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潜质是怎么被消耗掉的?

 

作者|耳东陈

编辑|吴怼怼

 

2017年,《演员的诞生》名场面频频出圈,欧阳娜娜黄圣依社死现场,周一围蓝盈莹崭露头角,章子怡一言不合激情开怼,演技伴着「信念感」走进话题中心。

 

那以后,演技类综艺出了一个又一个,出圈的大多是演技导师的怼人场面,尔冬升痛斥流量明星,李诚儒直言不讳。

 

然而几年过去了,演技类综艺并没捞着几个沧海遗珠式的好演员。纵观内娱,前赴后继的流量艺人演技依旧难精进,反倒是一些早被认定的演技派,被追问「演技是否被高估」。

 

哪里出问题了?

 

01.匠艺演员耽于自我模仿

 

暑期热播的电视剧,《理想之城》和《扫黑风暴》,主演孙俪、孙红雷都被质疑演技了。

 

不少人觉得孙俪演啥都是甄嬛,孙红雷演黑社会永远一套表情。

 

有这感觉,表面原因是他们所演角色身份/性格相似性过重,归根结底,因为他们在演戏时,用了一套既定的表演模板,千人一面久了,这个面具就长在了演员脸上,变得「演谁都像演员自己」。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自我修养》中把这种演员叫匠艺演员,把他们对角色的表现手法叫「橡皮图章法」。

 

拿孙俪来说,甄嬛是转型、出圈、高光之作,当年演甄嬛时,孙俪提前跟剧组借戏中要穿的花盆底鞋子、做长指甲来找人物感觉,开拍前半个月,剧组把所有演员聚集到横店找感觉。

 

那是孙俪第一次演古装戏,也是第一次演年龄跨度那么大的角色。

 

在此之前,孙俪演的角色多是白月光式的年轻姑娘,第一次面对甄嬛这么复杂的角色,注定要花大量精力走进人物内心,然后设计动作表达出来。

 

甄嬛之后,孙俪演了好几个同类型大女主戏,一回生二回熟,《芈月传》《那年花开月正圆》故事打磨本身够不上《甄嬛传》精细,那么演员演绎难度在熟练基础上,就又有了降级。

 

几次下来,同类型角色的重复,让演员很容易走入自我模仿轨道。

 

有一点难过时用什么表情,非常伤心时用什么表情,委屈时如何表现,愤怒时怎么表达,当一个情绪点来临时,演员想到的不是最符合当下这个「角色」的精神状态,而是下意识表现出套路化的那个表情。

 

如此,每当孙俪睁大眼睛据理力争时,哪怕她顶着短发黑眼圈不是妆容精致的甄嬛了,观众还是出戏了——她又开始表演了。

 

孙红雷同样。

 

出道以来出圈的角色多是黑社会大哥和硬汉,那一套表情已经用得纯熟。

 

第一次看的时候有新鲜感,在不同角色身上看多了,难免觉得千人一面。

 

我们看戏,虽然知道那是假的,但看的时候忘记演员在演,才会带感,才觉得演员戏好。如果随着剧情发展,都已经预判这演员有啥表情了,那戏的好看程度,也就大打折扣。

 

02.实力派耽于综艺

 

孙红雷演技被质疑,又不止于同质化角色过多。

 

不少网友说,如今看孙红雷演戏,跳戏。

 

对于00后年轻观众而言,认识孙红雷是从《极限挑战》开始的,那里面的孙红雷不「大哥」,憨、搞笑、颜王是标签。

 

孙红雷的个人特质在综艺中被放大,观众一开始惊喜于这个与影视剧截然相反的形象,短时间内让演员本人性格更立体。

 

随着综艺一季一季播出,个人特性被不断强化后,再回到影视剧里塑造角色,已经习惯了综艺节目中孙红雷形象的观众,会觉得难入戏。

 

邓超也一样。

 

作为一个尝试多类型角色的演员,邓超在《跑男》之前并没有十分固定的角色类型,年代戏能驾驭,古装能驾驭,悬疑可以演,喜剧也能行。穷小子他可以,土豪也OK。与同时期的黄晓明陈坤陆毅比,邓超长得没那么偶像,与黄渤孙红雷这种长相情绪明显的演员比,邓超长得又格外「平静」。

 

所以演充满烟火气又多变的角色,他戏路其实很宽。

 

问题是不便于观众记忆。

 

《跑男》放大了邓超的喜剧人特质,让「逗比」邓超深入人心,也模糊掉了他的演员属性。

 

邓超拍《影》时,减重40斤,就为了塑造出人物前后的差异,用心良苦,身体也受苦。够敬业了,表现是好的。

 

上图《影》剧照;下图《奔跑吧,兄弟》截图

 

可是播出后,微博上「我好害怕邓超下一秒忽然开始搞笑」的评论并不少。

 

邓超完成了角色,等呈现到观众面前时,综艺节目中的那个邓超,成了演员邓超的障碍球。

 

一个演员在综艺上展示的个人光芒深入人心,完全盖过了他煞费苦心塑造的角色的光芒,综艺红利反噬演员本职,对邓超而言,综艺给的曝光,过量了。

 

章子怡跟他们一样,通过综艺圈得一波好感,也一定程度上被综艺反噬。

 

上演技类节目当导师,用过往作品认证演技派,把观众期待值拉到顶峰,但进入综艺语境重演经典时,《胭脂扣》难追梅艳芳,《青蛇》难媲美张曼玉。

 

客观来说,在难以超越的经典面前,大众早已先入为主,印象很难被颠覆。况且综艺现场不像真实拍戏,经过长时间演绎一个完整故事,跟短期内进入故事最激烈的戏剧段落,不是一个范畴的事情。拿来比较,其实不公。

 

但综艺看的是热闹冲突,在这个语境里,许多所谓客观,可以被忽略。

 

综艺节目表现小翻车,综艺拉高期待值后,在新剧《上阳赋》里的表现,是真翻车。

 

再好的演员也做不到演谁是谁,这是客观事实。

 

可一旦她足够好的演技深入人心,观众就是会期待她真能演谁像谁。

 

港台日韩早在十几年前就有明确的影视综艺分工,专门的综艺咖在节目中以风趣幽默的言谈、丰富的才艺或搞怪模仿带给观众欢乐,又被称为「通告艺人」。

 

内娱用跨界人做专业事,短期收效甚好,长期隐患重重。

 

成为综艺常驻嘉宾放大演员性格却消耗了演员潜质,不够专业的综艺素养又不能长期给综艺IP供给养分。

 

短线双赢,长线双输。

 

03.少女系耽于社交平台

 

《乔家的儿女》播出后,唐艺昕演技遭人诟病。

 

有一场戏,得知乔一成(白宇 饰)绝症命不久矣,唐艺昕在病床前抱着白宇,眼睛里蓄满泪水,但那嘴角扬起的弧度,是网上随手一搜就能出现的唐艺昕标志笑容的弧度。

 

「你爱人就要死了,你怎么这幅表情啊!」网友恨铁不成钢。

 

唐艺昕是尽力在妆造上往那个年代打扮了,但表情实在太「出卖」她是明星而不是角色项南方了。

 

很难让人把铺天盖地通稿里「笑容治愈」「嫁给爱情的女孩」忘了,去相信她跟电视剧里的苦情角色就是一体。

 

演技真不够是一方面,明星本人标签太重压过角色也是重要原因。

 

她的人设在通稿里,在社交平台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里,以至于她演戏的时候,比起角色本身,观众更愿意相信,这是女明星出来工作了。

 

一旦观众有了这种意识,演员演戏,跟穿上戏服cosplay差别还大吗?

 

不止唐艺昕,没有过硬代表作、借社交平台人设红起来的女明星,都不容易让人入戏。

 

网友从vlog、plog中看过太多她们展示的精致生活了,当这些看起来一直都像18岁的、没有经过人间疾苦的情绪单一的脸,走进偶像剧之外的故事,没有真实生活的粗粝质感,太新太现代的面孔,会是职业发展的掣肘。

 

吃着颜值红利的少女系明星,又是最抛不下包袱不敢扮丑的。

 

她们没有过硬演技,意味着作品很难给商业价值加成,那么能维护商业价值的,就只有在社交平台持续输出美貌,以此获得关注,得到广告主青睐。

 

于赚钱而言,这是个短平快的好思路。

 

但要做演员,其实是恶性循环。

 

社交媒体快速给人曝光的同时,也在快速给人贴标签,当同个标签重复被贴,意味着明星人设越来越有确定性。相反的,作为演员,冲破刻板印象的难度,也就又增加了。

 

邱天在红毯照没出圈时,是《金刚川》里的通讯兵,靠红毯不断出圈成最新一代「红毯杀手」后,再有新戏上时,观众的关注点首先会跑偏,这就从源头上开始消耗作品和角色了。

 

04.演员需要保持神秘

 

归根结底,演员的职业属性,就是需要保持神秘的。

 

哪个演员经常在公众面前蹦跶,过多展示自我,都会消耗掉观众对ta的好奇心。

 

如今人们怀念以前的演员戏好,演员认真对待所有戏是其一。他们跟观众保持距离,也是原因。

 

拿没有争议的老戏骨陈道明来说,2001年拍《黑洞》时,陈道明个人气质硬到,剧组要根据陈道明的特色,把他饰演的反派角色重新按照他的形象写出来。

 

那个戏中反派企业家的一些行为举止,跟2020年《流金岁月》中企业家如出一辙。

 

陈道明没有接太多同质化角色,也没有时不时出现在大众面前展示自我、过分消耗个人特质。因此,观众看到陈道明诠释这个角色,会觉得区别于市面其他人,一脉相承又耳目一新。

 

观众通过作品认识了演员,再通过新作品加深了对演员的认识,认识的是这个演员驾驭不同角色的能力。

 

演员想要持续不断让大众看到自己的突破,要学会跟观众保持距离。

 

距离消失了,新鲜感就没了,新戏上映/开播期间,去综艺节目露脸增加曝光度对演员而言是必要的,演员塑造出最能代表自己的作品也是必要的。

 

但要有享受和放弃「阶段性甜头」的清醒认知。

 

再好的戏都会结束,再受人欢迎的人设,总有光环消减的一天,再深厚的老本,吃着吃着也就吃光了。

 

演员是个创造性的职业,一旦表演陷入套路,创作不靠感受,就会陷入内耗。如此,被推上殿堂的演技,也会被拉回地面。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