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来自Canva)
近日,华为公布了数条自动驾驶方法和系统的专利,进一步提升了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影响力。不过,这并非国内企业首次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近年来国内企业对自动驾驶的热情日益高涨。
6月27日,滴滴在上海首次进行自动驾驶技术试运营;3月17日,百度Apollo在重庆建设自动驾驶测试基地;6月24日,腾讯发布了自动驾驶仿真平台TAD Sim2.0,开启了商业化进程,一时之间巨头企业纷纷在自动驾驶赛道发力。
而素有“钞票粉碎机”之称的自动驾驶行业,距其技术成熟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如此情形下,巨头们为何对自动驾驶行业青睐有加?
巨头涌入的自动驾驶赛道
2015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先驱者百度宣布自动驾驶部门成立;2016年,腾讯成立自动驾驶实验室;2017年10月11日,阿里成立达摩院,设立自动驾驶部门。至此,国内BAT三巨头全部入局自动驾驶赛道。
除BAT三巨头外,国内其他领域的企业如滴滴、四维图新、华为等知名企业也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
2018年,华为发布了OceanConnet车载平台及昇腾系列芯片,为自动驾驶行业的车企提供芯片方面的技术支持。今年6月,滴滴在上海试运行了自动驾驶汽车,在自动驾驶技术探索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海外企业中,特斯拉、Waymo、博世等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也有亮眼表现。目前,谷歌旗下的Waymo以17846.8公里的平均公里接管数领跑自动驾驶行业,国内的小马智行、百度以1365.6公里及329公里的平均公里接管数分别处于第5位和第7位。
海内外众多企业入局,刺激了更多企业进入自动驾驶行业。路透社消息显示,2018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初创企业已经超过240家。随着众多企业涌入,自动驾驶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
虽然自动驾驶备受资本追捧,但其产业链商业化仍不成熟。那么,自动驾驶行业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商业巨头竞相涌入?
大佬为何偏爱自动驾驶?
2008年,“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让人们开始对自动驾驶技术寄予厚望。如今,在5G、大数据、云计算、IOT等多项新兴科技的支持下,智慧城市也一步步由理想变为现实。而自动驾驶作为智能城市的基石,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作为IOT技术的最佳实验场所,汽车是多个平台交互的最佳场所,其智能化的背后是万亿级的市场。众多头部企业入局,正是看中了自动驾驶巨大的市场潜力。
IHS调查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将超过60万,2035年将达到2100万辆,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面对万亿级的市场规模,商业巨头们自然垂涎三尺。
除巨大的市场规模外,自动驾驶产业链还涉及云计算、汽车制造、视觉传感器制造等多个领域,这也诱使众多企业希望能借助自动驾驶切入产业链,从而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羹。
同时,自动驾驶也是巨头智能生态的重要切入口,对巨头的生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自动驾驶就是华为的车联网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为对于自动驾驶自然是志在必得。另外,自动驾驶行驶中产生的数据集,对于大数据企业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多重利好下,商业巨头们追捧自动驾驶也就不难理解。在国内众多自动驾驶企业中,百度目前处于领先地位;而在基础层的系统及芯片制造领域,华为、阿里等企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海内外的技术之争
在自动驾驶领域,国内企业大多都以L4为目标,但距真正的L4水平仍存在差距。目前,国内企业中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最接近L4水平。2018年,百度路测已经超过了14万公里,纯视觉感知系统已经达到了L4级别,在业界处于领先水平。
在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层面,国内的四维图新、科大讯飞、敏实集团等企业都有所建树。其中,四维图新以数字地图、导航技术著称,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交互功能则更受欢迎,而敏实集团的摄像头、传感器技术则相当强势。
在系统平台等基础层面,阿里的Alios系统、百度的Apollo系统及华为的Oceam Connect系统均已投入使用。此外,华为、百度在芯片领域也建树颇丰,华为的昇腾910芯片,其算力已经达到350tps,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不过,国内的自动驾驶技术与国际高端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例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逼近L5级别,比国内企业L4级别要高,其自动驾驶路程也超过了48亿公里,和国内企业相比,其运营经验也更为丰富。
虽然国内自动驾驶技术还处于落后地位,但在未来仍有弯道超车的机会,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一方面,国内的通讯网络建设已经布局多年,并实现了大面积覆盖,这对自动驾驶技术云端数据传输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企业纷纷发力自动驾驶,赛道竞争日益激烈,国内企业在自动驾驶技术上也在不断取得突破。
蓝图虽好,挑战不小
作为智慧城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自动驾驶技术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其技术端的难题也在不断得到突破,实现L5级别的成熟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为必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城市中自动驾驶会成为人们日常出行选择的普遍方式。
此外,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国内的自动驾驶技术在IOT建设上有着人口密集、工业化基础良好、全国整合市场的三重优势,能为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很大助力。不过,蓝图虽好,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
首先,自动驾驶是个极度“烧钱”的行业,投入动辄以亿计,并且盈利周期极长,使诸多入局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而能够在行业立足的,都是能够稳定提供资金来源的巨头。
其次,传感器设备的高昂成本,也是阻碍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程的“拦路虎”。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价格居高不下,而高成本必然造成高售价,进而让众多心仪自动驾驶技术的用户只能望而却步。
在技术不成熟、高成本的多重挑战下,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实现仍需要较长时间。毕竟,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比拼的不仅是企业自身实力,更是从芯片制造到终端产品的整个产业链的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