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联合31家企业成立“洪流联盟”,程维明确称“滴滴不会自己造车”

本文来自连线家,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明确指出,滴滴不会自己造车。

4月24日上午,国贸的万豪酒店某宴会厅中,有中国汽车圈一半的掌舵人在此齐聚。

他们之中包括电动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和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以及新造车势力风云人物蔚来创始人李斌、车和家创始人李想等。而“组局”的人是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

滴滴出行宣布组建“洪流联盟”,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在发布会现场解释了“洪流”之意,“洪流是线下的钢铁制造洪流,也是线上的信息汇聚洪流。”

当然,吸引中国汽车圈大佬们同台的显然不是这句话,而是滴滴的三大未来发展方向。按照程维的预判,未来的汽车和出行、硬件产品和软件服务的边界会越来越融合。滴滴对于未来十年的愿景是:

    • 第一,成为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服务超过全球20亿用户和50%的出行需求,其中共享出行是一个明显的增量市场;
    • 第二,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推广超过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
    • 第三,希望滴滴成为全球智能交通技术的引领者。目前,滴滴无人驾驶、智慧交通领域进行投入,未来交通将实现线上化、智能化。

其中能够直接触动汽车圈大佬的无疑是第二个目标,“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

在2017年,滴滴平台已经聚拢了26万辆新能源汽车,这个数据几乎占到2017年电动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一,滴滴的短期目标是2020年,平台新能源汽车达到100万辆,这是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制定的电动汽车存量目标的一半。

“比亚迪很早提出了电动化的理念,但我们不想成为先烈,在电动商用车领域比亚迪已经做了很多尝试,但是在乘用车领域,我们相信滴滴的社会责任感,你们会把问题解决掉。”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

而除了比亚迪,基于同一前提加入滴滴“洪流联盟”的还有一份来自整车制造、零配件、电池等行业的31家企业大名单:

北汽、博世、比亚迪、宁德时代、长安汽车、奇瑞、联通智网、车和家、大陆集团、东风、东风悦达起亚、一汽、广汽、吉利、汉腾、华泰、江淮、零跑汽车、四维图新、国能NEVS、雷诺-日产-三菱、上汽乘用车、时空电动、桑德集团、富电集团、特来电、丰田、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威马汽车、蓥石汽车、众泰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李斌虽然在台下落座,蔚来汽车却并未出现在这批大名单之中,蔚来资本作为首汽约车的股东方,且李斌多次发表过“创造拥有乐趣”的言论,蔚来汽车未加入“洪流联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就电动汽车行业整体来看,补贴政策正在退坡,而电池关键技术能量密度和充电效率则仍然面临难以攻克的瓶颈,发展10余年的电动汽车产业面临的消费市场考验似乎才真正到来。而滴滴作为日单3000万的共享汽车公司,拥有相对限制性的城市运营场景、海量的出行需求以及可控的车辆运维体系,似乎是目前电动汽车最合适的应用平台。

更为重要的是,除了拥有刚性的模式和体量优势,滴滴也正在将其转化为能够让车企以及其他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实际触及的解决方案。

“每个月在滴滴平台上面有超过2100万个司机把他们的车拿出来共享,这些汽车来可能自于一百多个品牌、上千个车型,但没有一个是为共享设计,为共享定制的。今天所有的汽车,绝大多数是司机个人拥有。”程维的言外之意十分明显,目前滴滴的共享理念仍然是信息对接和梳理,而尚未建立能够自身高度可控,并且可以实现产业结果导向的共享模式。

“未来会出现专业的汽车运营商去整合用户需求,定制化汽车的设计生产,重资产的拥有和运营,并且提供整套的后市场的服务。”程维说。

程维同时表示,滴滴在过去两年时间已经做了一些尝试,“我们自己的租赁公司车队今年会突破5万辆,绝大多数是新能源汽车,这些车在滴滴平台上运营可以实现盈利。”不过,程维明确指出,滴滴不会自己造车。

而是在接下来的合作中,将联合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探讨共享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标准制定,开发新一代为共享而设计的汽车,并推动大规模运营。

此外,在4月16日,滴滴出行宣布成立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该平台将涵盖已有的汽车租售、加油、维保及分时租赁等多项汽车服务与运营业务。而滴滴将将面向车企、零部件企业等合作伙伴推出三大开放平台,将上述汽车运营服务产业链条上的机会开放给合作伙伴:

    1. 网约车租赁和运营开放平台,该平台将面向汽车长租和运营商,提供位共享定制开发的新车、二手车资源,以及融资租赁、上牌、充电网络等服务,目前,滴滴旗下的“小桔充电”已经可以提供标准化的即时充电服务;
    1. 分时租赁开放平台,将提供车辆解决方案、停车场、充电网络等资源;
    1. 汽车售后市场开放平台,将提供保险、零部件、汽配供应链、保险技术和培训等资源。

此外,滴滴出行汽车出行服务平台总经理陈熙表示,除了上述三大平台,滴滴还会将流量、大数据、产品运营能力和渠道网络等资源向联盟伙伴开放。

“刚刚过去的2017年,滴滴服务了74亿次用户的出行,最新我们每天服务的用户订单超过了3000万笔,4000万人次。这个数字背后代表了今天滴滴已经成了中国乃至于全球最大的交通运输网络。”程维表示。

这句话除了明确标榜滴滴的体量,其另一重意义,无疑也在附加滴滴作为一家出行巨头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滴滴出行对模式进行重塑,并面向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开放入口和资源,是明确要在成本控制和社会义务双重驱使下,全力推动电动化或者新能源化。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是因此会在补贴退坡之后,得到一席缓冲之地,从而走出产业围墙,还是在共享模式的不同门槛下,走向另一重结果?

至少这份“31家企业”大名单之外透露了些许信号,一些企业已经保有一丝警惕。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