可有网友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木杉瞭望”,在2017年曾多次出现在天眼查官方搜狐号、新浪财经头条发布的文章内容行文之中,而且《李》这篇文章还引用了天眼查的截图。在天眼查发布的官方微博里,也有相似的配图发布。

 

而在微信群里传播的搜索“名人”公司信息的视频教程里,开头10s时间都在介绍天眼查。一个网友就私信作者,或许这出戏不过是自导自演。

 

疫情之下,互联网之下的“谣言”更甚,在于打破了地域限制。当下,国外类似推特(Twitter)等平台,也开始出现包括李兰娟、终南山等院士的相关内容。

 

互联网发展至今,不让其成为“谣言”土壤一直是长期课题。于监管部门是,于互联网平台而言,亦是。

 

特别疫情当下,不仅不能成为民众“谣言”出口,平台本身同样不能僭越扭转舆论场,造成公众的误读、误解。

 

作为工具类App,天眼查平台中很多内容本来来自公开渠道,本就存在一定的“误读”可能性。况且同名同姓的企业主有很多,也存在企业信息注册不规范的情况,如果以此为“证据链”,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以光速传输,企业应力所能及的辟谣,这是责任,也是保护自己的一个手段。若虚与委蛇,觉得对自己没有影响,甚至认为有利于自己,就放任不管,一旦引发网友不好的联想,就将自受其害。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呼吁每家互联网公司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辟谣”中来,重大事件面前,谣言会以千奇百怪的“面目”存在于互联网世界。

 

谣言的危害能有多大,既取决于信息的透明度,也取决于网友的判断水平,所以说打破信息模糊这一链条是扼制谣言的最好的途径。平台做到应尽的义务,才是杜绝一切潜在危害的最好办法。

 

有时候谣言也能带来“流量”,可这种流量宁可不要。因为,它真的会“反噬”。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