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风暴威胁之下 沃尔玛联手谷歌、UBER打响零售反击战

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之后,一改往日低调沉稳的形象,大有横扫零售、科技领域之势。在零售业这个亚马逊赖以发家的领域,原有的巨头也终于无法再默默忍受市场份额的锐减。沃尔玛在今天接连宣布两个重磅合作:与Uber合作加快杂货配送业务的布局、与谷歌合作推出语音购物挑战亚马逊的Alexa。而这两项合作的内容,目的都十分明显:要把亚马逊拿走的市场份额夺回来。

Uber助力 布局在线零售配送业务

据外媒报道,沃尔玛本周宣布正在测试一项配送业务,目前该业务测试的范围包括达拉斯、奥兰多、坦帕市和菲尼克斯。这些城市的顾客在线选购商品之后,可以选择一项售价9.95美元的送货上门服务。而帮助沃尔玛提供这项服务的正是近期丑闻缠身的Uber。

近年来,沃尔玛一直在布局其杂货配送业务,最初的试点是在丹佛和圣何塞进行的,当时沃尔玛是用自己的卡车和工作人员进行配送。如今,Uber加入了这项测试。

2016年6月,沃尔玛开始在菲尼克斯测试其配送业务,并于今年3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坦帕市。沃尔玛在其试点的每个城市设置了五个配送点。本周,沃尔玛再次扩大了试点范围,在达拉斯设置了8个配送点,在奥兰多设置了4个。

沃尔玛最初探索在线零售的时候,更多是选择让用户在线选购然后去门店自提的模式,而且这项业务已经全面展开。目前有超过900家沃尔玛门店提供杂货自提服务,去年为600家,而前年只有100家。

对于沃尔玛来说,门店自提仍是在线零售的主要模式,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店员、仓库、停车位等资源。同时,沃尔玛现有的顾客群体仍然更倾向于选用门店自提的购物模式,这些顾客通常对价格极为敏感,而且并不住在市区,而是在固定时间开车进城选购。

在配送业务试点城市居住的顾客,在线选购之后会出现两个选项:门店自提和送货上门。选择这两种服务的要求都是购买的商品总额不低于30美元,且送货上门要加收近10美元的服务费。顾客在购物和付款页面也不会看到配送业务由Uber提供的提醒,但是会在服务完成后收到一封有相关内容的邮件。

沃尔玛拒绝透露关于这项业务与Uber分成的情况,也拒绝透露该项业务的销售额、用户数量和回头客数量等信息。不过,据沃尔玛最近发布的财报,其在线杂货业务正在“飞速增长”,反映出沃尔玛电商业务强劲增长的趋势:在线零售交易额同比增长了60%。

联手谷歌 尝鲜语音购物

从9月末开始,顾客可以通过Google Express购买沃尔玛的商品。这是沃尔玛沃尔玛电子商务主管马克•洛尔(Marc Lore)刚刚宣布的合作内容,这两家巨头为了对抗亚马逊选择了联手。

Google Express是一个在线购物平台,用户可以在上面购买塔吉特和沃尔格林等零售商配送的商品。沃尔玛的商品还可以通过Google Assistant语音助理和Google Home智能音箱购买。也就是说,当顾客使用搭载了Google Assistant的硬件时,可以通过语音购买沃尔玛的商品。 沃尔玛用户还可以将沃尔玛帐号与谷歌帐号绑定,从而获得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

沃尔玛和谷歌的市值总和接近8940亿美元,其合作称得上是强强联手。沃尔玛可以通过这次合作增强其在电商领域的实力,在零售行业更好地与亚马逊展开竞争。谷歌则能扩充Google Express的产品门类,并通过数字助手和Google Home强化其原有的购物平台。

除了与沃尔玛组建联盟外,谷歌还宣布对Google Express展开调整,更好地挑战亚马逊Prime。谷歌目前的年费为95美元,与亚马逊Prime 99美元的年费相仿。在调整之后,当顾客的购物额达到门店设定的额度时,就可以提供包邮服务,并承诺在1至3天内送达。例如,沃尔玛最近规定,超过35美元的订单均可享受2天免费送达服务,所以通过Google Express购买的沃尔玛订单满35美元便可享受包邮服务。

这项合作的推出,也正是为了应对亚马逊的Alexa。由于亚马逊更早入局,沃尔玛不甘心再错失语音下单这个巨大的市场。之前的报道称,亚马逊计划在2020年之前售出1.28亿部搭载Alexa语音助手的设备。于是,在科技与零售联系最紧密的智能语音下单领域,科技巨头谷歌与零售巨头沃尔玛达成了合作。

沃尔玛和亚马逊在零售领域的竞争已经人尽皆知,沃尔玛已逐步通过收购和投资开发新的电子商务技术对亚马逊的扩张做出了回应。沃尔玛最近几年已经投资数十亿美元收购了Jet.com和Bonobos等企业。谷歌与亚马逊也在电子商务、云计算、数字助手和智能音箱等多个领域也存在竞争关系,这些都是推动这次合作的因素。

结语

在亚马逊以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之后,与老对手沃尔玛在杂货零售业务上的重合就越来越多,竞争也愈发激烈。沃尔玛只有不断探索最适合自身的在线零售服务模式,才能保住其市场份额,虎视眈眈的亚马逊正是沃尔玛变革的动力所在。

亚马逊在多个领域的强势入局,无疑会引来该行业内原有霸主的回击,而新旧更替也是必然。至于谁走谁留,最终还看谁能抓住顾客的需求。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