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TCL先后推出“旭日计划”和“星翼计划”,前者要在半导体显示产业链上继续投入上百亿资金,后者则是自身在市场上强化半导体显示领域竞争力的举措。就目前的面板行业竞争来看,随着国内LCD产业在全球比重的加强,TCL势必要在OLED上下更多的功夫增强自身面对三星、京东方等企业竞争的底气。
而且以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作为“面板双雄”之一的TCL,无论是在营收还是在净利润上都不及京东方,可见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TCL都要与京东方在技术、工艺、产能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而随着近两年面板行业持续的高景气,接下来周期性的市场衰落又为TCL在半导体显示产业的更进一步增添了一片阴云。
韩企退出,TCL蓬勃向上
面板模组制造行业挣钱难基本上都有所了解,除了是个重资产行业外,还要在产能和市场之间作平衡,以及要在对新技术的追赶和较为同质化的竞争之间找出平衡点。这也导致面板行业毛利率不高,净利润增长有限,这也是面板企业即便是业绩出色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没有想象中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显然扩大市场份额成为面板企业最关注的重点,毕竟关乎利润和市场竞争力。但是国内面板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韩国企业,他们长期处于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领先地位,无论是技术迭代,还是产能释放,即便是在面板的上下游产业链上都有着极大的话语权。
但是在面对着面板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全球主要的面板厂商陷入了亏损的境地,同时在领先技术上的持续投入,以及市场规模效益的下滑,都使得以往的竞争力大幅下降。
三星不得不计划将在最迟2021年全部退出韩国本土的共510K产能的3条大尺寸LCD产线,而其在苏州的产线已经协议出售给华星光电。LG则仅保留一条为苹果提供IT面板的产线,关停达240K产能的本土3条的TV面板产线。
三星和LG的退出,则宣告了TCL和京东方成为全球TV面板最大的生产商,毕竟2020年两家的全球市场份额就约有40%,韩企退出后空出来的市场更是极大补强了TCL和京东方的市场影响力。根据CINNO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面积为8312万㎡,其中京东方、TCL华星、惠科三家国产头部厂商占比50.9%,首次占比过半。TCL华星占比17.7%,位列全球第二。
而且2021年上半年的财报也显示,TCL大尺寸面板的销售面积占比为95%,在8K和120HZ高端电视面板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一,显然TCL在TV面板上有着相当不错的市场影响力。但是韩企的退出并不是意味着退出了显示面板的模组制造,仅是放弃了LCD TV面板,把重心放在了OLED系列产品上,而且模组制造也仅处于LCD产业链上的中游,在玻璃基板、光学膜材、背光模组等上游供应商依旧拥有着非常大的话语权。
况且韩企退出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规模效益大幅度下降,传统的竞争壁垒被打破,而专注于新一代技术的耕耘更有利于企业整体发展。但是LCD面板毕竟增长有限,TCL的境遇依旧算不上乐观。
LCD面板的最大需求终端是电视,有近八成的市场份额,疫情虽然拉动了LCD需求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天花板太低,而且面板价格的趋势性下降和周期性的面板行业规律更是压低了LCD TV面板的增长性。同时新技术的更迭也为LCD TV面板带来风险,TCL看似不错的市场表现背后充满了不确定性。
TFT LCD难进步,OLED亦难进步
TFT LCD即,液晶显示器,也就是现在TV面板普遍采用的显示技术,随着三星和LG的退出,京东方成为TCL在TV面板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毕竟在2021年上半年,京东方LCD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机五大主流显示屏产品的市占率继续稳居全球第一。
TCL在LCD的产能和营收上都不占优势,显然在三星和LG空出来的市场份额中,TCL的市场竞争力依然是落后于京东方的。TCL虽然获得三星退出后的苏州产线,而京东方也收购了中电熊猫的两条液晶产线,而且TCL在产线投资节奏上也偏保守,很大程度上根据产线的全生命周期的收益率作为决策依据,曾经在6年的时间里只投了两条8.5代产线。
目前除了成熟的产线外,TCL的液晶产线t4、t6、t7在建,很明显TCL的产能需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才能得到完全的释放,而这段时间无疑是拉长了跟上京东方的时间,相对于京东方的差距也会更大。
今年7月份,LCD面板价格在持续了12个月的上涨后开始了新一轮的暴跌。根据市场调研机构Witsview日前发布的面板报价,代表性的55寸电视面板均价为170美元,较9月下旬的185美元减少15美元,下跌了8.1%,而65寸电视面板的价格也跌到了238美元,下滑4%左右。中小尺寸面板方面,32寸、43寸面板的价格也分别只要52、92美元,下滑了8-9%左右。
仅三个月的时间,32寸面板跌幅超过42%,43寸面板跌幅也超过33%,55寸的大屏面板的跌幅也超过了20%。而且日韩LCD厂家退出后的市场,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也到了产能扩张的尾声。很显然在未来的时间里,面板价格的下降导致电视面板供给失衡,TCL的业绩在可预期的下滑。
而相比着京东方,TCL在OLED的差距也在拉大。随着OLED相对着LCD的优势显现,作为下一代半导体显示技术的OLED成为各家面板厂商获取竞争力的关键,毕竟2020年OLED市场规模就达到了60亿美元,还是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但是在OLED面板生产工艺上,国外厂商依旧在前段阵列等工艺的技术较高的部分占据着优势地位,国内厂商的差距还很大。
尤其是三星显示的小尺寸OLED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LG Display在大尺寸OLED则处于垄断地位。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OLED的面板出货量,三星显示占比68%、LG Display占比21%,京东方占比第三为5.7%,三家共计占有95%的市场份额。而TCL想在OLED上弯道超车显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更何况还有着国内企业京东方在虎视眈眈。
而且在OLED方面的上游供应商依旧是国外企业,比如三星和LG相对于TCL自身在光刻胶、彩色滤光片、偏光片等面板材料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优势。根据CNNIO Research的统计,2021年第二季度,三星AMOLED面板出货量为1.01亿片,市占率为69.5%。而我国面板厂商合计占24.2%。
显然TCL与三星之间的差距依然非常明显,即便是TCL与小米联合走高端屏发展,受限于技术和产能,依然需要很长的时间要走,更何况京东方已经是世界第三大OLED面板出货商。
MLED为TCL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随着OLED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显示面板的主流,尤其是在智能手机上得到了很大的应用。而作为LCD厂商的TCL在OLED上的差距并不是短暂时间内就可以超越的,不仅是半导体显示产业又很受上游面板材料的影响,周期性的高景气还需要厂商们在产能和市场之间作出抉择,又需要在保持基本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还要持续在技术高投入以维持未来的竞争力之间做好平衡,而MLED(即Mini-LED和Micro-LED的统称)则在OLED之外闯出了另一片天。
Mini-LED背光技术是指将晶粒尺寸在100微米左右的LED芯片阵列化后作为LCD显示屏背光的一种技术,并且采用局部调光设计,使其具有区域亮度可调、高显色性和对比度更高的优点,并可达到8K的显示效果。也就是说,Mini-LED背光技术在能达到和OLED相同的视觉享受的同时,在产品能耗,寿命表现上也有明显优势。
数据显示,2020年Mini-LED的市场规模为310亿美元,而OLED的市场规模不及其五分之一。Mini-LED的市场表现值得厂商们信任,TCL也借此走在了前面,毕竟Mini-LED背光商业量产的只有三星和TCL,而京东方刚刚商业量产。
虽然说TCL的Mini-LED背光技术在降低产品工艺成本和在实现HDR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画面质量上有着特殊的优势,但是在Mini-LED的竞争也不弱,除了传统的面板厂商,还有着诸如雷曼光电、三安光电等新玩家加入,Mini-LED依然处于一个军阀混战的状态。
而随着Mini-LED的市场需求量巨幅增长,产能缺陷更为严重。比如以IT背光市场来看,今年的需求端出货规模仅有600-700万台,而整个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电脑市场全球市场规模约为2亿台,按30%转向mini-LED背光,就会产生7000万台的mini-LED背光需求量。仅IT终端,mini-LED就有望迎来10倍的成长空间,可以想象整个Mini-LED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苹果已然在为此做好准备,不仅将继续加大Mini-LED的导入力度,还将推出mini-LED版MacBook Pro,甚至Mini-LED会成为未来两年高端iPad的卖点之一。但是就TCL自身而言,除了抢夺一部分韩企留下来的市场,还需要在OLED方面做好准备,而Mini-LED的需求量很难让TCL在短暂时间有更好的反应。
不仅如此,Mini-LED背光电视的前景也为TCL的未来增添几分信心。根据市调机构预测,未来几年Mini-LED背光电视渗透率会逐步提高,可能达到5-10%,差不多有1000-2000万左右的规模。而Micro-LED更是Mini-LED的技术升级,只不过限于成本问题,商业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无论是产能,还是技术问题,MLED为TCL在OLED的困境上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但不管哪种问题,TCL要面对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