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店小二”精神到“四步走”建设,雨花区营商环境温度几何?

随着雨花区红星商圈步步高星城天地进入开业倒计时,一个不输IFS的大型综合商业体即将展现在我们眼前。一旦步步高星城天地顺利开业,就标志着红星商圈开启了以新换旧、打造综合商业体的2.0时代。

红星商圈的转变同样也是雨花区商业发展的缩影。近几年,雨花区在改造营商环境、吸引优质商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长沙拥有超20万市场主体的商贸大区,雨花区的营商环境已经连续两年蝉联长沙市区第一。

一般来说,市场主体的数量越多,想要打造出令商户满意的营商环境就越难,但雨花区为什么能保持如此优异的营商环境呢?主要是因为雨花区区委、区政府有针对性地对营商环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其实几年前,雨花区的发展还略显缓慢,短短几年,改头换面,雨花区是如何做到的?

营商环境建设四步走 “精、调、创、育”成雨花焕新关键字

今年10月25日,可孚医疗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这是全省人工智能及传感器产业链上培育的首家上市企业,是我省历史以来首发募集资金最多的民营企业,也是雨花区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一定成效的缩影。

一直以来,雨花区的商业发展都走在前列。长沙高铁南站增加了南来北往的便利,高桥大市场、红星大市场承担着各地商品的流通,大量货物在这里集散,为雨花区创造了良好的商品交易环境。

进入新商业时代,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企业对发展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顾雨花区在营商环境建设上作出的努力,大概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调、创、育。

(一)精:精简商事登记流程 搭建信用预警平台

曾经企业走完一套注册、注销等流程要多长时间?根据笔者对一些经验丰富的创业者采访结果来看,保守估计,一个多月。

现在要多长时间呢?

据长沙晚报报道,某公司财务人员表示“周一递交资料,周三就领到了工商营业执照”。

企业注册时间从以前的一个多月到如今的两天,未来甚至还能缩短,背后是雨花区政府在精简商事登记流程上作出的不懈努力。

雨花区不仅存量市场主体数量庞大,每天新增的市场主体也多达100来户,工商登记是这些市场主体业务发展的第一步,过程便捷、舒适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去留。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商事登记成为了雨花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以公司注册为例,区域内推行“线上即传即审、线下即来即办”政策。线上线下双通道并行,不仅让企业在办理注册时有了选择的权力,还大大缩短了注册时间,让“2小时”办理成为可能。

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发展业务获取利润,但工商执照如果不及时办理又很可能会影响业务后续发展,造成“无证经营”的窘境。如今注册效率提高,对推动企业业务发展有利,企业可以“少跑路多做业务”,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受此吸引来到雨花区驻扎。

事实上,自双通道开通以来,雨花区新增市场主体46614户,同比增长约15%。精简商事登记取得的效果有目共睹。

如果说商事登记优化政策是吸引企业入驻的“门面”,那信用预警平台就是“守门员”。

市场主体增加后,风险也随之增加,这对社会监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一方面,监管不力很可能会造成整个营商环境就此坍塌,企业间数据造假、偷税漏税、违规违法办理业务的情况激增;另一方面,由于雨花区市场主体数量庞大,理论上监管要花费非常多的精力,这很可能会影响其他改革动作。

基于此,雨花区推出了信用预警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对市场动向进行监测、预警,强化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将市场监管化繁为简。

登记精简和信用预警平台的相辅相成,打通了市场准入放宽、登记流程简化和事后管控到位的闭环,也正因如此,雨花区才能在市场主体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依然保证营商环境清澈、优异。

(二)调: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 助力企业减少生产影响

潇湘晨报在近期报道了一起劳动纠纷的调解事件:

市民肖先生于去年11月确诊了鼻咽癌,由于治疗影响了工作,他供职的企业停发了他的工资,肖先生也因此陷入了与供职单位长时间的“斗智斗勇”。雨花区劳动纠纷一站式调处中心知道情况后,积极主动地与纠纷双方进行衔接,并联合律师、调解员多次进行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了诉前调解协议,当事公司与肖先生都对这个结果表示满意。

这是自2020年6月,雨花区成立劳动争议“一站式”调解工作室(今年6月已改名调处中心)以来,调解的数百起劳动纠纷中的一起普通案件。

企业与雇员之间的劳动纠纷一直是企业关系处理中的难题。常规情况下,企业与雇员都想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如果由企业自行解决劳动纠纷,很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境地。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僵持,谁也不让步,纠纷就这样一直拖下去。

其实企业并不是不愿意及时解决,劳动仲裁的时间拖得太长,既占用企业相关人员的精力,又容易影响到企业声誉,甚至影响后续的招聘、业务发展。因此,如果有权威的第三方能站出来进行调解,大多数企业都是愿意配合的。

而对于雇员来说,由第三方进行调解也更容易接受。大多数雇员在面对以供职单位为主导的调解时都会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会认为:企业是不是在坑我?只要坚持一下,企业一定能拿出更好的条件。

雨花区劳动纠纷“一站式”调处中心就是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而存在的。调处中心并不是游离于各级单位以外,而是由雨花区人社局牵头,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区总工会、区工商联、雨花城投集团、省律协等各部门共同成立的,联合各部门的好处是在进行纠纷调解时,能及时调动各部门资源,以最高效率完成调解。

调处中心设在区人社局一楼,分为“一台三室一区”的组织架构。在这种组织架构下,雇员如果想对其供职单位发起劳动仲裁,那么在登记完成后就会开始进行调解。调解员现场打电话与企业沟通,如果沟通不畅双方不接受,再进行立案走法律诉讼流程。

一般情况下,经过调解员的调解后,纠纷都能很快得到妥善解决,走到诉讼这一步的少之又少,企业可以集中精力从事生产,不为这些琐事所累。

调解中心自升级后,目前的调解满意度为100%。这种模式如今已被省人社厅推荐为“全国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并被长沙市作为劳动力市场监管案例上报营商环境国家案例库。

(三)创:整合资源创设自贸区营造国际贸易商业氛围

去年9月,雨花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为发展国际贸易打下了基础。

雨花自贸区包含高铁新城和高桥两个区块,覆盖了长沙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老牌商业区。对于雨花区来说,自贸区是其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也是长沙甚至整个湖南向外展示湖南经济风貌的重要窗口。在国际贸易中,自贸区一向处于“排头兵”的位置,是新制度、新政策的重要试行者,发展好雨花自贸区,树立中非贸易标杆,对全国发展对外贸易都有着重要意义。

但对于雨花区政府来说,自贸区是个全新的东西,要怎么做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呢?雨花区政府给出的答案是,先整合多方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再一一落实基础设施建设。

在做顶层设计之前,雨花区政府考虑到了多方需求,包括企业主体、金融机构等,联合科研智库,一起打造了“政府、专业智库、企业主体、金融机构”一体化推进模式。

一方面,政府稳住大方向盘,综合专家们对自贸区涉及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打造具有前景的重点产业;另一方面,考虑产业相关商家主体需求,制定扶持政策规定;而在对自贸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以及资金风控方面,金融机构也能给出最合理的设计。如此一来,拥有四方助力后,自贸区的顶层设计能够保证自贸区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实现最大化的特色发展。

据笔者了解,针对自贸区发展的顶层设计,雨花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驾护航的方案政策。包括《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产业规划》等,并且制定了以先行区带动产贸融合的发展策略。用雨花区高桥大市场作为龙头,辐射到长沙市以外的核心产业聚集区,如浏阳中非经贸产业园、岳阳非洲大宗货物产贸园等等,从而带动整个湖南经济贸易发展活力。

此外,笔者在走访高桥大市场时,切实感受到顶层设计给自贸区发展带来的变化。

在长沙生活了五年以上的人们应该还记得以前高桥的模样,作为雨花区最出名的商品批发市场之一,高桥以前虽然非常热闹,但市场规划确实不能算好。由于入驻的商户非常多且流动性大,商铺规划非常杂乱没有规律,同时,车辆乱停乱摆的现象屡见不鲜。

被划进自贸区后,雨花区举全区之力开展高桥周边环境整治活动,不仅如此,作为中非经贸合作示范园区和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唯一分会场,一年时间内高桥拔地而起两座高楼,用以进行国际贸易商品展示。这种“雨花速度”成功帮助高桥在极短时间内改头换面,高桥也因此成为了向外展示“雨花风貌”的窗口。

在走访中,笔者还发现高桥多了一个“一站式”服务中心,据了解,这个“一站式”服务中式是专为来华外国人设立的,整合了海关、科技、公安等三部门力量,实现外国人来华材料审核“一窗式”办理。

这个服务中心设立的意义在于提高外国人来华进行贸易活动的体验,同时提高外贸的效率,不得不说,自贸区确实将“雨花速度”落实到了方方面面。

在平台转型方面,则是以发展产业链为核心,积极鼓励商户进行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同时尝试开展易货贸易、跨境电商贸易,并打造了全省首个直播电商孵化中心,探索新的贸易模式。

发展产业链,意味着自贸区能进入国际贸易的上下游,实现产品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完整闭环,同时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动、有利的地位。

以咖啡产业为例,今年9月,全国首家非洲咖啡主题馆“小咖主”落户高桥,“小咖主”的成立,意味着雨花自贸区在咖啡贸易产业升级上迈出了从“销售咖啡豆”到“咖啡销售生态”的第一步。笔者走访发现,“小咖主”的咖啡售价十分便宜,一杯美式咖啡仅售8元,远低于星巴克或瑞幸咖啡。

据小咖主负责人景建华透露,依托高桥的非洲咖啡交易中心,他的整体成本能比市面上同类产品降低30%,这主要得益于自贸区政府为咖啡贸易搭建了“直采”通道,他不再需要通过经销商购买咖啡豆。

如今雨花自贸区内部的商户想要购买咖啡豆,都是直接将需求报给非洲咖啡交易中心,由交易中心与非洲咖啡产区议价,成本自然直线降低。

可以说,在自贸区建设上,雨花区政府实现了全方位的创新,通过集结各方智慧与经验,打造出了一个极具创意且高效的园区。同时,通过推动产业链发展,提高了区域内国际贸易环境,使营商环境变得更加多元化,加大了对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吸引力。

(四)育:关注企业发展痛点 培育产业链上优质企业

经济学将企业划分为四个生命周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上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痛点。

比如对于成长期的企业来说,这类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可能是如何跑通商业链路,发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或是如何扩大产能,解决盈利问题。

再比如对于成熟期的企业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可能是要获取更多的融资,以扩大市场、完善产业链,甚至还有些企业考虑的是要怎么实现上市。

这些企业中,有的能自己迈过发展的这道坎,完成价值飞跃,但是其中的大多数很难通过自己实现周期跨越,这时候就需要外力助推一把。

雨花区政府承担的就是这个“助推”的角色。据笔者了解,目前雨花区的企业培育结构是比较完善的,基本上覆盖了从大型企业到中小型企业的全梯队。

比如,针对已上市、拟上市或有上市可能的企业,他们的商业模式、产业结构等已经是非常成熟了,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融资和上市辅导。面对这种情况,雨花区金融事务中心会从三个层面进行培育:

一是加强企业间交流辅导,对于上市或拟上市企业,组织其与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流学习,通过上门服务等形式,实时掌握企业动态;同时主动收集企业在上市准备环节遇到的困难,帮助企业及时解决。

二是深入摸排企业情况梯队培育。所谓“梯队培育”,就是根据企业拟上市情况进行细分,具体分为“1-2年梯队”、“2-5年梯队”和拟上市孵化企业。因为不同梯队的企业需求不同,雨花区金融事务中心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协助上市、助力企业达到上市标准和引导鼓励企业明确上市目标等行动。

三是优化融资环境,支持高精人才创业。如长沙银行的“优才贷”,实际上就是为高精人才推出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高精创业人士都知道。金融事务中心就在其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既解决了创业者的燃眉之急,又优化了金融机构融资环境。

以可孚医疗为例,今年十月,可孚医疗在深交所顺利上市,上市前夕,雨花区金融事务中心进行了一系列帮扶动作。

其一,金融事务中心组织可孚企业到深交所实地参观学习,并邀请上交所、深交所的专家到企业走访并指导上市规划;其二,为可孚医疗开辟绿色通道,协助其到省、市开具相关合规证明;其三积极推荐可孚医疗进入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名单,并拨付贷款贴息资金353万元。

但是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来说,这类企业一般离上市还远得很,融资并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这时候金融事务中心的企业培育方式就有些行不通了,怎么办呢?

雨花经开区在培育培育方面的工作也是可圈可点。

一直以来,雨花经开区在企业培育过程中始终强调的是“店小二”精神,这个“店小二”精神是什么呢?就是对企业“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比如,为了帮助企业跑通商业模式、扩大产能,雨花经开区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如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打造智能应用场景,其中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等,为企业解决产能和运输难题;成立5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深入挖掘产业链上有潜力但还未成熟的高精尖企业,为其提供更多发展机会;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充当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说客”,为企业融资助力等。

除此之外,雨花经开区还承担了一部分“保姆”的角色,比如企业设立、公司信息变更等涉及企业的事项,园区可以“代办”;为了解决园区内企业员工出行和子女入学问题,加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推出公寓,开通免费穿梭巴士等。

但雨花经开区在企业培育上也有自己的原则,在培育主体的选择上,雨花经开区非“产业链”不要,非“绿色企业”不要。这是因为产业链代表了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而环保则是出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这种选育原则下,现在雨花经开园区内聚集了众多高精尖企业,而高精尖企业的特点在于技术水平高、市场潜力大、商业模式新,因为专注于垂直发展,这类企业很可能在发展一段时间后成为行业独角兽。

大族激光就是雨花经开区市场培育的典型案例。大族激光入驻后,为了帮助其扩大产能,雨花经开区积极为其牵线对接资源,在各种省市会议、大小展会上充当“超级推销员”角色,最终成功促使大族激光与中联重科、蓝思科技等本土企业“强强联手”,共同发展。

作为国际上首屈一指的激光制造企业,大族激光的入驻也带动了激光产业链上一批处于上下游的企业入驻,为推动雨花经开区激光产业链发展做了杰出贡献。

完善的企业培育结构,让雨花区有了在产业链上扶持出更多优质企业的可能,利于形成以雨花区为核心,辐射全国的产业格局。

“精、调、建、育”四步走完,雨花区的营商环境也由此进入了第一梯队。

保持优势开新局 雨花区还能怎么做?

2021年,在针对全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排名中,雨花区位列第15位,居中部城区第一,同时,雨花区也于2019、2020连续两年蝉联长沙市区营商环境第一。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雨花区的营商环境建设已经取得较为卓越的成绩,从继续保持优势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可以从关注个体商户,鼓励多元化发展产业链的角度进行深度思考。

成立自贸区后,很明显,国际贸易会成为雨花区下一个发展重心。

但贸易本身并不是有太高科技含量的商业行为,这意味着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将有大部分是小微企业甚至个体工商户,那么这部分市场主体有培育的必要吗?

也是有的,事实上,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才是超20万市场主体的中坚力量。

对于这部分市场主体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要摆脱基础贸易活动,向深加工、产业链上去发展。这就要求雨花区政府在市场主体的深入转型上给到一定的优惠政策。

比如鼓励个体户开办咖啡馆,对非洲特色农产品如干辣椒进行深加工,再进行售卖等,牵头搭建平台,为个体户发展产业链贸易创造条件。

产业链贸易并不一定就是以企业为主体,个体户有能力对产品深加工,也能进入产业链,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丰富雨花区产业链上的市场主体,增强雨花区的竞争优势。

此外,加大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培育力度,同样意味着可以推动营商环境多元化。而营商环境多元化又是扩大市场主体矩阵,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入驻雨花区的重要条件。二者实为相辅相成的关系。

本文由松果财经(ID:songguocaijing1)原创,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meiganggu123。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