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众点评不会被放弃?

表面看美团和大众点评是各走各路,实际上殊途同归,都是在推动生活服务行业升级。

 

“几日没更博,听说有人在想我?”

2月25日,@大众点评 官微发出这样一条动态。联系近日满天飞的“美团关掉大众点评App”的谣言,不难看出 @大众点评 这是变相地在向用户“报平安”。

上周,一篇名为《“大众点评”即将消失,前路未定》的文章中写道“大众点评这一大众熟悉的品牌即将迎来变数,将被改名或直接放弃”,称其可能会被整合进美团App之中。

大众点评已经成立15年,平台积累有大量忠实用户。美团是国内生活服务领域的领跑者,一举一动都为各界所关注。该文很快便传遍网络,掀起不小的舆论风波。引得不少用户担忧,大众点评会弃大众而去。

随后美团官方站出辟谣,称大众点评会一直以独立App的形态存在,“关掉大众点评?用户不答应,我们更不答应!”

在熊出墨请注意看来,用户的担忧属实多虑。无论是从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以来的发展轨迹,还是从美团未来战略层面进行分析,大众点评都不会成为美团崛起的“牺牲品”。二者各有所长,并将“不忘初心,坚守陪伴”。

文:彬彬(熊出墨请注意)

花开两朵,各有所长

熟悉大众点评的用户肯定对寻找吃喝玩乐的方式有着更多不同的感触。曾经需要手动搜索附近的餐厅,通过搜索菜单和点评信息来决定是否要吃,而如今,打开大众点评首页就会收到附近吃喝玩乐信息的推荐,推荐的形式也从以前的图文升级到小视频,更为直观,更容易“种草”,地理位置+信息流+短视频的推荐方式让很多用户重新发现“近在咫尺”的好店。

这与大众点评一直在深耕的内容领域密不可分,这几年来,几乎每次改版都围绕着用户体验和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内容为核心。

早在2016年,大众点评推出V9版本,为用户带来其成立十三年来最大的一次改版,就已经开始往内容方向去靠。围绕“发现品质生活”,大众点评V9版主要设置了点评头条、为你优选、智能搜索等功能。

而当时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仅一年,对于改版,美团给出的理由是:通过对数亿用户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团队发现了城市消费者的三大诉求,丰富的吃喝玩乐决策信息、量身订制的场景化消费引导和更“懂”用户的搜索体验。

不难看出,从那时起,大众点评就已经被赋予以内容驱动消费的定位。而近两年发展过程中,这一定位变得更加明确。

(大众点评首页信息流推荐)

尤其是2018年,大众点评推出V10版本,再次进行品牌升级。现在打开大众点评App,首页除了原有的美食、电影、酒店、娱乐等服务之外,内容明显已经成为其重心。信息流的智能推荐,附近用户上传的内容,各个城市吃喝玩乐攻略,以及达人安利等等,这些板块的出现都在映证着大众点评从工具到内容平台的战略转型。

事实上,大众点评承载着用户对于吃喝玩乐购信息的需求,与内容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用户通过大众点评看到的内容,会更贴近消费场景,比如餐厅、咖啡厅或者SPA馆,点开就有地理位置信息、店铺介绍、人均消费以及特色信息介绍,可以直接引导顾客到店,进一步的提升了用户体验。让消费者寻找店铺信息和做决策的路径变得更短。

在业内人士的分析中,以内容刺激流量增长,流量供给商户最终促成交易,这正是当下互联网环境里最适合大众点评的路径。

再来看美团,在“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之下持续开疆拓土,餐饮到电影票务到酒旅到生鲜超市再到出行,美团已经从工具成长为生活平台。

(美团首页商家推荐)

打开美团App,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差异一目了然。虽然在发现一栏也有各种内容推荐,但首页“商家推荐”、“猜你喜欢”、“热映电影”等卡片设置,对于商家来说导流更为直接。不仅如此,外卖点餐、预定酒店、购买电影票等服务都放在最为明显的位置,体现以“交易“为核心。订单页各项业务的整合,以及美团钱包和其他服务的展示,无一不在体现着美团以交易为核心的生活平台属性。

综上,美团和大众点评作为美团点评集团的两大支撑,都是在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服务链条。并且,二者侧重点各有不同,花开两朵,各有所长。如果说用户手机里必须要装的APP名录中,大众点评和美团都是必不可少的。

两驾马车,超级平台加速前进

熊出墨请注意在之前文章中曾把美团点评比作超级平台,如拼图一般,将其拆解则能看到多个细分业务,美团和大众点评是其中最大的两块。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谣言虽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美团和大众点评对未来方向都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美团App部、点评App部以及后台支持部门的成立,合理的分工加科学的组织结构,为超级平台的加速前进奠定基础。

而在这之前,美团和大众点评在业内的领先优势就已十分明显。以餐饮和酒旅为例,美团2018年Q3财报披露,当季美团餐饮外卖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84.8%,毛利19亿元,实现287.3%的高速增长。到店及酒旅业务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46.8%。

此外,多方数据证实,美团外卖在国内已经领衔“631”格局。如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显示,美团外卖占据62%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酒店业务,美团2013年入局,与行业其他玩家相比并不占先机。但后来居上,2017年,美团国内酒店间夜量突破了两亿大关。2018年3月,单月间夜量便超过携程、去哪儿、艺龙三者之和,跃居行业第一。

大众点评作为另一驾马车,一直在争夺内容领域话语权的路上狂奔。为扮演好决策工具这一角色,2017年大众点评基于用户评价大数据推出了“大众点评必吃榜”,旨在解决用户吃饭选餐厅的难题。2018年,大众点评又推出黑珍珠餐厅指南,被业界称为“大众点评版米其林指南”。

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8年生活服务到店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美团点评为消费者提供诸多辅助决策的信息,“稳居第一梯队”。细项维度评价中,大众点评在“推荐/评论对我有帮助”的评价获得最高分7.9分,领先美团、口碑、百度糯米等其他App,足以证明大众点评之于用户的重要性。

因此,谣言发酵的过程中网友才会一边倒地为大众点评感到“可惜”,甚至有评论称“没有点评,我每天都不知道吃啥,每天使用点评APP超过5小时,认识了各路大神,打卡各地美食,写点评发帖子,爱生活爱点评。”

殊途同归,助力生活服务业升级

两大用户平台并存,不仅是出于满足用户多样需求的考虑,更是综合考量商家实际情况的结果。

不同于其他电商,生活服务商家种类繁多,业务形态也更为复杂。美团App中目前已经列出的服务已有60多项,涵盖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作为用户和商家的连接器,平台要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商家发展?

深耕多年的美团点评双平台战略一出,无论是需要内容驱动,还是交易驱动的,抑或是内容和交易双重驱动的服务,都能做到有效覆盖。

比如大众点评首页信息流推荐中靠前的“丽人”、“玩乐”、“美食”、“旅行”等,这一类服务的共同特点是偏向体验型。如果没有已消费的用户发布的UGC内容,其他用户在消费之前能够参考的信息可能仅有商家一方给出的服务简介,后者的可信性和导流效果明显不如前者。

较为典型的,“丽人”这一栏能够看到大量瑜伽、舞蹈、理发等服务和商家推荐,点开之后不仅有真实的体验点评,还有服务、环境、效果等多个维度的评分,用户也可以在评论区做进一步交流。

另外,对于那些内容驱动并非刚需的服务,美团点评也能兼顾。超市、便利店等商家就是代表,长期做线下生意的他们需要线上销售平台作为增量渠道。美团在2018年7月份上线闪购业务,涵盖超市便利、生鲜果蔬、鲜花绿植等众多品类,一方面拯救“忙急宅”用户,另一方面把传统商家搬到线上,将平台巨大的流量共享,帮助商家更好更快地实现触达。

熊出墨请注意在《从Q3财报中看美团酒店的“三级火箭”》一文中也有写过类似的内容,美团利用此前积累的经验和能力,通过分析用户的消费数据,对合作的酒店商家进行针对性改造,从而提升业绩表现。

所以,表面看美团和大众点评是各走各路,实际上殊途同归,都是在推动生活服务行业升级。这无疑也在佐证着文章最开始的判断,大众点评不可能被放弃。相反,两者正在更深入的整合和协同,发挥出超级生活平台的势能。

作者:熊出墨请注意链接:https://www.pintu360.com/a63025.html?s=7&o=0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