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7自从前段时间放出试玩版之后,正式发售的时间依旧遥遥无期。很多人甚至已经不抱过多期待,毕竟从仙六扑街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
五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2000年夏天,处于人生低谷的姚壮宪和张毅君乘飞机从台湾出发,第一次踏上了北京的土地,而欢迎他们的,是西北五环外荒凉的景象和40度高温产生的热浪,以及一个“一穷二白”的新公司。
想起同事们送行的“悲壮”,姚壮宪和张毅君只能苦笑。
起初,他们二人在上地某小区物业办公室找到了一处闲置场地,可以塞下30多人,冲着这处租金便宜,很快便定下了公司所在地。在当时的员工回忆中,北京软星的工作环境委实太差,一个老旧的空调壁挂机,无时无刻散发出一股旧空调特有的怪味,周边一片荒凉,“大中午时,半天看不见一辆车经过”。
“穷”是北京软星起步时的真实写照,大宇资讯虽有着进军大陆的野心,可似乎并没对这个分公司抱有太大的希望,姚壮宪也不过是为了躲避情伤而换个环境。但是,往后余年,仙3、仙4大获成功,这个“基因”却仍刻印在软星公司身上,以至于到头来连仙剑版权这一最后的财富仅仅以5亿元的价格,就要出售,说仙剑是一路被穷死的,并不为过。
仙剑延续了近26年,如今静悄悄地“死”去,我们或许早有预料,但也应该明白为什么失去了它。
湾湾不懂大陆市场?
2013年,台湾大宇资讯的董事会上,风雨欲来,连续数年经营状况越来越差,公司甚至卖掉了新北市中和办公室及建物,长期投资大宇的股东们没法不着急。李永进察觉到了这股异样的氛围,果不其然,以吴亮材为首的市场派新董事开炮,要求撤掉他的董事长职位。
这场权力换代“兵不血刃”,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大宇就告别了李永进时代,而隔天,狂飙的股价似乎也在刺痛这位创始人的心。确实,李永进太过封闭和保守的行事作风,使其没有正确认识到仙剑及北京软星在国内的影响力,他一手促成了进军大陆市场的姚壮宪“小分队”,却始终没法全然信任和支持他们。
台北总部和大陆软星之间的矛盾,一次次激化,李永进总是做错误的选择。
仙1大爆后,粉丝们在天涯开启长达十数年的“灵月之争”讨论,巧的是,仙剑的研发团队也为两位女主争得脸红脖子粗。姚壮宪一开始就是坚定的「灵儿党」,而谢崇辉更偏爱林月如,为此,在游戏结局中,姚壮宪本想让赵灵儿元神附在月如的躯体上“复活”,可谢崇辉坚决反对,后来双方妥协,弄了一个开放式结局。
姚、谢的分歧并没有结束,他们在开发仙剑2时彻底爆发。姚壮宪先在北京软星启动了仙剑2项目,当时他对游戏的全新世界观已然完成,可没过多久突然收到消息,谢崇辉提案的仙剑2也被台北总部通过了。远在大陆,李永进对北京软星的制作能力存有疑虑。
两个仙剑2同时研发,成为游戏界的一大怪事,李永进任由双方竞争,事实上,当时台北的研发工作已经很不顺利,可他还是保留了谢崇辉主导的仙剑2 续写仙剑1故事的构想,由此造就了仙剑游戏系列最不被玩家承认的一款游戏。
软星这边姚壮宪一人前去“救火”,结果仙剑2也成了这位“仙剑之父”的败笔。
仙剑2是大宇内部抢夺仙剑这一项目掌控权的斗争,当这边斗争结束后,总部与分公司的矛盾又转移到张毅君带领的上海软星身上。
据张毅君回顾,仙剑2黄了之后,总部对软星的质疑反而更深了,有人说张毅君的做事方法有问题,公司会垮掉,还有人说内地开发人员水平不行,会把仙剑做垮掉。所以,上海软星成立之初,总部就拨了约540万,多一分也没给,游戏发行前,公司水电等开销都是他自掏腰包垫上的。
大宇资讯偏居一隅,扎根台湾,其与大陆分公司的隔阂如同天生俱来一般,纵使仙剑3使其赚得盆满钵满,也没有多拿出钱去支持仙剑4的开发,纵使知道上海软星人事动荡的根源来自资金不足,也宁愿把仙剑赚的钱拿去补贴别的项目。
似乎一入大陆,软星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了。
盗版反噬,无力回天
在众多仙剑迷眼中,仙4之后再无仙剑。这部作品将仙剑系列游戏推至高峰,也给大宇资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营收,然而当他们都沉浸在游戏大卖的喜悦中,丝毫没有察觉即将而来的衰落。
不过事实上,这早有预兆。仙4游戏里隐藏了一个彩蛋,张毅君化身为“工长君”,对玩家操控的角色说了些开发幕后的艰辛,他直言“有天我也会成为过客离去”,紧接着,大宇资讯就收到了张毅君的辞职信。姚壮宪连忙从北京赶到上海,可是见到这位老友,他明白大局已定。
张孝全也在仙4游戏弄了一段隐藏对话,“众人皆醒汝独昏,人皆食毂君食屎”。
张毅君的告别,是台北总部与上海软星矛盾不可调和的必然,此后,仙剑一落千丈,而张孝全怒斥国内盗版猖獗,盗版光碟又给本就不“富裕”的公司雪上加霜。
如果没有盗版泛滥,仙剑恐怕还能多活几年。2003年7月,仙剑三3正式发售,销量达到50万套,总收入约6000万人民币,留给上软的只有约600万人民币;后来仙剑4面世,同样大卖,仅一周就销售了20万套,预期营收再次突破仙剑三的记录,但上软得到的分成还是600万元。
作为研发者,上软并没有直接分配游戏营收的权力。按照大宇的规矩,上软拿大陆地区的销售收入,而台湾地区的收入则全被总部收走。尽管大陆地区的销售套数一般比台湾地区高出四倍,可台湾地区的售价比大陆高,总部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起码1/3的收益。
影响上软收入、导致后续研发资金不足的一个潜在因素,还在于盗版和伪正版。
张孝全在《仙剑三》发售后的一次访谈中说:“我们的仙三标准版卖出了30万套,研发人员有时候就会自我安慰,实际我们卖出了300万套”。确实如此,仙剑系列游戏售出的正版大多在几十万套,而盗版和伪正版的数量则在几百万套。
一位盗版光盘卖家表示,“从98年一直到08年,每一次进货的光盘里都有仙剑1的影子…有的小孩甚至从初中念到大学了,还在反复地买”,由玩家的热情可见当年仙剑游戏的盛况。
国内盗版游戏浪潮下,上软无力阻挡,这或许是仙剑系列游戏的悲哀。现在想来,如果在国内玩家购买正版居多的话,上软根本不会在意总部在台湾拿走了多少,因为仅靠大陆市场的销量,上软就能够拿钱拿到手软。他们可以购买更好的3D引擎,招聘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做出更多优秀的项目。
当然,这也只是幻想罢了。
仙剑该不该“体面”地死去?
2003年,大陆的单机游戏市场急转直下。这一年发售的单机游戏数量仅为194款,比上年减少了一半,市场规模也比上年减少了1/3,相反,网络游戏突飞猛进。记得当时,姚壮宪《大富翁六》发售的同一月,盛大网络代理的《传奇》在线人数已突破50万,这一对比似乎已经为大宇资讯在网游时代的落寞写下了伏笔。
从2005年起,大宇的游戏业务就一直处于赔钱的状态,除了2009年曾经短暂转亏为盈以及2012年变卖家产进账8500万元之外,这些年累计的亏损已经使公司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大宇垂死挣扎,倒霉的是仙剑这一经典IP。
前几年,大批以仙剑1为主题的“授权手游”涌现,《仙剑奇侠传移动版》、《仙剑奇侠传·六界情缘》、《仙剑奇侠传 官方手游》…这些游戏的背后是腾讯、中国手游、畅游等多家获得仙剑版权的游戏公司。但这些游戏几乎无一例外地被仙剑老粉给了差评,氪金难看、画质差、人物设定和装备不尊重原作…满满的都是吐槽点。
大宇在这段时间疯狂变卖版权,先后与畅游、昆仑万维、奥尔资讯等游戏公司都达成了合作,要对一系列的大宇IP上进行手游开发。不过,仔细想想,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同一时间联合研发这么多项目,大宇终究只是想卖版权罢了。
2017年,大宇又在Steam平台上发布了《新仙剑奇侠传》游戏,根据玩家的评价,这款新仙剑分辨率较低,BUG多到令人发指,彻底耗尽了仙剑迷对这款游戏最后的热爱和情怀。
或许也是仙剑走下“神坛”的又一写照,在影视剧改编领域,根据仙剑5改编的《仙剑云之凡》彻底拉垮了唐人影视在仙剑系列制作上的水准。而且围绕这部烂剧,大宇和唐人对簿公堂,一个告对方侵犯版权,另一个告对方损坏名誉,是以,影视公司、游戏公司、导演以及创始人在粉丝面前上演了一次极为荒诞的闹剧,也让他们看到了仙剑背后的乌烟瘴气。
这其中,姚壮宪也下场了,这位仙剑之父从“姚仙”转变为“姚撞骗”,是老粉对其实力不济,无法力挽狂澜的疯狂腹诽,也是大宇“糟蹋”仙剑时怒其不争,沦为帮凶的极度不满。
4月13日,完美世界举办游戏战略发布会,公布了一款官方授权制作的《仙剑奇侠传》手游,姚壮宪担任剧情监制,熟悉的“仙缘再续”再次出现在屏幕上。然而,此时多少粉丝希望他能“斩断仙缘”,不再消耗我们对仙剑的情怀。
毕竟仙剑已经快26岁了,是时候让它“安息”了。
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同名微信公众号:歪道道(daotmt)。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