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利与道德,资本如何取舍?这是市场老生常谈的话题。
不过,近日一系列公共事件再度引发公众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近有资本“抄底”某在美上市公司股票,因公司涉某违背道德的公共事件,后资本方虽予以辟谣,市场热议却未消弭。远有趣店赴美上市,虽有校园贷起家“原罪”,但因其净利润高企,依然受到资本热捧,招致舆论口诛笔伐。诸如此类,在资本市场并不少见。
资本市场,究竟有没有道德底线?
道德底线,还要回归到资本市场语境下。正常情况下,股票价格代表了企业长期的资产价值,某些事件发生时,公司股价虽然大幅下跌,却难以改变其行业地位、市盈率等核心指标,很多时候更多是股民对事件的应急反应。因此,现实是,倘若投资者认为公司具有成长性,“抄底”无可厚非。
然而,资本逐利是否意味着没有边界?换言之,资本市场中一些股票,本身来看极具投资价值,但存在一些道德瑕疵,该不该买?这个话题的深层含义在于,经济发展是否应该道德化。
事实上,类似争议广泛存在于经济活动中。
被美国经济理论界引为经典的是“企业的职责就是赚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ilton Friedman曾说:“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这是将经济视为不具备任何价值目标的“纯粹的经济”而言,这样的观点现在依旧占有市场。
2011年,哈佛大学哲学教授桑德尔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将一个关于钱的伦理困境扔给了台下学生,即“桑德尔之问”——金钱的购买力边界在哪里?“桑德尔之问”实际是经济学所涉及的正义性、社会性话题。
著名政治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巨著《经济与社会》中强调,经济取向须以设法满足对有用效益的欲望为取向,他认为,经济行动主要以物质利益驱动,以效用为导向,但也要顾及其他行动者的行动。
这一理念与现代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不谋而合。后者将普通公众、社会都纳入到了间接利益相关者的范畴,即公共利益——我们都不是“路人甲”,因此,我们要“顾及其他行动者的行动”。而这,也成为了现代经济学伦理或正义论的重要工具。
在这个意义上,为短期利益而购买或“抄底”有道德瑕疵的股票值得考量,因为,我们要顾及“其他人”的公共利益,否则无异于“自戕”。
正因如此,经济发展道德化不仅是内在要求,更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点在人与人互动日益频繁的今日更为适用,对他者利益的损害看似收割了自身利益,但在难以窥见的产业链条上,你我实则结成了共同体。正因如此,“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渐渐不被主流价值所认同。
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道德约束机制,环境保护就是一例。以美国为例,美国环境保护署曾向公众提供了一份“美国排放毒性化学品目录”,这份目录本身不对减排进行任何强制规定,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份“非强制”目录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如果存在排放问题会付出高昂代价,消费者不再消费其产品或服务,机构也对其股票“用脚投票”。环保本身是一个道德问题,包括我国资本市场在内,环境保护已成为一个“硬约束”,即有环境保护问题的公司不能上市或者被惩罚。
不过,其他更广义上的道德约束力量,尤其类似“抄底”有道德瑕疵的股票的行为,还缺乏制度性安排和社会氛围。有观点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其实是无数个体突破资本市场道德底线后,一种咎由自取的集体惩罚,不得不承认确有一定道理。
那么,在经济道德化的进路上,我们又能做些什么?笔者以为,需要从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