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默默无闻到比肩华为、百度:希迪智驾的“机与危”

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无人驾驶的概念就已被提及。只是彼时,并没有预设到无人驾驶的难度,预估只要二十年人类就能将无人驾驶普及起来。

虽说在过去的两年里,自动驾驶玩家开始扎根场景、探索落地,并逐步取得初步成果。

譬如,Robotaxi公开运营并多点开花、Robotruck开始带货上路、一些封闭场景下的自动驾驶项目逐步拿掉安全员,甚至开始进行代替人工驾驶全天候运输作业。此外,在自动驾驶的浪潮下,汽车行业也在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国内外品牌开始排兵对峙。

在技术、政策等利好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甚至有关“自动驾驶进入下半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不过,市场仍不乏“行业存在泡沫”的理性声音。

在新工业洞察看来,一阵争议声中,丘吉尔的这句“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或许可以用来形容目前自动驾驶圈的真实状态。

因为百年前设想的自动驾驶,目前来看,只能放在二次元中实现,即便是真的要在现实中实行,也仍面临诸多难题。

当然,站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大数据、高度智能等关键词频繁被提及,市场对自动驾驶的重视程度愈发明显,其中商用车自动驾驶颇受市场关注,国内也涌现出了诸如百度、华为、希迪智驾等行业新力量。

在笔者看来,商用车自动驾驶成体系化发展,或许是自动驾驶行业接下来步入新里程的重要一步。

基于这一背景,本文试图探讨:

1、目前,自动驾驶行业是否已有发展典范?

2、站在更长的时间和更广的空间维度,又该如何看待这类企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赛道百花齐放,靠“两条腿走路”出圈

纵观目前的自动驾驶卡车赛道,用“热闹”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自图森未来敲响了自动驾驶公司上市的第一钟后,自动驾驶卡车似乎在一夜之间迎来了量产潮。图森未来、挚途科技纷纷提出量产计划,嬴彻科技、希迪智驾等玩家甚至亮出了实车,业内企业也不断传来融资新动态。

肉眼可见的是,步入2021年这一领域已经吸引了不少企业目光,百度、阿里、特斯拉等国内外巨头赫然在列。一定程度上来讲,也加剧了相关企业要想在这一领域跑出自己特有路径的难度。

但“时势造英雄”的概念下,也涌现出了上文中提到的一些新生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8月份发布的《2021中国科技出行企业“碳中和”发展研究报告》中,希迪智驾还成为了该报告中的典型研究对象,成为中国出行解决方案企业中与华为、百度并列的第一梯队。

这样一家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企业,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又是如何成为行业典范的呢?我们可以基于其现有业务开始说起。

作为从事综合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希迪智驾(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综合自动驾驶技术和产品提供商。

目前,希迪智驾的业务线主要分为两条,智能驾驶重卡为主线业务以及V2X车路协同和智能专用车作为协同业务,形成了聚焦于打造能落地的智能驾驶产品的业务格局。

包括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自动驾驶重卡解决方案、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网联公交优先解决方案、车载单元、路侧单元、事件感知摄像头以及大量的配套管理系统在内的多维度无人驾驶应用,希迪智驾几乎都做到了相关的产品落地。

举例来看,今年4月,希迪智驾与华为、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打造矿山无人化解决方案,同时发布了新一代纯电无人矿卡。无人矿卡,可以说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由于载重卡车驾驶场景的特殊性,对卡车驾驶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同时驾驶员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希迪智驾自动驾驶卡车的推出,一方面,提升了工作运输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卡车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一些场景以及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有数据统计,目前物流行业的数字化率普遍较低,在港口、矿山等地区数字化转型速度更为缓慢,亟须实现数字化跃迁,这也意味着希迪智驾实际上是契合了整个行业发展的。

另外,在应用场景上,希迪智驾官方介绍目前除了主要发力的自动驾驶卡车外,在干线物流、智慧园区、城市公交等多场景都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举例来看,希迪智驾“主动式公交优先系统”已经在长沙智慧公交315路、3路、9路等线路实现应用;今年6月,希迪智驾就与东风柳汽联合发布了两款无人驾驶商用车,牵引车T7-Cross及园区物流车M3Pro。

总体来讲,目前,希迪智驾的业务线已经相当丰富,但同时也不难发现,希迪智驾主要聚焦大型车辆和重型车辆进行自动驾驶布局。毋庸置疑,这都需要相当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这一点我们通过智能网联这一业务或可窥得一二。

智能网联成焦点,但仍需砥砺前行

随着各行业对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国内交通道路的拥堵程度在不断增加,如何解决车路协同这一痛点,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而自动驾驶要想成为体系,构建未来道路的新生态,光凭在产品侧的更新升级显然只能算是其中一环。

在自动驾驶技术侧,即使包括谷歌在内的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不断地向自动驾驶端的场景赋能,比如通过数据和算法让自动驾驶能够识别、判断的场景足够多,但要想通过环境感知系统覆盖到所有场景,这个效果仍然无法得到保证。

此时,车路协同就显得尤为关键。因为,只有将车和路做到底层逻辑上的协同,才能将自动驾驶落地得更好,推动自动驾驶的向前发展。事实上,能否突破这样的行业难点,也算是现阶段相关企业发展的关键。

希迪智驾的智能网联主动式公交优先解决方案算是一个较好的典范。从定义上来看,智能网联是通过车载信息终端实现与车、路等信息交换,帮助车辆、道路实现最优的解决方案。

目前,希迪智驾在智能网联上已经实现了车路协同等14款包括智慧公交、“V2X+”等系列方案,产品及方案的落地,在长沙地区已经实现了2000多辆公交车的落地,改造了70多个公交线路。可以说,是国内车辆协同解决方案里唯一一个实现大面积落地的企业,并创造了不低的社会价值

当然,智能网联交通在带来一定效益的同时,也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挑战。在自动驾驶商用车的产品侧,芯片的缺乏和技术的攻克一直是行业面临的痛点,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推广之后,行业内对5G芯片的需求在进一步加大。虽说希迪智驾的车辆协同解决方案里唯一一个实现大面积落地的企业,但在产品侧找到合适的车规级芯片以及控制系统,仍会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话题。

以目前发布的RSU2.0及OBU2.0来看,两款设备更像是车路协同的基础设施,需要设备对交通道路数据采集及车辆运行状况有具体了解,在满足车辆与道路数据交互的同时,也要保障车路协同的安全运行。这就需要考验希迪智驾基础设施硬件的性能及核心技术控制的稳定性,要在满足车规级芯片的基础上,实现安全的车路数据交互。

另外,尽管希迪智驾为了避免出现单业务及单场景发展的情况,丰富了自身的产品线和应用场景,但对应的也会提升相应的费用支出,特别是不同解决方案的研发费用支出,因为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自动驾驶感知能力的做法,每提高一个数量级,付出的人力、财力等代价都是相当巨大的。

尽管对希迪智驾的研发费用支出情况不得而知,但从同领域玩家图森未来的费用支出增速中,或可推测出各类费用的支出同样不低。

据图森未来财报数据显示,2021H1,其研发费用达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92.14%;而2020年全年研发费用为1.32亿美元,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的这一费用达到了其2020年全年的88.63%。当然,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也在敦促希迪智驾去进行更多的突破。

万亿级赛道,头部企业该如何继续破局?

相较于自动驾驶乘用车,商用车自动驾驶赛道虽然市场关注度较低,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万亿级市场。

公开数据显示,以2020年我国商用车销量为基准,2020年商用车自动驾驶软硬件潜在空间就已经达到了 4000亿元左右,运营服务潜在空间约3万亿元,整个商用车自动驾驶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空间广阔。

但也正是由于商用自动驾驶车应用场景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应用场景的落地难度。

目前,在港口、末端配送、物流园区等应用场景中,已经实现了L4级商用车的自动驾驶,以及如Robotaxi类型的乘用车,此前希迪智驾与华为、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自动驾驶卡车业已经在部分园区实现大规模应用。

不过,满足应用场景固然重要,但什么样的场景也就要求运用什么样的技术,尤其是一些特殊的且对自动驾驶商用车的需求呈现定制化属性的场景,这对专注于这一领域的企业来讲却算是一个机遇。

就拿矿山、井下这些场景的自动驾驶来讲,一方面,由于工作场所的特殊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实施全自动驾驶的场景;再者,矿区的运输流程高度标准化,车辆的行驶轨迹几乎是重复的,这些自动驾驶的落地提供了天然的优势条件。

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希迪智驾在纯电无人矿卡层面颇有成果,并通过各子系统有机融合实现了矿区装运卸全流程无人化安全、协同、高效的生产作业,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了希迪智驾对应用场景的精准把控。

当然,市场是动态发展的,要想持续在这一领域出类拔萃,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必须保持不断“输入”的心态。虽说希迪智驾是行业典范,但同样有其局限性。

就以其目前在长沙的实验场来说,大多数试车场都是在封闭场景或是特定的应用场景之中,未来要想走向全国甚至更广的舞台,仍要继续“打磨”,市场也难免不对其存有疑问。比如,如何保证自动驾驶技术的更快速落地?如何提升长线发展能力?

在新工业洞察看来,这些问题是可以顺着相应逻辑找到一些答案的。

就希迪智驾的研发团队来看,在成立初期已经具备300余人的团队,其中,创始人以及CEO均是从事与电子科技相关的事业,同时,有长沙市政府在测试区域、测试道路上的支持,可以更准确地捕获自动驾驶领域的市场需求,同时将技术转化为可以落地的产品。

另一方面,成立4年,希迪智驾目前已完成6轮融资,其中不乏红杉资本、百度等明星资本,这实际上也侧面反映了机构是看好其长线发展价值的。即使目前聚焦在大型车辆和重型车辆领域,但合作客户一般都是大型企业用户,它们本身对成本等方面并不会过于敏感,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动驾驶技术的顺利落地。

而希迪智驾要做的便是,结合自身团队和业务基础去针对性的多点突破,进一步加强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

比如,希迪智驾本身拥有软件开发、升级、适配及快速迁移全方位经验,完全可以针对自动驾驶车辆上激光雷达等新型增量配件镶入自己的算法成果,因为在多种硬件平台也有了相应的落地案例,可以根据软件功能灵活采用最经济的硬件产品和深嵌入集成。这样,不但可以加快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速度,也可反作用于企业本身营收层面,形成长线发展内循环。

成立4年,希迪智驾已经崭露头角,但在这样一个充满想象力、巨头横亘的赛道上,希迪智驾能否持续保持领头优势,当下,谁都不能给出唯一的答案。毕竟,现阶段自动驾驶这一行业命题,本身就是一个自由答题区,也是步入规范性发展阶段的前夕。

文章来源:新工业洞察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