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谁能更好、更广泛、更真实地“在云上讲好AI故事”,谁就能在新的云战场上快人一步。
作者|皮爷
出品|产业家
中国云市场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9月13日,Canalys发布中国云计算市场2021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中国的云基础设施市场在2021年第二季度增长了54%,达到66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四朵云”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持续保持市场主导地位,总体增长56%。
其中,百度智能云环比增速高于整个市场水平。一份来自财报的数据显示,Q2季度百度智能云增速高达71%,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此外,一个新动作是,9月17日,百度与中国燃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这次合作几乎涉及了中燃的全业务和全场景。换言之,也就是几乎覆盖了我国能源业务的大部分场景。根据合作协议框架,双方首阶段合作规模高达9.36亿元人民币。
而根据报道,在一周前的9月10日,百度与浙江桐乡达成签约,百度智能云将助力桐乡构建现代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据此前的中标公告显示,项目金额高达1.79亿。
一连串亮眼的动作背后,不得不提出的问题是:百度智能云有如此“加速度”的支撑在哪里?在云计算进入深水区的今天,百度智能云缘何能成为中国“四朵云”之一?以及,在产业竞争加剧的当下,百度智能云连续签约大单的原因到底在哪?
隐藏在疑问背后的是已经悄然而至的新故事逻辑,即如果说云计算上半场拼的是短兵相接的“先发优势”,那么在如今下半场,“云智一体”开始正式成为新的竞争高地。
实际上,百度智能云成为中国“四朵云”,也恰是云计算新故事逻辑的最佳例证。甚至从更加延伸的角度来看,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谁能更好、更广泛、更真实地“在云上讲好AI故事”,谁就能在新的云战场上快人一步。
一、“欢迎来到AI时代”
2019年1月,西班牙《趣味》月刊刊登了一篇题为《欢迎来到人工智能时代》的文章,文章指出,随着互联网推动数字化的普及以及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机器不仅能按照指令完成特定的工作,还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设定整体目标。基于此它的判断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
诚然如此,这种感知在国内甚至更加明显,在近两年时间里,AI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备手段之一。和欧美的产业环境不同,中国大部分产业企业的数字化需求均是定制化方案。
而更细节来看,这种定制化的核心框架就是AI。根据2018年百度与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联合调研数据显示,市场上86%的需求为定制AI需求。定制模型的数量从2017年至2020年激增了6倍之多。
这种感知在上层应用的产业服务商侧更为明显。“如果说第一阶段是IT运维,那么下一阶段必然是AI运维,即用AI构建运维底座。”云智慧总裁刘洪涛告诉产业家,云智慧是国内一家专门面向IT运维的产业服务商,如今它最大的投入恰在于底层的AI和算法。
同样的现象更发生在当红炸子鸡SCRM赛道。“我们花了大量精力来搭建AI算法团队,以尽可能精准得完成从公域到私域的流量转化。”卫瓴科技创始人杨炯纬也表示。
除了数字化上层,在企业数字化的PaaS乃至下层,AI都在成为举足轻重的角色。以文章开篇提到的百度中标的桐乡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例,具体执行动作是,双方接下来将共同基于AI等技术构建现代化的产业大脑,在企业和政府端分别实现更智能化的交互和连接。
显然,当下的AI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最强推动力之一。不论是企业数字化前端的CRM、ERP、IT运维,抑或是中间的企业PaaS解决方案,甚至再或者是企业底层的私有化部署、算力算法,乃至存储计算,在AI技术的驱动下,都在缓慢且坚定地向下一阶段进发。
或者可以说,AI正在重新解构时代经济。即基于对数据的智能化处理,AI重建的不仅仅是和业务直接相关联的操作层,也更是企业运营的本质逻辑,即数据驱动发展。
“最近这两年很多新成立的企业最开始底层架构模式就是AI模式的,这种模式能更好地实现算力算法优化、敏捷开发、Devops等。”一位行业人士告诉我们。
足够明显的信号是,在5G、区块链等一众时代基建技术中,AI已经成为“跑得最快”“落地最广”的基建技术,在新一轮的数字化浪潮中,它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头雁”。
二、云智一体的「新潮水流向」
AI在成为新驱动的如今,一些关联反应也正在云计算领域发生。
再回到本次Canalys发布的报告本身,和之前固有的云厂商拼图不同的是,中国云计算格局正在呈现“四朵云”局面,即百度智能云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
AI是百度一直以来的标签。或者更倾向本质的说法是,在百度智能云成为中国“四朵云”背后,恰是“云智一体”成为当下云计算赛道新主旋律的最佳例证。
这点不难理解,即AI“全民化”的辐射力不仅在生产环节本身,更在于对固有科技趋势的加速迈步,其中最与之相关的就是云计算。
一个固有现状是,在过去的五到十年时间里,云厂商的竞争更在于基础设施落地,如基于IDC、服务器、机房等IT设备的布设,可企业底层的相应布设,却受制于两大因素:一方面,底层算力、算法不够智能;另一方面,上层的运维、管理、包括生产依然不具备智能化属性。专业人士由此认为,最初的云厂商仅是负责产生数据,并不具备对数据进行有效可靠的分析处理的能力。
比如在政务云领域,随着国家倡导“全面推进智慧政务”,各地都开始纷纷搭建自己的私有IT基础设施。但这种搭建非但没有带来顶层政务业务出口上的智能运作,更是带来一定程度的机房、服务器冗杂。
固而从近两年政务领域签约的大单来看,政务开始将采购重心转移至PaaS层,即不再大规模地进行机房建设,而是通过直接与企业共建解决方案来完成政府服务的数字化转型。
显然,云计算正在从固有的IT设施定义向上层的行业解决方案转移。而其中负责拆解PaaS层重心的,就是AI。
或者可以说,AI可以真正发挥出云计算作为底层基础设施生产数据的价值,通过上层的数据出口,进一步放大底层的数据生产单位和数据收集单位的价值,基于云智一体真正发挥出“1+1>2”的效果。
这点更可以沿着中国新晋“四朵云”的百度智能云的进击路径来观察。在今年7月召开的“云智峰会2021”上,百度智能云宣布战略升级,发布“云智一体”架构2.0、云智新产品和重要升级。
分析百度智能云的服务架构可以看出,即在传统的云底座之上,百度智能云更是搭建了智能化引擎,其中包括百度自主研发的飞桨深度学习平台为核心,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百度大脑,以及基于两者支撑的AI中台和知识中台。
这样的服务框架既能满足企业的底层云设施数字化需求,更可以助力其实现基于自身业务的智能化应用。“我们推荐客户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一起做,一步到位,这样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百度CTO王海峰说。
诚然如此。就当下而言,云智一体不仅正在成为云厂商们的必走之路,也更是企业转型的最佳手段。甚至可以说,没有AI的助力,企业很难解锁云计算的全部价值。
“有了AI的加持,云计算可以说是真正有了‘隐形的翅膀’。”一位AI行业人士说道。
三、四朵云背后,中国的产业新战场
更明朗的解读是,在四朵云格局背后,中国的云计算战场正在进入“云智一体”的新阶段。
即在固有的圈地跑马之外,产业战场的决胜点更在于对业务的精细化。它考察的不仅是企业在硬件和产品的能力,更是对于产业模型、企业运维以及技术落地的更高层次要求。
具体到执行层面,对云厂商而言,在固有的云原生技术底层之上,服务商更应该具备AI原生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帮助企业在最开始就构建出一体化的数字化架构,承担起更为优质的产业基建角色。
而从行业格局来看,对一众云计算厂商而言,AI能力俨然已经成为决胜下半场的关键要素,这次百度智能云的突围恰是证明了这一点。
实际上,在本次Canalys发布报告之前,百度智能云已经赢得了不少关注。在过去几个季度的财报中,基于云智一体的优势,百度智能云持续保持着高于市场大盘的增速。甚至在更多人看来,百度智能云已然成为百度未来增长的第二曲线。
早在今年年初,在百度发布第四季度财报后,基于百度智能云的亮眼表现,国际投行就纷纷上调了百度的目标价格。其中,摩根大通曾一度上调百度目标价格至380美元,同时将百度云的估值从90亿美元大幅升至250亿美元。
或者可以说,不论是“四朵云”还是股价,市场认可的不仅仅是过去一段时间百度智能云在业务和架构上的增长完善,更是对“云智一体”未来路线的笃定。而在数字化进入深水区的当下,这种基于AI的优势更将被无限放大。
几个关于“云智一体”的注解是,如百度不仅通过在芯片、存储、计算、容器等底层技术来实现“最适合跑AI的云”,还基于飞桨平台面向AI应用开发者和算法开发者推出EasyDL 和BML 平台,真正适配企业内部从底层到顶层的AI设计。此外,更是基于AI推出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解决方案。
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根据百度2021年Q2财报数据显示,百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0%,与之对应的是百度AI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领跑行业(来自工信部《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
如果说互联网上半场百度的身影在搜索之上,那么在产业互联网的下半场它更多的角色出现在线上,如国家电网的AI中台里,或者恒逸化纤流水线上的AI质检内,再比如贵阳的AI工业互联网平台里。除此之外,智慧城市、智慧工业、智慧体育等越来越多支线都在成为百度下半场,也更是百度智能云的新注解。
从更大视角看,在四朵云格局背后,中国的产业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纵深打井的阶段,战场不仅在大型企业,更在一众中小企业(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与《中国中小企业“上云”现状调研》),数字化的认知和边界正在被加速延伸,加速落地。这种以云智一体为基调的数字化下半场,不论对云计算厂商,还是对身置浪潮之中的企业而言,都正在成为新的机遇与挑战。
足够坚信,未来十年,是云计算的新十年,也更是“云智一体”的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