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的演变:与其“当观众”,不如“共决策”

文|李北辰

年复一年,每至辞旧迎新之际,各种晚会便纷至沓来。尤其在刚刚过去的跨年夜,晚会供给端的充盈,让很多观众疲于在不同晚会之间“跨越”,从而疏于体察“晚会”二字对应的时代变迁。

很少有人察觉,晚会是不同时代“大众文娱生活”与“媒介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

前者不难理解,有资格站在年末晚会的表演者,基本代表了每个年代观众文娱审美取向的最大公约数。

但理解晚会变迁的另一条线——技术演变,则常常被外界忽视。事实上,过去近40年,人们看晚会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信息技术的更迭,这种迭代一次次带来观众的体验革命。

技术变革之快,总是超乎保守者的想象。这条完善用户体验的革命之路仍在继续,而且这一次,它开始涉及一个更本质的问题:晚会,究竟为“谁”而办?

晚会的演变:与其“当观众”,不如“共决策”

 

这一切,还要从38年前第一台春晚谈起。

 

晚会技术简史

1983年除夕,春晚第一次以现场直播形式出现,现场只有200名观众,60多名演职人员;没有专业主持人,马季说了3段相声,李谷一唱了7首歌;演播室只有600平方米,设备陈旧,灯光简陋,甚至出现节目编排疏漏——但就是这样一台比现在大公司年会都寒酸的春晚,拉开了晚会技术变迁的磅礴序幕。

晚会的演变:与其“当观众”,不如“共决策”

 

事实上,春晚延续至今的传奇,乃至所有晚会形式的开启,都受益于电视的逐渐普及,正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电视将“大众传媒”的属性发挥到淋漓尽致。

当然,彼时中国电视机保有量不到5000万台,且大部分是黑白电视,比现在的iPad大不了多少,电视直播技术也较为落后。很多年纪稍长者都记得,1985年春晚决定把舞台搬到北京工人体育馆,但因电视技术不足以支持新场地的直播,整场晚会拖了6小时才完成,事后还引发央视在《新闻联播》中向全国观众道歉。

晚会的演变:与其“当观众”,不如“共决策”

 

到了90年代,电视全面进入“彩色时代”。从90年代至今,电视技术突飞猛进。从最早的彩色CRT,发展到十余年前成为主流的液晶电视,液晶电视的演化,也从灯管发展到LED背光源,从2D到3D,从HD到2K和4K,甚至如今的8K。

除了电视的发展,科技带来的观看晚会的体验变迁,同样发生在终端的多元化。进入互联网时代,很多人看晚会的方式,从以电视为单一媒介的“后仰文化”,转向以电脑为代表的“前倾文化”,首届中央电视台网络春晚在2011年出现,还在2015年首次开放除央视网外的网络直播。

而在随之而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当4G网络普及后,人们参与晚会的方式,除了让“台网互动”成为热点,更是让观看渠道变得多元,智能电视,手机,平板,你可以用各种“大小屏”自由观看。

这还没完,随着晚会的日趋增多,你还可以用不同设备多屏观看,譬如通过曾被父辈津津乐道的“画中画”模式,实现一部手机+ipad的四屏观看,你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观看内容。

但这还没完,技术的演变永远没有终点,这并非观看晚会的最终形态。

 

无数的“第一次”

不知你是否察觉,追溯看晚会的技术变迁,有一根贯穿始终的主线:更好的观看体验,往往意味着给予每个观众“选择权”。

顺应这一逻辑,关于晚会下一步的技术迭代,现在应该有了明确答案:内容供给方式从中心化向去中心化演变,给予人们更大的选择权。

首先打破常规的是爱奇艺。他们将在1月15日直播“全球首台多画面互动直播超级晚” 2021爱奇艺为爱尖叫晚会,该晚会最大不同在于,它是首个“以用户决定”为导向的晚会:观看视角,节目顺序,谁能上台,全部由每一个具体的观众——也就是“你”——亲自决定。

具体来说,你可以通过投票方式参与互动,选出节目顺序,表演嘉宾,返场艺人,红包弹幕等晚会元素,深度介入到晚会流程的各个环节,第一次为自己“定制”节目内容。

晚会的演变:与其“当观众”,不如“共决策”

 

在观看方式上,你第一次能够在晚会中体会到如天眼般的“全局视角”,用一屏同时观看多个区域,包括晚会主画面,等候区,后台区,戏剧区。无论台前还是幕后,你可以在同屏的四个画面里自由切换。除了主舞台的节目,你可以看到后台游戏,艺人排练,艺人候场等不同场景(最有趣的是,等候区同时也是艺人social区,包括火锅局,麻将局,电玩局,养生局等party式场景)。真正的重点是,不同于一般晚会的被动接受,这些画面切换,不是导演“想要你看”,而是你自己“想要去看”。

另一方面,在观众遇到很多个“第一次”同时,参与晚会的艺人也要迎来很多个第一次。可以预见的是,他们将要面对极高的不确定性,面对未知,被动出场,即兴登台。

其实,充满未知的何止是一场晚会亦或是一次表演,对于挑战、对于梦想的“第一次”,每一位创造者都有着独家珍藏的记忆。比如青年演员李现,就是通过在爱奇艺播出的《河神》第一次真正被很多人看到并喜欢;导演吕行抱着试水心态拍了在爱奇艺的第一次作品《无证之罪》,在网剧市场不算完善的情况下尝试12集体量,最终获得了出于意料的认可;邓珂更是第一次独立执导剧就是与爱奇艺合作的《了不起的女孩》……这些例子还有很多,他们都涉及同一个主题,打破自身的天花板。

而这场即将到来的2021爱奇艺为爱尖叫晚会,也正是凭借技术创新,打破了此前直播互动体验的天花板。它告诉我们,在同质化严重的当下,一台出色的晚会,不仅是流量+热搜,不仅是明星确立自身地位的标尺,更是只属于“你”一个人的盛宴。

嗯,可能只有很少人记得,1983年的春晚虽然是直播,但也允许观众打电话点播节目(那时电话也是新鲜事物)。可以说,从38年前的电话点播,到38年后的“为你而播”,很好地诠释出科技创新带来的体验革命。

 

第一人称视角

不难发现,这台晚会的技术创新,都可归纳为四个字:以“你”为主。将每个人从模糊、被动的“大众”概念中抽离,真正变成“你自己”。

事实上,互联网的出现曾引发一次次“去中心化”浪潮,其诞生至今就是一个不断将选择权交还至个人的过程。移动互联网更是如此,它将每一个具体的人搁置在世界中心,其最佳视觉化案例,就是当你打开手机地图里的那个小蓝点。如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尼克·比尔顿在《翻转世界》中所言:“你朝街上任何一个方向前进,无论哪个方向,整个画面都会随你的位置移动,这是个重大转变,在纸张世界,地图和位置是以地方或地标为根据,而不是你的所在地。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起点,数字世界跟着你走,而不是你跟在它后面。”

这是一个很好的隐喻。

传播学有一句经典名言:“从来没有所谓的大众社会,只有生产大众社会的方法”。在旧技术约束下,晚会只能是中心化的,将每一个具体的观众,编织到一张叫做“大众”的网里;但在新技术条件下,这种基于大众传播的晚会既显得不够高级,又有些不合时宜。

进一步讲,进化心理学家说,人类对“晚会”最原始的心理需求起源,来自采集狩猎时代的部落化篝火,祖先们围在篝火边进行祭祀与狂欢,因此至少在大众传媒时代,晚会的意义是家庭聚合的仪式或图腾,是负责制造一场“集体狂欢”。

但在分众时代,可能除了春晚,所有晚会的“合家欢”属性都在变弱。这意味着,即便面对同一台晚会,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选择偏好,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第一人称视角”。然而,也许是对“晚会”这一古老形式的认知惯性,“第一人称视角”的观看需求此前并未被满足(尽管它已经在体育直播等领域出现),现在爱奇艺通过技术创新,弥补了这一空白。至于这台晚会究竟能为你带来怎样的用户体验,1月15日你得自己去看。

晚会的演变:与其“当观众”,不如“共决策”

 

我最后想说的是,过去几年,各种晚会让人应接不暇,但当“节目拼盘”日趋丧失吸引力,当“整齐划一”日趋变得不讨喜,也引出一个此前不曾有过的问题:晚会,究竟为谁办?

如今,这个问题在技术上已经有了明确答案:为你——节目顺序你来排,多个视角你来选,谁上舞台你来定,红包弹幕你来玩。也就是说,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台“为你而办”的晚会,它值得你去体验。

作者:李北辰,媒体专栏作者,关注技术驱动带来的社会变革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