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5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通报:“扫黄打非”部门调查发现,微博平台上色情引流现象突出,长期未得到遏制。
在2020年3月至5月,微博已经开展过为期两个月的“蔚蓝计划”内容生态治理专项行动。在治理期间,微博共治理重点位置的内容( 包括热门微博主贴和色情低俗相关信息)约26.5万条,处罚相关账号2.3万个。2020年12月,针对热门评论中存在的色情导流行为,微博又开启了新一轮的“蔚蓝计划”。
为什么才过一个月,微博再次被“扫黄打非”部门点名呢?重拳出击下,为什么微博上的涉黄现象依旧存在?涉黄的微博,究竟是无辜者还是色情传播的“帮凶”?
升级的色情引流与滞后的内容生态治理
据微博表示,微博平台管理方在“蔚蓝计划”整改中主要采取了技术审核过滤、人工主动巡查和用户投诉等方式,对其中可能涉及违法犯罪的相关信息将上报主管部门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人工加技术的结合,并且接受用户投诉,整改看似全面,但治理深度并没有达到预期。
在用户投诉上,反而有网友投诉微博,举报色情信息后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微博的技术审核过滤和人工主动巡查在面对反侦察能力极强的黑产账号,并不能尽全功。
据相关媒体报道,网络黑产在微博上色情引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在热门评论下,发放引流地址,将目标人群引至站外。
2.在流量大的地方将目标人群引至个人主页,经过多级跳转,引流至站外。
在微博没有专项整治平台涉黄现象之前,热搜评论下是黑产的重点资源位。用户通过热搜评论就能获得色情引流的站外链接,黑产从微博引流的成本极低。虽然微博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封禁了大量账号,但大都为僵尸号,对黑产的打击力度有限。
第二种方式,黑产先从流量大的地方发布正常评论,通过团伙作案的方式将评论置顶为热门评论,吸引用户点击其个人空间,达到引流的目的。隐蔽些的会跳转多个账号,甚至多个平台,以大号为做掩护为小号引流,小号对接站外。
同时黑产会不断更新换代引流词,比如已经被高度曝光的关键词“喝茶”、“上车”等。面对反侦察能力极强的黑产,无法预知其关键词,微博的技术审核并不能有效过滤色情信息。
而通过人工主动巡查获知关键词,再通过技术审核过滤的方式效率很低。平台不能有效的监管,导致微博上的网络色情一直存在。
网络色情屡禁不止的原因还有以下两种:迎合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有可观的消费群体且愿意为之花钱;在用户的“强烈”需求、巨大的利益空间下,投机分子铤而走险。
在网络时代,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各大网络平台,同时网络平台也是不法分子引流的主要渠道,只有各互联网企业加强内容整治,才能最大限度的扼制网络色情。
然而,如今各大网络平台商业化脚步太快,内容生态治理上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人员、技术的投入,都无法跟其企业规模相匹配。
内容生态治理的效率决定了微博的变现空间
互联网行业的核心是流量获取和变现效率。
在成长初期,UGC内容平台为了迎合资本的需求一心求增长,平台对用户的态度是放之任之,美名其曰为“海纳百川”。等用户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良莠不齐的用户就会造成内容生态劣化的现象,若不重视内容生态治理,最终会反噬企业的变现效率。
微博作为一个偏新闻属性的内容平台,用户打开微博的主要需求是了解讯息,但劣化的内容生态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最终造成用户流失。
热搜可以买,并且长期被明星霸榜,营销号和水军的垃圾内容污染了平台环境,饭圈对骂的事情在评论区时常发生,以及微博的“精准投放”充斥着大量让用户反感的广告。这些现象都造成了用户对微博粘性的降低。
据微博财报显示,2019年Q4月活跃用户5.16亿,2020年Q1~Q3月活跃用户分别为5.50亿、5.23亿、5.11亿,微博月活用户连续两个季度下降,2020年Q3月活用户甚至低于2019Q4的月活用户。
用户月活决定了微博变现能力。
微博的变现渠道很单一,据微博2020年Q3财报显示,微博净营收为4.657亿美元,广告和营销营收为4.167亿美元,广告和营销收入占净营收的89%,微博的商业变现渠道主要是广告营销。
移动产品广告变现的黄金公式是“广告收入=活跃用户数*商业流量比例*人均广告展示数*广告点击率*单次点击广告价格”(Ad Revenue = DAU * MTR * AvgAdImps * CTR * AdPrice),在公式中,活跃用户数是互联网企业广告变现的核心。
流量要足够大和流量具备转化率是互联网企业流量变现的前提条件。当一个网络平台活跃用户减少或者活跃用户增长速度降低,那么这个网络平台在广告商眼里的广告投放价值就会降低。
2020年6月10日,微博因在蒋某舆论事件中干扰网上传播秩序,以及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等问题被责令整改,关闭微博热搜一周。
停更一周不仅造成微博月活大幅度下降,又因为刚好卡在电商618窗口期,已经规划好的品牌宣发和商业广告投放都因此受到了影响。因此,无论是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净化网络空间,还是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微博必须加速内容生态治理。
然而如今的微博想要达到良性的内容生态运作,成本太高,且无法在短期内达到获得显著的成果。
微博的UGC内容生态属性决定了平台需要用户畅所欲言,提倡个性化是UGC的主要特点。在发展初期微博对用户的管控偏松,到现在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甚至有些劣化的内容生态本就是微博加速商业化后的产物,比如饭圈互骂的现象。
同时,如何判定用户的发言是否违规也是微博面临的一大难题,这需要联合各方制定审核标准。在制定标准的同时,微博还需要优化算法。
微博长期重营销轻技术导致其算法落后时代,审核过滤不精准、不智能。比如微博得罪音乐圈事件。老狼发帖控诉微博,音乐人发布演出信息或者书籍分享会被限流,微博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信息中包含导流外链及导购二维码,被系统判定为营销内容。
然而在真实情况中,哪怕内容里没有导流外链和导购二维码,音乐人的动态也会被限流,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算法误判。同时微博广告推荐不精准,也暴露了微博在智能算法上的不足。
要想加强内容生态的治理,一向重营销轻技术的微博还需加大技术投入,优化算法,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算法时代下的互联网企业,如何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被互联网黑灰产这类“牛皮癣”缠上的并非微博一家,内容生态劣化的现象在互联网行业普遍存在。
针对互联网黑灰产,各网络平台都进行过内容生态专项治理行动。阿里本地生活2019年全年配合公安打击黑灰产案件超290起;抖音“啄木鸟2019”行动封禁抖音账号203万;小红书2019年7月联合公安刑侦共同“打黑”,通过智能算法技术和精准追踪,向执法机构成功举报并捣毁十几个黑产网络服务站点。
虽然各平台专项行动成果显著,但各网络平台上的黑灰产依旧存在,其死灰复燃的主要原因在于黑产作案成本低,平台的封禁不能对其导流链造成毁灭性打击。
拿网络色情举例,将流量从内容平台(微博、小红书等)引流至社交平台(微信、QQ)是黑灰产的主要引流方式,他们有一条完成的导流链。单个环节出问题,重新注册账号就能填充缺口重新运作。
单一平台的账号封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各网络平台联合行动,顺藤摸瓜,全面打击黑产导流链,阻断黑产在各平台的合流手段,将会提高不法分子的犯罪成本。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利用自己的超强算法锁定目标、联合行动,在当下已经成为了可能。
借用“扫黄打非”部门通报中的一句话:互联网企业既要讲发展,也要讲责任。唯有正视不足、知过改过,才能匹配企业应有的发展质量、规模和影响,才能行稳致远。
摩根频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