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3降价深藏野心,苹果产业链等待起舞?

作者|闪电懒

编辑|Duke

来源|钛财经

9月15日凌晨1点,苹果公司名为“加州来电”(California streaming)的2021年秋季新品发布会如期而至。一如往常,苹果在此次发布会上发布了包括iPhone 13系列手机、新款iPad和iPad mini以及新款Apple Watch在内的多款新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以来全球供应链紧张,半导体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iPhone 13居然降价了,且降幅在300~800元不等。

这一决策背后,究竟深藏着苹果对iPhone 13系列何种野心呢?同时,市场对于iPhone 13系列的出货量是寄予乐观还是悲观的预期呢?

失望与惊讶

首先,我们来谈谈iPhone 13的“常规”升级有哪些?在外观设计上,四款机型可以说与iPhone 12系列的外观基本保持不变,依旧采用了直角边框的设计,“刘海”相较于之前缩小了20%,提升28%的屏幕亮度,iPhone 13 pro系列支持120Hz高刷。硬件方面,升级包括最新的A15处理器和更大的电池,以及相机性能的提升。

总而言之,手机芯片更强了、屏幕更好看了、刘海变小了、续航更长了、摄像头更牛了、容量更大了、外壳颜色又多了。但将其与上一代iPhone 12放在一起作比较,除了刘海变小,其他地方很难辨识出有何不同。

对于苹果2021年秋季新品发布会,英国广播公司BBC给出了“No Surprise”毫无惊喜可言的评价。

华盛顿邮报认为,苹果在这场发布会中关注隐私和未来环保的部分格外多,而这部分时间,在之前的发布会中都是用来介绍新产品有多么优秀。这场发布会的时间很短,显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惊喜。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新款iPhone 13系列没有延续前几代产品的涨价趋势,相比前代iPhone 12四个型号起售价均有下降。

具体来看,今年iPhone13 mini起步容量为128GB,售价5199元,而去年iPhone 12 mini的128GB版本售价为5999元,今年降价800元。而iPhone 13 128GB售价5999元,去年iPhone 12 128GB售6799元,同样降价800元。

对于Pro系列,iPhone 13 Pro国行起价降低500元,7999元起,iPhone 13 Pro Max起价降低300元,8999元起,而1TB版本,iPhone 13 Pro售11999元,Pro Max售12999元。

综合来看,有部分声音认为,对iPhone 12用户来说,或许没必要升级。毕竟去年的产品已经配备了高速5G网络。由于新机缺乏“必不可少”的新功能,所以没必要升级换代;但对于更老旧的机型以及其他阵营的手机用户来说,购买iPhone 13或许就变得物有所值。

降价所谓何意?

在过去一年行业缺芯的大背景下,手机零部件都在涨价,导致很多手机厂商的产品也不得不涨价,iPhone 13却加量不加价,充分说明苹果有很强的产业链控制力。

对于iPhone 13系列降价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认为,iPhone 13与上一代差异不大,价格成为了iPhone 13的重要竞争因素。此外,随着苹果收入多元化,吸引来的用户可以用服务、配件等来“收割”,苹果的产业链控制力强。

也有不少人士认为,iPhone 13系列此番降价是为了要争夺高端市场,收割华为高端市场份额。

此前,在中高端价位上,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一度形成苹果、华为二分天下的局面。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600美元以上售价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华为占据44.1%的份额,苹果为44%,与之并驾齐驱,排名第三的小米仅为4%。

但随着华为遭遇芯片短缺,市场格局迅速发生变化。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在5000~8000元价位手机市场的份额增至59%%,而华为跌至37%。彼时,掌管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余承东感叹,“高端产品主要都让给了苹果公司”。

目前来看,下半年,华为根本没有足以对抗iPhone 13系列的机型,而小米、vivo、OPPO还没有做到华为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iPhone 13系列以更加优惠的价格策略入场,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持有对应价位段预算的消费者对该品牌的选择倾向。因此,在降低一小部分利润的同时,苹果收编高端市场的野心正在逐步扩张开来。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此前表示,受益于华为外部环境变化及新设计与规格升级,iPhone 13的2021年出货量仍能实现同比增长10%以上。

市调机构TrendForce预估,2021年全年,苹果iPhone出货量有望达到2.23亿部,重新站回2亿部大关(回到2016-2018年间的高位),其中新机占比约为39%。此外,TrendForce预计,2021年iPhone 13新机出货约8700万部,这一数据与市调机构Isaiah Research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果链公司是否有戏

A股苹果产业链应该是过去十年最值得关注的投资主线,表现一枝独秀,催生了不少10倍大牛股。

不过,今年以来,A股“果链”企业在二级市场的整体表现差强人意。自今年1月14日阶段性高点以来,立讯精密、信维通信、领益智造等个股累计跌幅超过40%,蓝思科技、鹏鼎控股、长盈精密等个股累计跌超30%,苹果概念股分化明显。

反映到当下,国内的苹果供应商们也呈现复杂的局面。

一方面,既有欧菲光被剔除“果链”,也不断有国内企业加入到苹果供应链中。在苹果公布的2020年TOP200供应商名单中,新加入了36家企业,其中,中国大陆达到了12家,包括兆易创新、天马微电子、长盈精密等。

在近年新晋的国内厂商中,京东方无疑备受关注,此前京东方已经为iPhone 12供应柔性OLED屏。多位面板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京东方还将为iPhone 13供应屏幕,预计将在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

此外,有消息称,舜宇光学今年也将首次进入苹果iPhone供应链,将为新iPhone手机的后置摄像头提供镜头,但份额占比较小。此前iPhone手机的绝大部分镜头都由中国台湾企业大立光提供,舜宇光学在国内已经成为了小米、华为、OPPO、vivo等智能手机厂商的主要供应商。

另一方面,苹果产业链的头部企业们都在延伸自己的边界,比如立讯精密此前就收购了台湾纬创iPhone代工厂,将带来iPhone组装代工业务的增量。据报道,立讯精密自富士康与和硕手中抢下苹果新手机订单,将负责iPhone 13系列约3%的产量。

同时,富士康、蓝思科技、立讯精密、领益智造等果链公司近年来也逐步跨界参与到新能源汽车市场,歌尔股份也逐步由AirPods、安卓TWS拓展到更多的IoT产品,这在市场都引起不小的关注。

不得不承认,中国果链企业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风光,需要未雨绸缪的时候已经来临。它们也已开始寻找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多元化布局业务,以减少对苹果等手机厂商的依赖。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未来投资苹果产业链公司也要警惕风险,自身业务过于单一、对苹果依赖较强的企业的确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旦受到制裁、排挤,对这类公司将是致命性的打击,特别是在当前的市场氛围下,危与机并存。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