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个人信用15载:支付有信,商业得宝

一个人人自觉守信的图景,终究还是加速赶了过来。

 

今天每天产生数亿 DAU 的淘宝网,在最初的几个月,一直被一个棘手的问题困扰——先付款还是先发货?

这个平台希望把商业世界最基础的行为,交易,给搬到线上进行。但他们很快发现,网站很活跃,上线不到一个月注册人数就破万,但却没有产生多少交易。

2003 年,互联网方兴未艾,中国网民总人数不到 8000 万,十个人里最多挑出一个上过网的。至于 C2C 电子商务市场就更小了,全行业交易额只有 11.6 亿元左右。

那时看来,把真金白银汇给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然后指望对方发来货物,和「赌博」没什么两样。

按照阿里巴巴合伙人、当时加入淘宝不久的倪行军(花名:苗人凤)的说法,「先付款还是先发货,是个永恒的难题,谁都不相信对方,最终陷入死循环」。

怎么做,才能让买卖双方产生信任,让交易的「最后一公里」在线上完成?

没有人意识到,这个困扰着他们的难题,已在不经意间触碰到现代经济的基本要素,并且将在这之后的十多年里,将中国的商业时钟拨快一大步。

0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自古以来,讲求诚信是中国人的「君子美德」,但这更多是在道德层面上的要求,缺乏硬性制度约束。实际上,这种情况一直到 21 世纪初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在个人信用层面,几乎仍然是一篇荒漠。

在中国古代,皇帝大权独揽,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个金融体系都围绕着中央集权建立、展开。这使得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具备了很强的资源动员能力,也陆续出现了很多的早期金融创新。

比如说,秦朝开始就有了方孔圆钱的统一货币;唐代出现了商业汇票体系「飞钱」;到了宋朝,中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质货币「交子」,比欧洲提前了四百多年。

但问题是,因为对「私有财产」的界定和保护不够明确,因此民间的、个人的信用意识被压抑了。用北京大学金融系唐涯教授的话来说,「历史上,我们只看到有官家的、皇家的信用,没有民间的信用,所以民间信用的意识就培养不起来。」

美国对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领先中国近一个世纪,1860 年就出现了第一家私人信用机构,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形成一张极为庞大的社会信用网络,将所有人裹挟其中。

上千家地方级的征信公司,主要隶属于三大征信巨头:益博睿 Experian、艾克飞 Equifa 以及环联 TransUnion。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征信服务公司掌握着全美近 3 亿人的信用资料,每天产生大约 200 万份信用报告,年营收均在 10 亿美元级别,并且直接与美国公民的社保 SSN 号码挂钩,从襁褓到坟墓,伴随每个人的生老病死。

信用报告重要到什么程度?

信用好的人,不仅银行批复贷款申请时非常迅速,而且还可以享受更低的利率,购买各类财产保险时也是如此,甚至于许多华尔街名企,在招聘员工时也对个人信用状况有审核门槛。

一方面,信用是重要的经济资产,直接当钱花。另一方面,个人信用是「人品」的衡量标准,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就得不到其他人的信任,不被允许参与到价值创造的链条中来。

如果我们继续深究,个人信用的基础其实是行为数据的沉淀。你在商业世界的每一次消费、借贷、偿还,都事无巨细的被记录下来,进而描摹出一个人的真实信用样貌。

没有数据,信用体系就无从谈起。

美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信用卡开始普及,消费数据通过 IT 系统完成回传、沉淀。而中国在 1985 年由中行发布第一张具有透支功能的贷记卡、直到 1995 年才发行第一张符合国际标准的信用卡。

90 年代时,中科院工作组曾经提出过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但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流动性又强,以当时的技术基础根本无法实现。

一步慢,步步慢。像制造和化工业那样花费数十年埋头追赶的故事,似乎又要再一次在信用赛道上演。

02「货币是穷人的信用卡。」——麦克卢汉

有意思的是,尽管美国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上遥遥领先于中国,但在电子商务这个领域,美国人也有不能解决的难题。

淘宝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eBay 在发展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电子商务的饱和,而是如何最有效地防止网上交易的欺诈行为,也就是失信行为。

尽管 eBay 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和欺诈行为做斗争,但一直未能彻底制止这种现象。比如一些欺诈团伙,利用 eBay 交易反馈系统的漏洞,先以很便宜的价钱卖掉一些几块钱的小商品,获得很高的正面反馈比例,然后卖几百、几千美元的大件商品,收了钱就逃之夭夭。

eBay 商业模式的根本缺陷就在于,没有解决交易双方的信任问题,无法控制买卖双方的资金流动,因此很难根治网上商业欺诈。

中国当时的商业基础决定了,需要另辟蹊径解决网络交易的信任问题。

阿里巴巴前高管波特·埃里斯曼回忆,马云曾对他说「支付宝和 eBay 的 PayPal 不同,不是提供买卖双方直接的支付功能,而是提供一个类似第三方的服务,这将克服中国电子商务的一个最大障碍,即买卖双方之间缺乏信任。」

受论坛上用户讨论的启发,淘宝团队逐渐明晰了解决信任问题的办法,「担保交易」。

所谓担保交易,就是指买家在下单后,先将货款打给淘宝的第三方账户,淘宝确认货款入账后,通知卖家发货,最后在买家确认收货无误后这笔货款再由淘宝转给卖家。

今天看起来似乎只是很简单的一处流程优化,但就像加缪说的那样,所有伟大的创新都来自于微不足道的开始。谁也没有想到,在 16 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流程优化,让所有人敢于在网上给素未谋面的人付款购物。

2003 年 10 月,在日本留学的中国人崔卫平将一台九成新的富士数码相机,以 750 元的价格挂到了淘宝网上。因为当时这款相机市售价 2000 元,很快就有人想要购买,但是买家在中国西安。

在那个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年代,交易卡在信任的死循环上。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崔卫平发现了新上线的担保交易模式,并且最终在淘宝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做成了这笔交易。

这是淘宝的第一笔担保交易,也是「支付宝」的第一笔交易。交易清单至今仍然挂在黄龙时代广场 B 座支付宝大楼一层大厅的墙上。

因为解决了信任的痛点,很快,担保交易模式就覆盖了淘宝 70% 的订单,2004 年底,支付宝正式与淘宝分拆,独立运营,到 2019 年 1 月,支付宝全球用户超过 10 亿。

我们前面说到,数据是信用体系的土壤。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产生的电子支付环节,自然而然地将每一笔交易数据留存下来。

平地起高楼,中国不需要再走一遍铺信用卡 IT 设备的老路,而是直接迈入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时代。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截至 2017 年 10 月,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超过 81 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之首。

但在移动支付平台上一步完成支付不是一蹴而就。2010 年以前,电子支付要跳转数个页面才能完成,支付成功率仅 70%,马云在支付宝年会上怒不可遏,「烂、烂、烂到极点」。

一年的技术攻关、一家家国有银行的软磨硬泡,终于,快捷支付首次实现了支付账户和银行账户的直连,支付成功率提升至 95%,从而刺激了移动支付的普及。

诞生 2011 年的条码支付和智能手机潮,则彻底激活了线下的数千万市场主体,一寸见方、不起眼的二维码,打通了千万小微市场主体的经营数据——水果摊、早餐铺,用收钱码经营就能使用支付宝的「多收多贷」服务,不用抵押任何资产。

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教授方汉明近日在中国举办的一个顶级学术会议上表示,支付宝最大的社会贡献,就是帮助中国商业社会重建了信任机制。

03「你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那里买来了东西,你把包裹交给一个陌生人,一个你从不认识的人将会把你的包裹送达。」——马云

前不久,专利数据库的查询数据显示,支付宝专利申请首次破万,超过 Facebook、亚马逊,甚至也超过了孕育出支付宝的阿里巴巴。尽管数量庞大,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上万件专利申请中发现一个规律——每三件里,就有一件是与「信任」相关。

支付宝这 3000 多件与信任相关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支付、区块链、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领域。从 IPR daily 联合 IncoPat 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来看,这两年支付宝重兵布局区块链技术,目前拥有的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全球最多。而这一前沿技术最核心的价值,也正是信任。

比如全程溯源公益善款的来源及用途;溯源奶粉、大米等商品的来源及流通;将电子发票上链,将票据造假成本提高到无利可图的程度等等。

据《金融界》报道,2018 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 9 万亿,整个电子商务赛道的交易规模超过 37 万亿,粗略计算,比 15 年前翻了数千倍。今天的枝繁叶茂,离不开人们可以在交易中信赖彼此。

过去几年出现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利用支付宝的信用授权,超过一定标准就可以享受到「信用免押」,实质上,就是信用资产化,一个人过去好的守信行为不断累加,就能够直接当钱花;比起钱来,信用还可以越用越多。

去年 6 月,铁路部门开始公示在火车上有过不文明行为的旅客名单,「霸座哥」们将被惩罚在一段时间内不允许铁路购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违章成本。

一个人人自觉守信的图景,终究还是加速赶了过来。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