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区空无一人是全国屈臣氏的普遍现象。

本文来自连线家:体验区空无一人是全国屈臣氏的普遍现象。

一年多以前,屈臣氏开始尝试着在门店营造体验氛围。

在第七代和第八代店铺中,屈臣氏将体验功能强化,除了开辟一块由体验台和座椅组成的体验专区,为大规模扩容的彩妆品类配备智能试妆设备,屈臣氏还联合DR.WU、卞卡等品牌打造了专门的护理和化妆服务专区。

这时的屈臣氏已意识到,自身店铺优势正遭受电商的严重冲击,它能想到的最佳解救办法是,顺应线上线下融合大趋势,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线下体验、线上交易的新零售品牌。

“未来的售卖窗口将更多走向线上,线下门店必须赋予更多体验服务功能。所以屈臣氏对门店的体验功能非常重视,它希望借此重新赢得年轻顾客,强化顾客粘性。”一位与屈臣氏常年合作的供应商表示。

但显然,这个目标不容易实现。

日前,品观网记者在武汉市某核心商圈的一屈臣氏门店蹲点3个小时后发现,全程竟无一人进店体验试妆,站在体验专区的一名男彩妆师整个下午都处于空置状态。

这并非个别现象。“体验区空无一人是全国屈臣氏的普遍现象”,记者从多位接近人士得到了一致答案。

顾客为什么不进屈臣氏做产品体验?或者说,在体验销售已经在本土专营店大行其道的当下,屈臣氏为何做不好?

原因有很多。

第一,从商业模式上类比,屈臣氏的产品丰富,活动丰富,价格优惠,偏向于流量型的快销店,其强项是商品的管理和运营。服务型的体验区目前只能作为补充,不太容易应用于原有模式中。

第二,与体验销售强关联的彩妆品是屈臣氏的薄弱项。另一关联品类面膜在屈臣氏的价格带也偏低,其毛利难以支撑时间成本。在屈臣氏,彩妆品类和体验区形成了一个闭环,彼此相互影响。

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的能动性太差。尽管屈臣氏引进了体验设备和体验品类,但体验销售不是增加了关联产品就可以,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人。凭什么吸引顾客体验?服务的标准化如何落地?这是零售巨头屈臣氏亟待解决的。毕竟连锁规模越大,服务的标准化就越难实现。

从过往屈臣氏BA的销售特征可以直观看出,他们成交的目的性十分强,一时半会难以接受付出时间成本给顾客做体验。另外屈臣氏目前也没有出台关键举措,比如相关激励机制来推动人员在服务上的转化。所以便出现了BA“只动嘴、不动手”的普遍现象。

“我正在跟屈臣氏进行对接合作,他们虽然内部在做改革,但现阶段的重点是加快引进高价值进口品。至于强化门店的体验价值,落实到细节上还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时间。”上述供应商向品观网透露。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零售专家说,屈臣氏的强项在于产品,劣势在于顾客互动。类似这种流量型店铺的优势已经被电商抢走。所以屈臣氏需要重新规划品牌的系统性优势。

尽管今年3月新上任的屈臣氏中国CEO高宏达正在快速推进内部改革,包括大规模引进彩妆品,以及推出线上美妆问答购物平台“莴笋”等举措,但在改革过程中却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尽管屈臣氏号称拥有6000万个会员,但实际上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僵尸粉”,他们与店铺基本是零互动。而屈臣氏却期待立足于这些粉丝做粘性,推出莴笋,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无缝链接。

想把短板做成优势肯定不现实。上述专家坦言,他个人非常认可高宏达的改革方案,但当下屈臣氏最需要做的事情似乎是,强化店铺与顾客的互动和粘性(特指线下的互动),将顾客管理和BA管理进一步精细化,提升其作为一家零售门店最本真的价值。

问答社区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