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2月末3月初,又到了一年一度打工人们“金三银四”的跳槽、招聘季。
虽然受疫情和各行业裁员潮的影响,由于大量来自教育培训、房地产、互联网等相关企业的求职者还未被市场消化完毕,2022年春季的求职难度很可能要远远高于往年。但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支撑人们顶着逆风,也要辞职、跳槽、寻求诗和远方。
月薪三四千的打工人是如此的,月薪三四万甚至更高的高级打工人,大概也同样如此。
就像是银行业董事长级别的高管,在春节后短暂的2月份,早已经历了一场“集体辞职”的风潮。
例如2月11日,九江银行原董事长刘羡庭因年龄问题请辞退休;2月18日,华夏银行原执行董事、行长张健华因工作变动辞职,十几天后,副董事长罗乾宜也因为类似的原因请辞了职务;2月22日,江西银行董事长陈晓明因个人原因辞职。
而在这场令人惊心的高管职位变更中,最值得关注的,大概还是重庆三峡银行在2月23日,迎来了新的党委书记刘江桥。考虑到前任党委书记丁世录还兼任着董事长的职务,重庆三峡银行或许已经完成了“半场换帅”,新任董事长也即将履职。
毕竟在过去超过4个月的时间里,该银行的党委书记、董事长的职位始终都处于空缺状态。而且在这段时间中,除了原董事长被纪检请去喝茶引发了众多非议,银行IPO也遭遇了中止审查的挫折。
因此,许多人都在好奇,这场职位变动,为重庆三峡银行一波三折的上市道路带来什么影响?
一、董事长涉案会计师事务所被查,乐视欠银行一句道歉?
让我们先简单复盘一下整件事情的经过。
在2021年10月20日,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所发布的消息,重庆三峡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丁世录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重庆市纪委监委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由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能发生重大变化。或许是为了不影响银行筹备多年的IPO,重庆三峡银行的董事长职位才会长期空缺,始终都没有推出新的掌舵人。
毕竟从接受上市辅导算起,重庆三峡银行已经在波折中熬过了6个年头。
早在2016年就开始筹备发行股票并上市的重庆三峡银行,在2018年因为更换保荐机构的变故,严重拖慢了上市节奏。到了2020年,在收到证监会对IPO申请文件的问询后,又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始终都没有对问询的反馈函进行回复。
一再的拖延中,重庆三峡银行大概怎么都想不到,会在关键时刻遭受了来自高管的“打击”。如果新任党委书记刘江桥履职董事长,那很可能在IPO日程表上,还要再另外加上长达3年的空白。
而且,就在原董事长涉案被查的两个月后,该银行就因为违规放贷、授信审批不审慎、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累计处罚了约515万元。高管出事,外加经营违规,一连串略显巧合的波折下,重庆三峡银行的IPO被中止审查,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只不过,这些或许并不是最直接的原因。
相信大多数人都还记得,在2021年4月份,证监会正式认定乐视网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对乐视网以及“下周回国”贾跃亭在内的多名负责人做出行政处罚。甚至直到2022年,在天眼查的数据库中,仍然能看到有关乐视网的最新行政处罚。
在众多违法违规事项中,为首的一条,则是2007年至2016年的财务造假。
其中,也涉及到了在IPO上市申请文件中,从2010年至2016年的虚假年报记录。其中,负责审计环节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在今年1月26日遭到有关部门立案调查,聘任该机构的多家IPO企业也都被“中止审查”。
很不幸,重庆三峡银行就是其中一员。
而更不幸的是,被乐视波及的银行,不仅只是一家。
二、不良贷款连涨6年,房地产或成银行IPO“毒药”
同样在前不久被中止审查的广东南海农商银行,可谓是重庆三峡银行的“难兄难弟”了。
受到乐视造假案牵连的机构,除了信永中和外,还有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中德证券有限公司。而前者,正是广东南海农商银行为申请IPO所选择的律师事务所。
且不提这三家业内知名机构在涉案被查后,引发的IPO中止潮打乱了多少企业的经营节奏。单以商业银行而言,IPO被中止,不仅意味着通过“上市补血”来缓解资金补充压力的计划暂时搁浅,更导致了在房地产陷入“黑铁时代”后,较高的不良贷款率会加速竞争环境恶化。
对于农商银行而言,受限于政策限制和业务功能,可选择的金融工具相对有限。相比于大多数商业银行,除了最基本的利润留存和股票融资外,在政府专项债、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资金补充渠道上,都有着较高的门槛。
广东南海农商行在2019年6月份提交首发申请后,2020年的资本充足率由18.3%回落至15.66%,几乎跌回了2017年的水平。虽然在2021年回升至15.97%,但不良贷款率增长0.03%、拨备覆盖率降低17.05%,则意味着无论这一次是否能够在短期内恢复IPO审查,资金补充带来的压力都是不容忽视的。
其实,对部分中小规模的商业银行而言,低资本充足率、高不良贷款率并存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同样身处“IPO中止名单”中的重庆三峡银行也面临着相似情况,而且某种层面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能更明显一些。
根据1月21日,重庆三峡银行披露的2022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4.72%,相比2020年的14.34%并没有明显增长。同时,不良贷款率1.36%,较前年增长0.06%;拨备覆盖率188.87%,增长16.49%。
其中,重庆三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15年开始,至2021年已经连续增长6年。而且不同于广东南海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该行的不良贷款分布中,体量最大的是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更容易遭受“黑铁时代”的影响。
随着房地产企业的爆雷愈发频繁,与之紧密捆绑的银行业,所遭受的冲击也在不断增加。最直接的影响,就在于进入2022年后商业银行对IPO表现冷淡,开年的两个月中,申请IPO排队的银行数量明显锐减。
虽然房地产业在国家强监管干预下必然会走向平稳,但至少现阶段,对于银行业而言,房地产所带来的不良贷款,更像是IPO环节的“毒药”。
特别是,类似于乐视网造假的历史遗留问题,还远没有到达彻底终结的地步,中介机构的爆雷风险也仍然存在。再加上国际形势严峻,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环境的冲击已经开始发酵,投资群体的避险心理已是不可避免。
如何解绑房地产,或许是越来越多像重庆三峡银行一样的银行经营者,所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参考资料:
《重庆三峡银行迎来新帅,近期多家银行高管变阵》——中国经济网
《多家银行IPO按下暂停键,这些因素成绊脚石》——中新经纬
《南海农商银行上市“补血”两年未果 IPO中止受累金杜律所?》——中国经营网
《重庆三峡银行IPO中止审查:启动上市后不良贷款暴增275.56%》——赣商发布